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黑眼圈奶爸徐嘉賢醫師。
常見的過敏症狀有哪些?會對健康造成什麼影響?
Mobile01 在 4 月份針對站上網友,進行了一項家中過敏狀況的調查,在參與活動的 213 位夥伴中,居然有高達 191 位表示家中有過敏症狀的成員,佔比高達 90 %,相當驚人,可見過敏這個健康問題,真的困擾著相當多台灣家庭,

在今年的 Mobile01 過敏調查中,有將近 90% 的網友表示家中成員有過敏體質。
而在過敏症狀中,有高達 63% 為過敏性鼻炎,其次則為皮膚過敏(20%)、過敏性氣喘、腸胃過敏與其他。

調查結果中不同過敏類型的佔比,可以看到呼吸相關的過敏性鼻炎與接觸引發的皮膚過敏就佔了超過 8 成,加上過敏性氣喘的部分,可見空氣裡隱藏的過敏原真的是目前台灣地區最大的過敏因子。
針對這個結果,Mobile01 首先請教徐嘉賢醫師,過敏性鼻炎跟皮膚過敏對家人可能造成的困擾。醫師表示,過敏性鼻炎最常見的症狀是早晚流鼻水、打噴嚏、早晚鼻塞,躺著就不好呼吸,造成睡眠品質影響,比較嚴重的還會造成慢性反覆的流鼻血,長期使用嘴巴呼吸,造成牙齒咬合變形甚至臉型改變的影響。

過敏性鼻炎是最為常見的過敏症狀。(Photo credit:freepik)
而皮膚過敏比較常見的就是異位性皮膚炎,比較好發在手肘的內側或外側、膝蓋的內側有皮膚拼出變紅的現象。比較小的小嬰兒會出現在脖子和臉頰甚至在耳朵後面痕跡,在比較嚴重的案例中,還有出現過患者不斷地搔癢,把皮膚的表皮層抓破,引發次發性細菌感染的情形。

皮膚過敏則是另一個主要的過敏症狀。(Photo credit:freepik)
驗過敏原是重要的嗎?
要降低過敏首先就是要減少接觸過敏原,在了解可能誘發過敏原的因素後,才能對症下藥來減少過敏發生的機率,不過在這次的調查中,也發現大多數的網友並沒有針對過敏原進行檢測,到底『驗過敏原』這件事情是重要的嗎?

在調查結果中,有 82% 的網友並沒有驗過過敏原。
醫師表示如果過敏的症狀一直沒辦法好好控制,而且對過敏原還不明確的話,建議最好要針對過敏原去做檢測,才能夠知道過敏的程度和種類,進而做出調整與改善的措施。而如果沒有檢測過敏原的話,醫師也提供了家中常見的過敏原種類,包括了:塵蟎、室內空間的霉菌、寵物的毛屑、鞋櫃中飄散的 PM 2.5、佛堂的煙、炒菜的油煙、打掃所引起的灰塵等等,如果過敏原還不明確的話,建議可以先針對以上的主要過敏原進行排除。

絨毛玩偶中隱藏的塵蟎與毛屑是主要的過敏原之一。
在家中怎麼做才能排除過敏原?
而要排除過敏原,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維持家中環境的整潔了,醫師表示除了時常打掃家中環境、利用空氣清淨機、除濕機、吸塵器甚至是掃地機器人等家電的輔助,都是能維持家中環境整潔、降低過敏誘發機率的改善方法。

利用掃地機器人自動打掃家裡,是省力但又能頻繁打掃家裡的最佳選擇之一。

醫師表示挑選空氣清淨機時,最好要先看清楚機器的過濾機制是哪一種,有 HEPA 濾網設計的機種會是優先選擇,像是圖中的 LG PuriCare 360° 空氣清淨機寵物功能增加版,就具備抗敏 HEPA13 醫
除濕機的部分醫師建議最好要有定時/遠端操作的功能,可以隨時打開或是定時關閉,將相對濕度儘量控制在 50% 至 55% 左右,而且最好是安靜一點的機種,以免影響生活品質。

除濕機最好挑選有定時或遠端控制機能的機種。
而定期清洗床單、窗簾也是一定要做的事,尤其是床單,如果狀況允許,建議每一到兩個星期就要對床單清洗、更換。除此之外,床單底下的床墊也是不能忽視的地方,在更換床單時也要用吸塵器把上面的塵蟎、皮屑吸乾淨才行,所以吸塵器就要挑選好操作以及可以更換床墊吸頭的機種,當然吸力也是要越強越好。

定期清洗床單、用強力吸塵器清潔床墊是減少塵蟎等過敏原的最有效方式。

可以自動拍打、揚起塵蟎加以吸除的電動除蟎吸頭是很有幫助的吸塵器配件。
不過在調查中也顯示,僅有不到一半的網友,會以固定頻率清潔寢具,而且達到醫師標準每週清潔的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人都還是想到才清,想要減少過敏機率,還是得勤勞一點啊。

網友調查中清潔寢具的頻率,大部分人都沒有固定清潔寢具的習慣。
過敏誘發症狀後該如何處理?
如果是過敏性鼻炎發作,可以打開房間內的空氣清淨機和除濕機,減少空氣中過敏原來減緩過敏症狀,至於氣喘發作的話,建議隨身要攜帶急救型藥物,可以緊急解除氣管痙攣的現象。如果使用了這些方法還是沒有改善的話,就要洽詢過敏、胸腔科醫師來進一步詢問如何改善,甚至是接受治療了。

過敏性鼻炎發作時可以開啟房間內的空氣清淨機來移除過敏原。
如果是異位性皮膚炎急性發作的話,父母可以先用家裡的毛巾泡一點微冷的水,敷在患處,可以有止癢的效果。
除了常聽到的過敏原外,還有哪些可能被忽略的過敏原嗎?
徐嘉賢醫師表示,過去大家都以為過敏原就像是傳統的 PM 2.5 污染物,例如塵蟎、皮屑等,但是這幾年在家庭環境中有一大類的過敏原,是很常容易被忽略的,那就是 VOC(有機揮發物),像是裝潢材料裡的甲醛、大人噴的髮膠等,都會誘發過敏,這時使用可過濾 VOC 的空氣清淨機就能降低其濃度。而最近因為疫情的關係,很多人為了消毒而過度使用大量酒精噴灑在手上,很多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就因為這樣,引發汗皰疹發作,建議在消毒時適量噴灑就好。

過度使用酒精消毒對於異位性皮膚炎患者,可能會引發汗皰疹發作。(Photo credit:freepik,jcomp)
過敏長大就會好嗎?迷思誤解有哪些?
很多爸媽覺得過敏症狀等小孩長大就會慢慢好的;也很多人會覺得小時候沒有過敏,長大就不會過敏等,醫師也指出很多人的過敏迷思跟誤解,像是過敏長大就會好這件事,醫師表示很多父母認為 「異位性皮膚炎長大就會一定好,只要擦乳液就好」,但其實放著異位性皮膚炎不管,只擦乳液,造成患處皮膚表層被破壞,反而容易造成進一步感染。
而是否有過敏體質這件事,醫師表示雖然遺傳佔了很大部分的原因,但也不是百分之百,包括環境、生活模式、過敏原的刺激、本身的免疫反應等,都有可能是過敏的成因,而也不是小時候沒有過敏症狀就表示不會過敏,很多過敏的患者也是到了長大之後才逐漸表現出來的。

在誘發氣喘後半夜掛急診,是很多過敏兒父母的共通經驗。
醫師表示過敏是一個長期而且要全方位去控制的事情,過敏的患者很辛苦,要做的事情很多,父母也要花很多心思來照顧過敏兒,像是服用益生菌、使用適合異位性皮膚炎的乳液和沐浴乳等,當然家裡的家電設備選擇得宜的話,也會有不錯的輔助效果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