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先進大家好
因為家中有新生兒,特別敏感不安,因為社區大樓有安裝軟水器,有幾個問題還請各位幫忙解惑一下
1: 我看大樓是使用食品級樹脂跟台鹽的海鹽,這種處理過的水,拿來洗菜洗碗可以嗎?安全嗎? 經過化學原理處理過的,感覺還是會怕怕的….需要在用ro的水,在把菜跟碗沖洗一下嗎?
2 目前都是使用5道ro過濾淨水給baby沖泡奶粉,我想應該能把大部份過濾用的樹脂或是鈉過濾掉吧?當然我能理解平常的食物鈉更多
3 假如有一天社區的物業人員忘記倒鹽,這樣水沒有跟樹脂交換直接流出來會有問題嗎?
以上感謝各位先進解惑 感恩
Card Aacc wrote:
目前都是使用5道ro過濾淨水給baby沖泡奶粉,我想應該能把大部份過濾用的樹脂或是鈉過濾掉吧?當然我能理解平常的食物鈉更多
沒問題的,RO淨水器可以移除水中鈉、鉀、鈣、鎂等所有金屬離子
不過提醒您,長期飲用RO水不利小朋友發育,請參考三篇文章:
多元化飲用水時代背景下飲水與健康關係研究的思考
高雄醫學大學公衛學系的研究指出:有水垢的水才是健康好水
林慶順教授:去礦物質過濾水對健康的影響
redshoulder wrote:
公共衛生統計研究很難有確切的結論,以單一影響因子就要定出規則,通常都會導致謬誤的因果關係。
大大說的一點都沒錯,這種研究的弱點就是相關性不代表因果關係,但只要兩者存在相關性,就代表我們無法排除軟水與疾病間存在因果關係的可能性。如果在沒有任何臨床實驗證據的情況下,我們就先假定「長期飲用RO水絕對不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實際上就是在賭。 有位名醫不但長期喝RO,還上電視提倡RO,結果55歲驟逝,或許只是巧合,但或許是他賭輸了? Who knows?
此外,您似乎沒注意第二篇文章所羅列的證據可不只公衛統計研究,還包含證明因果關係的隨機對照實驗,有空的話請閱讀全文,莫用標題下結論。
大多安裝RO機的人,連家裡自來水到底有沒有重金屬都不知道就裝了。如果實際上沒重金屬,就是為了不存在的風險,去承受長期飲用純水的風險,去賭全家喝20年不會出問題,這樣作是沒道理的。
您提到的致癌物質,只要裝個活性碳過濾器+煮沸就能去除大部分,更何況自來水水質都有自來水公司把關,擔心的話,可以去查自來水公司公佈的平均水質,不是驗不到就是低於限值,致病的風險可以說低到微乎其微。為了這微乎其微的風險,去喝在動物實驗中已經被證明會影響骨質的純水,同樣是沒道理的。
https://www.water.gov.tw/ch/WaterQuality?nodeId=4631


jianhc wrote:
大大說的一點都沒錯,這種研究的弱點就是相關性不代表因果關係,但只要兩者存在相關性,就代表我們無法排除軟水與疾病間存在因果關係的可能性。如果在沒有任何臨床實驗證據的情況下,我們就先假定「長期飲用RO水絕對不會對人體造成不良影響」,實際上就是在賭。 有位名醫不但長期喝RO,還上電視提倡RO,結果55歲驟逝,或許只是巧合,但或許是他賭輸了? Who knows?
此外,您似乎沒注意第二篇文章所羅列的證據可不只公衛統計研究,還包含證明因果關係的隨機對照實驗,有空的話請閱讀全文,莫用標題下結論。...(恕刪)
楊俊毓教授發表的一系列論文皆套用同樣手法,亦即以某年代區間死亡證明的性別、出生地、居住地、死因等個人資料中選取特定死因,再與區域水質硬度監測資料進行簡單的統計比對。每篇論文的結果只有一張表格,然後以約莫全文三分之二的篇幅對各種取樣或關聯的不確定性自圓其說。
例如您所說的食道癌與水質硬度的關聯研究中,對象組是兩千餘名食道癌病逝者,而所謂控制組就是把食道癌及其它作者認為與水質不相關病症死因排除之後湊成數量相同、屬性接近的群體。統計結果發現其實食道癌死亡比例在軟、硬水區域並沒有明顯差別,而控制組死亡比例在軟水區域較低,因此作出食道癌死亡比例在軟水區域增加42%的結論。然而表格所呈現的數據,不正顯示食道癌與區域水質硬度無關,而其它篩選後的病症反而在硬水區域死亡比例較高?

這就是典型的單一影響因子統計謬誤。恕我無法同意水質硬度是各種病症死因的單一影響因子。
只要有數據就能作統計,只要有兩個項目就能作關聯分析。哪天英國研究發現癌症和頭髮長度產生了正相關,一笑置之可也,真的沒必要特地去剃光頭。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