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下原理寫的比較學術,可能看起來比較複雜:
電解食鹽水時陰極會產生氫氣,陽極產生氯氣再溶於水產生HCl與次氯酸(HClO)
3H2O + 2NaCl
-> 陰極(2NaOH + H2) + 陽極(Cl2 + H2O)
-> 陰極(2NaOH + H2) + 陽極(HCl + HClO)
-> (H2O + NaCl) + NaOH + H2 + HClO
陽極:Cl2 + H2O -> HCl + HClO
陰陽極融合:NaOH + HCl -> H2O + NaCl
所以最後產物是NaOH + H2 + HClO
微鹼性的次氯酸水
但其中部分可能再反應生成NaClO,就是漂白水成份
至於若要電解出微酸性的次氯酸水,我知道有些廠商是使用隔膜區分陰陽極或是添加稀鹽酸調合,但畢竟食品級稀鹽酸不易取得,所以找了一些方法,最後決定使用調味盒當電解槽

以筆芯當電極棒,接USB電源,添加食鹽水淹過調味盒的分隔片,可把調味盒後方墊高讓一邊食鹽水流通,圖片中陽極覆蓋著面紙是為了讓氯氣盡量溶於水中
電解後趁還沒完全混合前,可用針筒將陽極水吸出~
分別測得陽極水與陰極水的酸鹼值如下圖


看樣子NaOH都在陰極產生,所以要調合陽極的HCl,取陽極水200ml與陰極水100ml,產生PH在5.5~6.5最佳酸鹼值的次氯酸水

底下是我使用的一些數據,供參考~
NaCl分子量為58
HClO分子量為52
100ppm=0.1g/1000ml,就要電解出(1/520)個莫耳粒子,1反應式要2個電子,大約需0.1安培小時
調味盒大約使用300ml,所以需0.03安培小時,食鹽份量我是用3~6克,濃度多寡可能影響電流量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