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常常上M01爬文覺得自己也該分享實際個人的使用經驗來回饋~(會用熱泵也是爬文爬太多想嘗試....)
[北部地區]2014年家裡頂樓安裝太陽能板、兩片(一片有350L的水,所以共700L),當初為了讓設備一次到位、且永續的省電費所以連帶安裝了熱泵系統並聯太陽能熱水。
結果2014年末到2015年初遇到寒流來襲、加上好久都不見太陽露臉,完全只能依賴熱泵加溫700L到60度。
一家四口、使用一間衛浴、排隊洗澡,前面兩人洗熱水、第三人洗溫水、第四人洗冷水。什麼700L夠用.....根本不夠用阿!!!結果後面那兩人都感冒!!!
有幾次懶得等待熱泵做水太久~就跑去打開手動強制加熱的電熱6KW(350L)加熱蠻快的,獨立電表也跳得很快.....
之後有持續一個月這樣的洗澡品質....受不了於是在洗澡間外面的熱水進水口、串聯了一台35L電熱6KW的,之後就不需在受到這種洗澡品質了,而且熱水一開不用10秒就來就像住旅館一樣了(原本要等40秒以上熱水才開始熱)。
實際使用後得到的經驗~
1.有太陽熱水可以熱到93度....
(熱泵僅待機)(35L電熱洗澡時大概會加熱3分鐘後面溫度可以高到快70度)
2.沒太陽熱泵可以做到60度~但上了50度做水速度就慢很多,所以我都設定53度(樓下用水要在減8度>實際樓下只有45度)。
3.只要從頂樓下來的水,一定會降溫7~8度,我測量過很多次了。
4.700L熱水不夠用的原因是寒流來襲,以及管線太長會降溫,洗澡出水口大約42~52度)、家人洗澡熱水開的大,所以熱水更快的用完。
5.現在樓上有熱水....或是溫水下來,洗澡間的電熱就可以少耗電(心理安慰)。
6.以經投資十幾萬了,現在也不敢去想怎麼省錢了.....
建議還沒投資的人還是在洗澡間外面掛個小電熱+定時器吧~洗澡前半小時啟動到洗澡結束關閉這樣最省,不用東想西想了....能省錢又節能才是重點。



在補上一些資料
室溫是用溫度計在室內測量的溫度。
熱泵在室內有一個顯示面板,(探測溫度+上段溫度)所以用水溫48-53度表示。
電表就是獨立的掛在室內
(度數之所以這麼高是以前業者把電線接反了...接到6kW加熱棒2015年寒流來時幾乎都開者加熱棒,後來接回來熱泵主機但是都給它24小時作熱水一天十幾度電所以度數這麼高!)
2016/01/13 室溫14度 水溫48-53度 電表427度
2016/01/15 室溫13度 水溫51-54度 電表434度
2016/01/22 室溫14度 水溫51-54度 電表454度
2016/01/23 室溫10度 水溫40-42度 電表459度
2016/01/24 室溫07度 水溫38-41度 電表464度
2016/01/25 室溫07度 水溫49-57度 電表466度[有太陽]
2016/01/28 室溫15度 水溫48-52度 電表471度
2016/01/30 室溫14度 水溫48-52度 電表478度
[上面的資料換算 > 51度電用了17天等於一天3度]
2016/02/01 室溫08度 水溫46-58度 電表479度[前天有太陽]
2016/02/04 室溫13度 水溫44-46度 電表495度
2016/02/24 室溫13度 水溫49-53度 電表552度
2016/03/01 室溫14度 水溫47-59度 電表565度
2016/03/15 室溫12度 水溫51-55度 電表597度
後來樓下浴室裝了35L電熱,就懶得到樓上抄表~而且因為從5月開始水溫都超過70度~(有太陽加熱的關係)
2016/09/12 室溫29度 水溫64-78度 電表654度
2016/09/13 室溫29度 水溫66-85度 電表654度
2016/09/16 室溫30度 水溫63-70度 電表654.5度
2016/09/17 室溫28度 水溫53-59度 電表654.5度
2016/09/18 室溫26度 水溫47-56度 電表654.6度
2016/09/23 室溫28度 水溫67-79度 電表654.8度
現在幾乎每天都出現大太陽,熱泵都在待機中
這台1.5P熱泵供700L平均10分鐘可以上升一度,當超過50度就不止十分鐘了。
現在熱泵設定作熱水時間,從下午2點到晚上9點。(設定53度,其實會到55度才停機)
因為下午是溫度最高的時候,而且晚上9點也沒人洗澡了。
總結...花了一大堆時間研究~~~~~~~真是冤家阿...又不是開民宿還是開飯店...只是普通的透天樓房而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