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裝飾性質的線板和玻璃刪掉後真的可以降低不少費用
而且對整體住起來或使用上沒有太大的影響(我甚至覺得更加簡約耐看)
但唯獨刪了一項東西到現在蠻後悔的,就是櫥櫃下的燈
那時候看到設計師在廚房設計四盞嵌燈,櫥櫃下還規劃了一整排的條燈
真的覺得很沒必要,也想說裝那麼多燈之後燈壞了要換會很麻煩
就請設計師把櫥櫃下的燈條都刪掉
結果真的住進來後常常覺得廚房燈不夠亮
煮飯的時候眼睛很吃力,才開始有點後悔
在板上爬了一下文發現有一些DIY櫥櫃燈的分享
可是幾乎都是云光要插電的,無奈我們廚房留的插座有限,只好改找充電式的感應燈
在momo上看了幾款,發現各品牌的規格都沒有寫得很清楚,價差也很大
就挑了幾款有主打輕薄(怕太厚的話裝上去會很醜),且厚度看起來差不多的,都買回來用用看

由上到下分別是飛利浦、aibo、YEELIGHT和AFAMIC
單就包裝來看,AFAMIC除了標籤貼紙外,完全沒有品牌名,看起來很像是貼牌商品會有的那種包裝

這四款裡面只有左二的aibo是L型燈源,因此他的外觀跟其他幾款最不一樣,是四方型,厚度也最厚
另外三款都是圓弧形,側面厚度都差不多
但我覺得從側面看可以很明顯感覺出商品質感的差異
飛利浦和YEELIGHT的質感最好,aibo和AFAMIC都有點廉價金屬感
飛利浦的酷螢移動感應櫥壁燈是四款裡面商品資訊最齊全的
亮度有標示160lm,電池2000mAh
充一次電可使用6個月,續航時間大於4.5小時
使用模式有On/ OFF/ Auto三種選項
On是長亮模式,Auto是感應模式
感應模式是光感+動作感應,所以在明亮環境下(>20流明),不會觸發人體感應燈
AIBO LED磁吸超薄感應燈
唯一L型光源,但我自己覺得看起來沒特別亮
一樣是On/ OFF/ Auto三種選項(但我這隻開到On不會長亮…)

放在一起看起來厚度都差不多,但安裝起來明顯比較突出(左邊明顯看得出來有安裝燈,右邊就幾乎看不到)

而且如果是櫥櫃燈,安裝高度剛好在眼睛附近L型光源反而會有點刺眼
所以我後來把他反著裝,L型那面往牆壁照
也會製造一點反光的亮度,眼睛比較不會不舒服
附加一提他是這四款裡面唯一有附螺絲,磁吸盤可以直接鎖在想要安裝的地方
YEELIGHT 充電感應櫥櫃燈
買了這個產品才知道原來YEELIGHT是小米生態鏈的品牌
不像其他品牌有On/ OFF/ Auto三種選項,而是一個按鍵控制三種模式
雖然這樣設計看起來比較簡約,但操作上比較沒那麼直覺
他的Auto模式一樣是要在在黑暗環境中有偵測到人體活動時才會亮起
AFAMIC充電磁吸式無線超薄LED感應燈
是這四款裡面唯一可調白光、黃光、自然光三種顏色
他的模式也比較不一樣,有On/Auto1/Auto2三種模式
On 長亮模式
AUTO 1感應模式帶光敏(白天不亮晚上亮;環境亮度足夠亮的時候,人在這個範圍他也不會亮)
AUTO 2 感應模式不帶光敏(白天和晚上都亮燈)
這款我印象比較深刻的是收到產品時是完全沒電的
因此花了不少時間充電(快6小時紅燈才熄滅)
最後總結一下這四隻短暫的使用心得
以商品質感來說我覺得飛利浦>YEELIGHT> AFAMIC>AIBO
飛利浦外觀是有質感的金屬,且燈體側邊上有洞可以直接掛起來,在不方便黏貼或用磁鐵吸附的地方也可以綁一條繩子使用,機動性很高(感覺露營很實用)
亮度部分飛利浦有寫亮度是160lm 、YEELGIHT是120lm、AIBO流明寫864-936lm,AFAMIC沒寫
但我肉眼看最亮是飛利浦 > AFAMIC > YEELIGHT > AIBO(照片上AIBO看起來很亮我猜可能跟L型燈條有關,但肉眼實際看並沒有很亮)
感應靈敏度我覺得飛利浦跟AFAMIC差不多,這四隻一樣都裝在櫥櫃下,人一靠近飛利浦跟AFAMIC差不多都同一時間亮起來,接著是YEELIGHT,AIBO偶爾會有不亮的問題
保固的話飛利浦和YEELIGHT都是一年,AIBO和AFAMIC都是90天
充電的話飛利浦和YEELIGHT是使用USB-C充電線,AIBO和AFAMIC則是傳統的USB充電線

這四款來說飛利浦亮度最亮,感應也靈敏,還有舒視光認證(夠亮但不刺眼)和一年保固,各項表現算是最出色,但因為他的價格也是最貴的,我覺得適合在意商品品質且對亮度有要求的人
YEELIGHT的話我也還蠻喜歡,就是亮度稍微弱一點,感應也比較沒那麼靈敏,不然以外型質感、使用USB-C充電插頭,還有一年保固,如果之後有哪隻壞掉,我會想試試看YEELIGHT 的60cm感應燈,不曉得亮度會不會比40cm的更亮一點

題外話,YEELIGHT在momo的標價很奇怪,1組只要650,結果2組反而要1598,看到這個標價我還以為我在全聯XD
總之提醒一下要買的人要留意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