一、兩種方式的基本原理
類型 典型名稱 工作原理 是「真正軟水」嗎?
濾心式(或稱「鹽-free」軟水/水質調理器、催化或螯合技術) 濾心、結晶化濾材、TAC(模板輔助結晶)、螯合劑型過濾 不用鹽,用濾材/介質把硬度離子「改變形式」、抑制鈣鎂結垢性質,或把它們包覆、滯留、緩衝 不完全是「軟水」,硬度離子仍在水中,只是減緩結垢或改變結垢性質
填加軟化鹽 / 離子交換式軟水器 傳統軟水器,透過離子交換樹脂 水中鈣、鎂(硬度離子)與樹脂上的鈉(或鉀)交換,使水中硬度離子移除;樹脂飽和後用鹽水沖洗再生 是「真正軟水」,可把水中的硬度離子移除(變成近零硬度)
二、優缺點比較
下面是兩者較重要的比較面向,幫你衡量哪一種更適合你。
比較項目 濾心式軟水 / 無鹽調理 填加軟化鹽 / 離子交換式
優點 - 不用補鹽、維護簡單
- 不排放含鹽水(無再生廢水)
- 安裝簡單,體積較小、無需用水排放或排水管路
- 適合對飲水加鈉有顧慮的家庭(例如低鈉飲食者)
- 軟化效果強,可以大幅降低水的硬度(真正移除硬度離子)
- 可有效防止管路與電器(熱水器、洗衣機、洗碗機等)中的水垢累積
- 洗滌效果較好(肥皂泡沫、衣物柔軟、玻璃無水痕)
- 在硬水很強的地區更可靠
- 成本攤長期可能較划算(若使用量大)
缺點 - 雖然能減緩結垢,但無法完全脫除硬度離子,對非常硬的水來說可能效果有限
- 濾材或膜需定期更換(有壽命)
- 在水流速過高或水量大時,效果可能下降
- 不能改善硬水對皮膚或洗滌劑效果的負面影響(因為硬度離子仍在水中)
- 初期購置成本可能比簡單鹽系統高 - 需要持續購買軟化鹽,並定期補充
- 再生過程會排出含鹽廢水,對環境與排水系統可能有負擔
- 排水與再生過程消耗用水
- 若安裝不當,會把鈉加入飲用水中(對需要低鈉飲食者是顧慮)
- 系統構造較複雜,需要較大的空間與排水設計
- 維護繁複(鹽槽清理、樹脂更新、系統調校)
以上可以針對個人需求作挑選喔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