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Mobile 我一直是潛水艇,不過這幾天一直在找自動掃地機器人,主要看的是 Roomba 5X0 系列 與 國產的 RV-10 ,爬了好多文,連YOUTOBE也去看,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心得 ^^ (以下Roomba 指 5X0系列)
(1)以掃地機器人來說,Roomba 比較像是機器人,RV-10應該說是掃地機...還沒到人的地步,原因是AI的問題,Roomba是真的會去記憶路線與計算路線,當然還是依靠著碰撞與偵測來取得資料啦;但是RV-10似乎像是玩具一樣,只會一直跑與繞圈圈,清掃的區域與範圍是用機率來看而不是經計算來看。
為何我會這樣說呢?
證據一:RV-10的按鍵說明了一件事,RV-10以時間來設定(S(20分鐘)-M(40分鐘)-MAX(用到沒電)),時間久當然地板各處被經過的次數變多,吸塵次數也會多,也會相對乾淨。沒有路徑的記憶規劃
證據二:Roomba的按鍵是以區域來設定(Spot(半徑3英呎的清潔)/Clean(全部地面))而不是時間,也就是吸到它認為乾淨了才可以結束
證據三:Roomba遇到特別髒的地方,還會重點多吸幾次,RV-10沒有
證據四:Roomba的主輪(左/右輪)還會在判別到地型差異或阻礙時自行調高/降低/前進/後退,試圖排除或進入(AI設計),RV-10 則無
(2)以吸塵設計來看Roomba是真吸塵,RV-10只是玩具
證據一:Roomba 不只吸,還用毛刷刷地與用膠條去括地,可以把髒東西更容易吸入,所以地毯的毛髮就吸的到了,RV-10只是吸吸吸,所以遇到地毯就吸不乾淨了。
證據二:Roomba 的邊刷位置,真的是有設計過的,因為牆角Roomba的邊刷可以更深入,但RV-10只能到牆邊,各位可以去看Roomba 與 RV-10 底部邊刷的轉動範圍就可以發現RV-10的邊刷太後面了
證據三:RV-10因為採機率來看清潔面積,所以只好用兩隻邊刷來加大行經面積,Roomba是有計算的,一邊就足以滿足
(3)以行經方式來看,Roomba有用心在看方法
證據:Roomba會利用"虛擬牆/燈塔"的觀念,分區來打掃,掃到沒電了,自己回去充完電,再出來把沒完成的工作完成,但RV-10則無此觀念。
(4)以各討論區大家的使用心得
證據一:Roomba 耗材較多(貴) / RV-10 則相對少(因為Roomba有較多的機件在運作)
證據二:Roomba 最常被抱怨的是故障,而不是吸不乾淨 ; RV-10 是吸不乾淨
在這些比較以後,發現一分錢一分貨,Roomba真的貴(價差3~4倍),但貴的是有理因為Roomba真的是有設計過的無論在AI或外部功能設計 。
如果我只是一個人住,只有卧室=客廳的小套房,沒竉物,沒地毯,買RV-10在C/P值來說比較好,反正多轉個幾圈就可以了,反正只是因為懶而已;但是如果我有/走道/客廳/飯廳/房間/飯桌/椅子/地毯等比較家庭式的,反而用Roomba的C/P值高,因為用RV-10不如用人來打掃,不要浪費錢。
上面是我....轉了三天的網站看了數十篇討論區,看了YOUTOBE幾十部的影片,在黑眼圈後的心得感想。
(^O^ 我在網路上買了 Roomba 570 ($13,888) 明天就到了 ^O^ 好期待)
另外,如果你已經有了 Roomba 請一定要常常清潔它,因為好多討論區的故障是平常沒有保養好的關係,Roomba裏面有好多齒輪,如果沒有好好的保養清潔,輕則耗材錢會花的兇,重則因為毛髮跑到齒輪裏面去,造成齒輪及馬達的故障(花大錢囉......)
上面的心得比較,希望能給還在要Roomba / RV-10 的人一些些幫助。
【滿意的各方路人甲乙丙丁,幫我評一下分哦,當潛水艇都沒分數,好難看 ><"】
========經過數日.....我拆箱啦=========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68&t=716683&p=1&cache=0
ysbledmh wrote:
感謝你的詳細說明比較...(恕刪)
代銷商? 是代理商嗎? 如果是代理商,叫"來思比科技" http://www.roombavac.com.tw/,不過在價格上真的很貴;我是找貿易商買的(又名水貨),在PChome / Yahoo 的拍賣/商店街都可以找到好多家可以比價(當然還要比贈品啦)。
我的想法是,這種東西如果會換,一個月就會壞了,之後如果會壞應是出在平常的保養不確實,造成齒輪組或橡膠刷卡毛或卡頭髮造成的故障,且現在的水貨也有一年保固(不過保固方法每一家都不太一樣,可以看他們的留言版的內容,要看清楚哦,我看有的留言版青青菜菜的回覆就不想看了),且除非東西連續故障,不然水貨跟代理商的價差足以補足送修的額外費用(還有多咧),又這種東西如果用了二/三年後一定會有新的機種,到時送修?換新?就有的比較考量了。
我看了一下除了代理商不修水貨(還真堅持咧),其它的貿易商都願意幫忙修不是他們出的Roomba (當然費用會貴啦,工錢約在800~1600之間,零件另計),因為貿易商也很聰明,希望東西給他們修過後,使用者的耗材會轉向跟他們買(這才是他們的利潤所在吧,我猜)。
另外補充,如果一台Roomba $15,000,用二年,每三個月耗材算1000好了,二年下來要15,000 +8,000 = 23,000 ,約一個月 1000塊請(機器)人打掃,如果好好保養,又二/三天吸一次,耗材又DIY ,會更省。
Roomba 的耗材主要是 毛刷/膠刷/邊刷/濾網 其中的邊刷/濾網可以 DIY 哦
下列網址可以參考(連電池都DIY了... = = )
http://swf.com.tw/?p=123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68&t=651054&m=f&last=6787177

給你拍拍手,我當初也是一直在想,到底國產的『趴趴走』&美國的Roomba,兩者差異在何處?
你這麼一講,覺得還蠻有道理的。
雖然我是已經決定要買roomba了,只是當初在看到國產的為什麼可以這麼便宜下,難免動搖了

畢竟價差算是很大的,如果兩個都是機器人,只是在於一個IQ180,一個IQ150,那我就可能選便宜貨了。
可是這樣看來,感覺上應該說一個是IQ180,一個是IQ20

這樣更加堅定我買roomba的決心了

katsumi wrote:
哇....給你拍拍手...(恕刪)
如果純就IQ來看....RV-10...幾乎可以算是沒有 @@ , Roomba 則是不斷的在進化,怎麼說呢?
Roomba的各個可動零件與偵測器,在使用者介入進行測試或DEMO模式時是可以分開啟動與關閉哦~表示內部的IC控制晶片或是AI必需要有"意識"的開關各個零件,以組成或完成一個清掃的動作,並且還可以經由軟體的升級達到清潔路徑運算的再進化。
如果你(妳)夠兇的話,甚至可以跟Roomba連線(透過紅外線或硬體連接線),讀取其內部偵測器資訊與控制其運作行徑,甚至可以自製偵測器跟Roomba連線(這個要工程版的Roomba才有外接偵測器的連線介面),這些都是RV-10跟不上的,RV-10可能只是一般的IC板固定幾個動作,會吸地就好了。
我在想也許可以裝一個"紅外線動作偵測器",家裏有小偷進來自動啟動,還跑到小偷旁吸地,還一邊說出"喂不要擋路,我要吸地", 小偷可能會以為遇到鬼了.........隔天只在地板上發現小偷尿溼地板跟在旁邊故障了的Roomba (吸到尿了.....哇~~哈.哈.哈)
chris_chris_kimo wrote:
在Mobile 我一...(恕刪)
除了保養清潔外,也得注意"陷阱家具",會在不知不覺中把Roomba或Scooba搞壞
Roomba與Scooba VS 陷阱傢俱
Kevin Jen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