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全熱交換機

冷氣及全熱交互換機品牌目前尚未確定

我家坪數約22坪,會使用到冷氣及交換機的位置為兩臥室一書房一客廳(含飯廳),大約是18坪

主臥室4.5坪、次臥室4坪、書房4坪、客廳5.5坪
頂樓是五樓 我家是三樓、挑高約2.8m、無西曬問題
原先是把算買兩組一對二冷氣,加上一個全熱交換機,這樣算下來預計至少是20萬初頭


在此詢問,我若買只一組(一對一吊隱式)能吹18坪的冷氣,接上全熱交換機的送風口,送到四個位置
此送風口為交換機至四個位置的出風口(機器到四個位置),並非交換機的進風口(室外到室內)

一來 這樣的成本較低,二來 四個地方也都有冷氣跟交換機的功能,三來 也兼顧美觀

這樣的方式,有沒有什麼不妥呢?
2014-09-09 14:09 發佈
可以把每個房間、餐廳、客廳、書房 各自坪數 分別詳細說明?
包含有無頂樓、挑高、西曬 等等問題 也一一列舉 這樣才能推薦...

只說總坪數實在太攏統 根本不能推薦...

然後不知您室外機的放置空間是 只能放兩台 還是??
純屬個人研究,不代表任何義務或立場
覺得很不妥,
全熱是慢風,故會冷很慢,灌很多冷風紿它應也吸不完。
冷氣感知溫度去決定強風或弱風,或變頻,這些功能也廢掉了。


simatago wrote:
覺得很不妥,全熱是慢...(恕刪)


我不知道是不是認知有落差~
我解釋一下~

吊隱式冷氣送風管跟全熱交換機送風管是源頭接在一起,送到各個房間客廳
不是 冷氣=>交換機=>四個位置
是 冷氣+交換機=>四個位置
一般沒人這樣做, 也不會比較好看或省錢

全熱一般用4吋或6吋管, 冷氣出風口拉管少說也有12吋以上, 如果一台室內機, 光拉4條12吋管到各房間就是大工程了, 且損耗驚人, 再說, 也沒有這麼大台的室內機

比較理想是全熱用4吋硬管, 採多進一出或2出, 把進氣接到冷氣集風箱

20萬應該不夠吧, 你是用什麼機型?
主臥室4.5坪 2.8kw
次臥室4坪 2.2kw
書房4坪 2.2kw
客廳5.5坪 3.6kw或4.0kw機種

如果考慮一起使用 那就主臥跟次臥裝一組一對二 客廳跟書房另一組一對二 (假設晚上睡覺在兩個房間;非睡覺時間使用客廳跟書房的話)

如果室外機空間沒有限制 那我會想全部裝一對一的 比較穩定!(不會說一台壞掉另一台不能吹)


spoonykid wrote:
在此詢問,我若買只一組(一對一吊隱式)能吹18坪的冷氣,接上全熱交換機的送風口,送到四個位置
此送風口為交換機至四個位置的出風口(機器到四個位置),並非交換機的進風口(室外到室內)

一來 這樣的成本較低,二來 四個地方也都有冷氣跟交換機的功能,三來 也兼顧美觀


這個方式 是我不會這麼做 撇開熱交換機的部分

一台冷氣要吹這麼大的空間 很容易吹不涼(或者有些地方涼得不平均) 而且又耗電 一開就是全部一起吹 相當浪費 (畢竟晚上睡覺又不會用到客廳) 再加上要找到省電的、大坪數的機種 也不容易(除非商用機種)

全熱交換機 我是覺得 應該要另外設
http://pmst.panasonic.com.tw/Air/PSPCProduct_list.aspx?id=10&pmst=consumer
純屬個人研究,不代表任何義務或立場

 給spoonykid

 要買一組機器,拉風管顧全部的空間,這有點像中央空調的形式.

 但通常這樣溫控也就抓不準確,冷氣通常是各空間的內機,
 提供冷房至負責空間,也在這空間迴風,才會知道這空間的溫度是否達到設定要求.
 因此若要各空間有精確溫控,共用內機拉風管這樣的做法是不合適的. 

 在這樣冷氣的做法是不適當的狀況下,
 全熱交換器給氣想跟著冷氣風管送到各空間的點子也就不太可能了.

 影 
影 - 竹北星明光
spoonykid wrote:
主臥室4.5坪、次臥室4坪、書房4坪、客廳5.5坪
頂樓是五樓 我家是三樓、挑高約2.8m、無西曬問題...(恕刪)

有挑高可能要再加級數,
主臥LX36
次臥LX28
書房LX28
客廳LX40

不建議用像中央空調的模式,
如果溫控不好,
容易感覺太冷或不夠涼。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