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家庭壁掛式的熱泵熱水器,對於消費者來說多了哪些便利性?

家庭壁掛式的熱泵熱水器,對於消費者來說多了哪些便利性?
2017-12-14 16:02 發佈

quintin1111 wrote:
家庭壁掛式的熱泵熱...(恕刪)


熱泵不就讓你有熱水洗澡這主要用途~

其他附加用途就是冷空氣跟除溼
熱泵熱水器還是要靠儲熱水,來儲存熱水量
電熱棒本身體積很小

熱泵就像把一台分離式主機,掛在儲熱式熱水器,100L都算小的,重量空間當然不適合壁掛
quintin1111 wrote:
家庭壁掛式的熱泵熱水器,對於消費者來說多了哪些便利性?

唯一省下來的,可能就只有水桶的體積而已

但除非能做到純熱泵,不然以目前所知的三個品牌(兩個台灣的品牌,一個美國的品牌),都是要靠傳統電熱輔助,毫無節能性可言

夕顏 wrote:
熱泵熱水器還是要靠儲熱水,來儲存熱水量
電熱棒本身體積很小
熱泵就像把一台分離式主機,掛在儲熱式熱水器,100L都算小的,重量空間當然不適合壁掛

直熱式熱泵,熱水可以做到直接65度出水,水桶可以縮小,只是出水量沒有做到像循環式的那麼高

cinnamon coffee wrote:
唯一省下來的,可能...(恕刪)


其實我還是對 「直熱式熱泵」 有很多的疑慮!

1. 熱泵是熱的轉移不是產生! 所以必定需要有一定的熱源才是! 若是用水時 「氣溫」 相對較低時! 這樣的 cop 會比較好嗎?

2. 水垢問題? 我自已的經驗將 95 度的熱水,放入 「日本制象印保溫瓶」中。 (我很久之前就有這習慣了,只是近年買三秒即熱式熱水器就沒這樣搞了)。 在中和時一切正常,但是搬到三峽後卻發現 2 ~ 3 天瓶中就有水垢發生了!(保溫效果太好了)
,一般的洗浴水,很少人會去做軟水的動作! 若是加熱到那麼高溫並且長時間保存,那水垢的問題也是一大問題!

3. 就算今天是使用 co2 做冷媒,其吸熱的效果強過 401 的!但是台灣和很多地方不太一樣的問題,我們是 溼冷 不是 乾冷! 在極速降溫後,接下來的問題是葉片結涷了! 若是水桶大的,可以長時間慢慢的把水量給捕起來 (至少之前我家碰上霸王級寒流那一次是安全度過)。 但是 水桶小! 吸熱快! 相對就是結涷的情況會更加嚴重,等待的時間要更加久了! 這可能要不要考慮因地置宜的情況呢?




今年的 北極震盪 聽說也是很嚴重,可能還是會有 霸王級寒流 ,大家還是要多加小心!
傻綠班的鴿 8:17 ━━━━━━━━●━━━ 14:50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禮誠工作室 wrote:
其實我還是對 「直熱式熱泵」 有很多的疑慮!

其實應該用積層這個字眼,可能比較容易讓你理解

積層(直熱式):從水桶下方取冷水到主機,一次加熱到65~90度後,從水桶上方灌入熱水,多次循環到高溫
對流(循環式):從水桶下方取冷水到主機,每次加熱提高5度之後,從水桶下方,比取水口高一點的位置灌入熱水,重複多次循環到高溫

兩者的共同點,都是從下方取水,差別在於熱水回去的位置不一樣,溫度不一樣。依照廠商的說法,積層的方式,你取得熱水的時間會比較快,缺點應該是上下層有溫差
禮誠工作室 wrote:
1. 熱泵是熱的轉移不是產生! 所以必定需要有一定的熱源才是! 若是用水時 「氣溫」 相對較低時! 這樣的 cop 會比較好嗎?

直熱與循環,COP的差異在於桶內水溫高了之後(大概在45度之後),低溫時差不多

禮誠工作室 wrote:
2. 水垢問題? 我自已的經驗將 95 度的熱水,放入 「日本制象印保溫瓶」中。 (我很久之前就有這習慣了,只是近年買三秒即熱式熱水器就沒這樣搞了)。 在中和時一切正常,但是搬到三峽後卻發現 2 ~ 3 天瓶中就有水垢發生了!(保溫效果太好了) ^++^
,一般的洗浴水,很少人會去做軟水的動作! 若是加熱到那麼高溫並且長時間保存,那水垢的問題也是一大問題!

水質是個問題,但對保溫瓶身而言,你是對它一次加熱到頂,不是慢慢加熱

水質正確,又快速加熱,水垢就來了

禮誠工作室 wrote:
3. 就算今天是使用 co2 做冷媒,其吸熱的效果強過 401 的!但是台灣和很多地方不太一樣的問題,我們是 溼冷 不是 乾冷! 在極速降溫後,接下來的問題是葉片結涷了! 若是水桶大的,可以長時間慢慢的把水量給捕起來 (至少之前我家碰上霸王級寒流那一次是安全度過)。 但是 水桶小! 吸熱快! 相對就是結涷的情況會更加嚴重,等待的時間要更加久了! 這可能要不要考慮因地置宜的情況呢?

使用R410的熱泵,工作溫度要5度以上,R744(CO2)可以低到負10度(中國廠商號稱可以到負20度)

以日本國際牌、大金來說,是4.5KW配370L的水桶,6KW配460L的水桶,或許看起來很小,但人家的機器可以在浴室廚房比照瓦斯恆溫熱水器調整所需的溫度的同時,那顆水桶裡的水,還是保持在65~90度的溫度,不會改變,所以水量一定會夠用,家裡的水管也不用承受不必要的高溫

之前看台灣廠商的說法,是整桶水去調溫,要不就是高溫到龍頭後,用手動或溫控龍頭去調溫
cinnamon coffee wrote:
其實應該用積層這個...(恕刪)


所以 積層 式的,和一般式的 水桶 體積並無重大差異! 對吧! 因為若是想要在最好的 「氣溫」時間取得最好的 cop 值!
當然都是要選擇 白天 10 ~ 16 時這一段時間! 因為之前有強調的是 體積小 , 此時相對可儲存的熱水量就少了! 在夜間 cop 差時取熱,並不會有比較好的情況! (我指的不是水的溫度,而是環境溫度產生的變化)

而以目前的熱泵設計,按你這一種說法只要把出水口改到取熱水口附近,就是 「積層」 式了對吧! 只是像你說的,最大的危機是「溫度斷層」! 這樣用戶可能完全無法知道下 3 分鐘的水溫會不會有巨大的變化! 目前 整桶加熱式 可以明顯感應到水溫不足 30% 時的差異!

而 -10 , -20 是指在當下還可以取熱哦! 但是當鰭片結涷之後,就完全沒鳥用了! 因為空氣根本無法吹進鰭片,把冷風給吹走! 相對之後會使銅壓的溫度更低,壓力更大! 此時機子就會報錯了。必需要等到壓力減少後,才能重新啟動取熱! 這個在日本、中國北方不常見,在上海、重慶這一些地方,就比較常看到網友在討論了! 因為天氣濕的問題,解決不了

370L ~ 460L , 這樣還算 小 呀? 看來我家的 250L 根本不算什麼東西呀! 若是這樣的大水桶當然是足夠使用了!

而水垢問題,我還是認為是這一種設計會碰上的麻煩! 若是逐漸加熱就不會有水垢,那太陽能的水垢怎會發生呢? 有時廠商的話真的只能聽聽就好! 還是要碰上才知道呢!

還是感謝你幫忙科普這一方面的資訊!
傻綠班的鴿 8:17 ━━━━━━━━●━━━ 14:50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禮誠工作室 wrote:
而以目前的熱泵設計,按你這一種說法只要把出水口改到取熱水口附近,就是 「積層」 式了對吧! 只是像你說的,最大的危機是「溫度斷層」! 這樣用戶可能完全無法知道下 3 分鐘的水溫會不會有巨大的變化! 目前 整桶加熱式 可以明顯感應到水溫不足 30% 時的差異!

積層方式進入水桶上端的溫度,會有65度以上,你擔心的,就是熱水製造追逐熱水使用的能力

其實還可以想一個問題,日本的控溫,是水桶永遠保持高溫不變動,透過混水閥控溫出水,與台灣的整桶水去控溫、高溫出水到龍頭控溫,哪一個熱水可以用比較久?
禮誠工作室 wrote:
370L ~ 460L , 這樣還算 小 呀? 看來我家的 250L 根本不算什麼東西呀! 若是這樣的大水桶當然是足夠使用了!

我漏掉了一款195公升,2~4人用的機種了
前面提到的370L,是給3~5人用的,460L則是給4~7人用的。5~8人用就會是7KW+560L水桶

要更小的,其實50~160L的也有,不過那是林內的熱泵+瓦斯hybrid機種,不是純熱泵的了
cinnamon coffee wrote:
積層方式進入水桶上...(恕刪)


是呀! 所以那一定要在 環境溫度 良好的情況之下! 所以相關 寒冬夜間 就是最不利的情況! 所以 大水桶 還是免除不了的!

小水桶會加上 LPG 也就是想在熱泵來不及時,可以用 LPG 來補足其缺憾! 這個設計也不錯啦!

其實大家的想法都是大同小異! 像我家加裝的那一台 恆溫瞬熱型 在熱泵後面,是這要解決類似這樣的麻煩! 並且還可以做到減少冷水的浪費 (5sec 達到想要的水溫,熱泵水接入後,自行斷電)



其實還可以想一個問題,日本的控溫,是水桶永遠保持高溫不變動,透過混水閥控溫出水,與台灣的整桶水去控溫、高溫出水到龍頭控溫,哪一個熱水可以用比較久?


這一段其實不是很合理啦!

目前市面上的整桶水,沒在「控溫」的! 只有「固定溫度」! 在水龍頭加入冷水以達到想要的水溫!

而你提到在 機子那兒 混入冷水 輸出到管子中! 其實並無太大的差異!

就像一般的水龍頭和恆溫龍頭一樣! 一個是手動的一個是自動的啦!

最大的差異在當今天的 固定溫度 沒辦法達到你想要的效果時! 就無法做到再向上加溫的情況!例如想要放熱水來燙雞毛這一種情況(台灣就發生過這樣的意外案件)! 而目前熱泵的好處可以算缺點也是優點吧,就是那最高就那溫度了! 再上也上不去了! 至少可以做到一些人身的保謢!
傻綠班的鴿 8:17 ━━━━━━━━●━━━ 14:50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禮誠工作室 wrote:
是呀! 所以那一定要在 環境溫度 良好的情況之下! 所以相關 寒冬夜間 就是最不利的情況! 所以 大水桶 還是免除不了的!
小水桶會加上 LPG 也就是想在熱泵來不及時,可以用 LPG 來補足其缺憾! 這個設計也不錯啦!

自來水過了水表就要錢,加熱沒用完放在那保溫,也是錢的浪費,家庭用水,儲水其實是最不划算的
小水桶熱泵加上LPG或是乾脆加大主機能力,都是一種滿足嚴寒夜間熱水需求的方法
禮誠工作室 wrote:
而你提到在 機子那兒 混入冷水 輸出到管子中! 其實並無太大的差異!
就像一般的水龍頭和恆溫龍頭一樣! 一個是手動的一個是自動的啦!
最大的差異在當今天的 固定溫度 沒辦法達到你想要的效果時! 就無法做到再向上加溫的情況!例如想要放熱水來燙雞毛這一種情況(台灣就發生過這樣的意外案件)! 而目前熱泵的好處可以算缺點也是優點吧,就是那最高就那溫度了! 再上也上不去了! 至少可以做到一些人身的保謢!

為什麼水溫要高於65度,因為儲水溫度太低(25~45度),可能有遇上退伍軍人症這類細菌的問題
為什麼美國規定龍頭出水溫度不能高於50度?因為45度的水溫,就足夠讓成人皮膚紅腫、嬰幼兒燙傷

但愈高溫的水,可以摻入更多的冷水,讓你有足夠的水量可以用。所以,其實不該去討論、設定桶子內的固定溫度,讓它保持65度的高溫,預混冷水變成溫水之後才進入水管,就像無水箱的瓦斯熱水器一般,才是比較適當的做法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