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製 testo 608-H1,溫度精準度 ± 0.5 度,高度是 1.8m,設 16 度,最強風,風向最下,
MSZ-GE35NA (1.0~4.0KW),最高頻 4.0KW 約 3440kcal/3.02坪,1坪分 1139Kcal。
最後室溫是從 31.3 度降到 24.4 度 (1 小時)。
2.氣候條件,新竹市 10:30 ~ 11:30 氣溫約 31.5~34.4 度,頂樓的室外機一直有東曬,
管線長度約 4m 多吧!
3.今天的迴風-出風溫度差固定是 14 度,之前測過 17 度的溫度,可能外機東曬有差。
4.全力運轉到 1 小時後,保護機制應該有開啟,因為以出風口的溫度來看,
剛好看到 9.2 度跳上 10 度多,這時變電家也掉了 2-300W,因此拖更長的時間測試便沒意義了,
早上時有頂曬但尚未西曬,而且我裝大 1~2 級的機子了,硬拚的結果,若加上西曬會更差,
不過室內的溫度計放的位置會有差,上禮拜有一篇是放床上往後靠牆,
稍微會被冷風吹到,這時的溫度計可到 20.1 度,因此嫌不夠冷的人可以讓冷風直吹 XDDD

這次的溫度計放在很邊的地方,若往中間移,會再低,因此這次算是惡化實驗,供參考。
5.靜音大師沒有室內機顯示溫度,從目前的結果來看,若室內的溫度計放邊邊,
會比迴風溫度來得高;若溫度計放床上,稍微吹到冷風的情況下,會比迴風溫度來得低。
6.平常和小孩睡覺都設定 28-29 度,早上醒來時看溫度計約 27.2 和 28.2 度,
夜間瓦數約 200-300 多瓦在跑,設 29 度的話還會跳停,29 度好處是不蓋被也不會感冒 XD
28 度的話,早上小孩會打噴涕一陣子 XDDDD 所以不敢開太低啊!愛踢被的小鬼真是麻煩。
變頻機可以控制的挺精準真不錯,夜間出風溫度約 14-17 度。
房間配置,測試時人不在房間,厚窗簾拉上,每 15 分鐘進去看一次


=======================
下午時分又試了一下,一樣用 1 小時做測試,時間 15:16 ~ 16:16。
跟早上測試的差異點在:
1.室外機已無接受日曬
2.頂樓日曬加西曬的熱量傳了進來,室內溫度比早上高了約 2 度 (31 vs 33 度)
3.迴風-出風溫差,可以拉到 16 度了,早上的溫差只能拉到 14 度,雖然下午房間變熱,
但這時室外機少了日曬,似乎是拉大迴-出溫差決定性的差異,所以外機的散熱一定要好。
4.頂樓日曬加西曬的熱量,用力"胖"了一小時,只能從 33.1 降到 25.9 的室溫,
不過我的室內溫度計是擺比較遠的角落喔,請注意。
5.頂樓西曬的熱量,關掉冷氣只過了10分鐘後,室溫立刻升高 3 度!!!
因此灌進來的熱量真的很可觀。
最後,房間有這種熱源條件的,最好買能力強一點的機種吧,較有餘裕。

室外機的位置,我面對正西方拍照,外機大概在下午一、兩點時就曬不到太陽了,
不過想了一下,室外機放頂樓雖然裝機或維修方便,但曬了半天的太陽
及炙熱的地面可是會將熱量讓室外機完整承受,難怪這台的效率感覺沒主臥兩年
前裝的那台好(一模一樣的機型,出風口降溫速度和它的最低溫都比較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