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附上美機照:

(珠光白的觸控面板配上玫瑰金真是美翻了,看到就心情好😍)
以下進入正文~
大家好,從購入除濕機到現在,約過了一個半月,所以來分享這段期間的心得。
如果不想看漏漏長的內文,先幫大家總結:
- 除濕效果良好:於宜蘭濕到爆炸的情況下,在7坪左右的套房很能維持乾燥度;不過我都設濕度約65%
- 水箱不容易滿:5公升的水箱在一天開3-4小時情況下大約3天左右才裝一半的水
- 幾乎沒有聲音:濕度升高時才會有一點壓縮機聲音,其他情況我覺得根本靜音
- 商品美觀度極佳:看了就開心💕
- 使用者便利度高:滾輪就是方便就是爽,電線的收縮設計也節省空間,水箱提把跟出水孔也方便清理及倒水
- 商品品管似乎可再加強,但售後服務佳:第一次送來水箱有裂痕,會漏水,換了一個水箱(不是全新的)才沒事
首先,當初選擇除濕機的考量為何呢?
第一次買除濕機才知道原來除濕機這麼貴!原本以為3-4千就有了,沒想到要到約1萬元。
但既然要買,就要買好的✊:使用期限長,也不用日後受機子的維護或其他問題困擾,所以就往能力內可接受的機子購買。
購買前除了參考各開箱文外,我找到最受用的文章是電小二的2019除濕機推薦與選購分析文。如要買除濕機,建議大家可看過此篇專業比較
👉 https://applianceinsight.com.tw/blog/post/guidance-for-dehimidifier-2019
簡言之,根據文章建議,選擇標準為除濕力坪數+2~4、一級節能、音量小。較保險且有預算的品牌選擇是日立跟國際。
之後考慮的是 HITACHI(日立) RD200HG 跟 Panasonic FY22en 兩台,因為兩台功能差異不大(並且都有我蠻在意的關機防霉功能,因為宜蘭真的很容易發霉...),音量是我首要挑選重點,在查詢心得時,印象中反應Panasonic異音跟共振的數量似乎比較多。另外,我這外貌協會看著兩個除濕機面板,怎麼看都認為日立的面板大勝😆。
雖然身邊幾位朋友皆使用Panasonic,也跟我推薦,最後我還是選擇日立此型號。
購買管道跟價格
大家往回推算,一個半月前約是雙十一那陣子

其實有更便宜的折扣,折下來後9280,但當時來不及使用折價卷而錯過了😂
使用心得
外觀我就不多說了,非常滿意,美的嫑嫑的,使用者便利性也極高,請大家看圖:


然而,實際使用幾天,卻發現漏水問題,因發生多次,也確認我都有將水箱放好,才確認水箱底部的裂縫是不正常的。


此時聯絡客服並在檢查後隔兩天就送另一水箱來替換。雖然新送來的水箱不是全新的(因為有一點點黃漬跟黑黑的痕跡),但是功能正常,便沒有漏水問題了。
覺得這價位(歹勢,對我來說蠻貴的)的機器品管可再加強。為什麼新的水箱會有裂縫啦~害我當時一直懷疑是自己沒放好。
至此後,使用都沒問題☺️。
容我把開頭的使用心得總結複製一次(再加以補充)😂
*以下為個人使用心得,不盡客觀;每人感受不同,也歡迎大家補充或分享
- 除濕效果良好:於宜蘭濕到爆炸的情況下(連續雨天未開除濕,濕度可來到我們90~95大關,當時還沒除濕機的我簡直想死),在7坪左右的套房很能維持乾燥度;不過我都濕度80%以上才會開,設置濕度約65%,或是開舒適節電或防霉防瞞功能
- 水箱不容易滿:5公升的水箱在一天開3-4小時情況下大約3天左右才裝一半的水,不用常常倒
- 幾乎沒有聲音:濕度升高時才會有一點壓縮機聲音(比冷氣用力運轉時的聲音還小),其他情況我覺得根本靜音!
- 商品美觀度極佳:看了就開心💕 不過面板是有亮度的,關燈的話會亮。個人睡覺時是不會開除濕機,除了燈光原因外,濕度60-75我都覺得舒適,所以不覺得有開的必要。另外,面板會有灰塵,要適時擦拭😆
- 使用者便利度高:滾輪就是方便就是爽,當時檢查漏水就直接滑開~太方便了!電線的收縮設計也節省空間又美觀,水箱提把跟出水孔也方便清理及倒水,不過我還是會在倒水後拆開蓋子讓水箱在浴室晾乾
- 商品品管似乎可再加強,但售後服務佳:第一次送來水箱有裂痕,會漏水,換了一個水箱(不是全新的)才沒事。過程中工程師來檢查時完全不覺得是水箱問題😅,是我跟他說明,並給他看水箱裂縫後才說幫我換水箱(雖然看了裂縫他當時也不太覺得會漏水)。但確定處理方式後不囉嗦,直接隔兩天就送來一個跟我換,並且告知有問題可再聯絡,態度很好,也非常客氣。
很快的來到我們結論:這台使用、外表、價格跟服務都值得推薦!
在宜蘭(北部)果然除濕機是必要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