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們家裡都改省電燈泡了有晝光色和燈泡上令人不解的是盒子上的功率因數???這是甚麼東西OSERM 省電燈泡上寫57%PHILIP 省電燈泡上寫 60%這個數值是越高越好嗎??為什麼不要製造功率因數100%的那不是更省
golfr36 wrote:令人不解的是盒子上的功率因數??? 10幾年以前唸過的好險還記得一些功率因素指的是P.F (Power Factor)視在功率S: 從發電廠送出的發電單位實功率P: 我們實際上用電的消耗單位虛功率Q: 顧名思義就是不會消耗能量,但也佔了一定發電的比例S=P+jQ=VI=VIcos係它+jVIsin係它而其中實功率P=S*P.F如果以發電廠的角度而言發電量=實際耗電量是最完美的 (S=P, 也就是P.F=100%)但實際上不可能造成虛功的因素不外乎負載端有太多的電感[L]及電容性[C]L及C在電源正半週期會吸收虛功;負半週期會釋放虛功所以理論上虛功並不會被消耗掉但回到傳輸系統上, 由於從發電廠到變壓站在經過傳輸線->層層的變壓過程S=VI=P+jQ. 虛功越大所產生的總電流也會變大而在傳輸線以及變壓過程都會產生一定的消耗功率所以這也是為什麼歐美國家現在很多家電的規範都一定會要求廠商P.F要越來越高P.S. 如有誤, 煩請各位大大修正
nsxr wrote:這段有誤....電感性負載正半週吸收Q,負半週放出Q電容性負載剛好相反.......(恕刪) 都不正確!只是電流角度領先、落後電壓而以,但領先、落後角度絕對不會差異到「半週」(180度)!
ysc_kyy wrote:都不正確!只是電流角度領先、落後電壓而以,但領先、落後角度絕對不會差異到「半週」(180度)! 我的想法是由負載端看進去的等效模型一般都是電感性居多所以大部分的電子產品都屬於電感性所以電流角度都落後於電壓如果以電流的週期來看也是有分360度詳細計算公式及圖表早就忘光了~呵呵
tw660829 wrote:....所以大部分的電子產品都屬於電感性所以電流角度都落後於電壓...(恕刪) 不盡然是如此!大部分電子產品反而是電容性居多.........因為電子產品電源入力部分都是先整流、濾波成直流....但電流波形跟純電容負載又有很大的差異,是呈尖波狀態不是單純正弦波,不能以傳統複數計算方式來看這類負載的功率因素.......當一個辦公室有幾十台電腦時電源諧波效應就不能小看,也因此才有pf調整電源供應器的出現.........若是傳統安定器日光燈、馬達是屬電感性負載,電流波形落後電壓波形則是確定的。
ysc_kyy wrote:不盡然是如此!大部分電子產品反而是電容性居多......... 感謝y大的指教...應該是我記錯了不過以前在唸電力系統的時候好像指出負載端是屬於電感性(總體而言)所以在發電端都在探討電容compensator
tw660829 wrote:感謝y大的指教......(恕刪) 說指教是不敢啦,討論園地不就是大家交換心得嗎?tw660829 wrote:.....以前在唸電力系統的時候好像指出負載端是屬於電感性.....(恕刪) 這也沒錯,因為傳統電力負載比重的都是以馬達類為主,傳統日光燈照明也是,輸配電過程中各級變壓器也是一種電感性負載........隨著時代的進步,電子類產品變多了,連照明都已進化成以非純電感類為主流......以往空調負載也是電感性負載的代表,不過隨著變頻空調的盛行再也不能用以往的觀念視之.......
ysc_kyy wrote:都不正確!只是電流角...(恕刪) 好像誤會我的意思.....如果有看過電力系統的前面幾張有關功的推導可以從虛功的式子對它做積分,可以發現值是零....這代表什麼? 以電感性負載(正Q)來說,正半週收負載從電路吸收Q,負半週還回去....這樣明暸嗎? = =至於提到諧波,電腦的POWER多以4n加減一次為主(假如是用全橋整流器)至於量一多雖然看似諧波量會增加,不過由於會互相影響關係之下,THD會變小....不能再以純粹加法來看,要稍作修正.....有PF修正的確會減少THD.... THD太大也會影響到PF的值....至於會什麼會有諧波,最簡單原因是因非線性負載所造....而不是RLC之類的線性負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