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雲林40年房子該選太陽能或熱泵(附房屋管線圖)

雲林40年房子該選太陽能或熱泵(附房屋管線圖)


橘色為目前有裝置儲熱式熱水器的浴室,紅色為預計配置熱水管,綠色為額外太陽能管路接熱水管系統!!


房子已經40年了,如照片所示,在前棟二樓的浴室與後棟二樓浴室目前皆裝有儲熱式電熱水器,(三樓少用)

往後如果要裝修,前棟勢必得重新拉設熱水管!! 近來因為後棟開始有在使用等於是要開兩組電熱水器!!

用量是大人三到四人,兩個小孩! 冬天可能會泡澡(塑膠泡澡桶),泡澡需要熱水器加熱兩次才有足夠熱水!!

夏天使用的話,因為水塔有遮蔽,沒有陽光加溫的效果,水溫低!! 夏天也得動到熱水!!


目前已經請三久的廠商來現場估價,廠商看到線路需要請水電做管路估價,但還沒看到水電來@@。

另外也聯絡熱泵的廠商,預計週五會來看現場與估價,在這空檔我就實際將房屋的尺寸做了些丈量(數字為公分)!!

一來也清楚尺寸與線路走法,往後廠商也能精準的做好配置與估價!! 如果站上高手能提供建議那更是寶貴經驗!!


1.太陽能廠商因為場地建議配置在前棟的四樓半的水泥平台上,水塔與太陽能中間裝馬達送水!!
(廠商說法是進水慢沒關係,是否改自來水進水要再與廠商討論,可減少零件與電力損失!!)

因為家人另一間房子也準備選擇節能商品,透天管路短!!雲林絕對以太陽能為優先考慮!!

本屋太陽能的報價跟熱泵價格差異應該不大!! 所以特別要斟酌謹慎考慮~~

不過因為這管線距離實在是太長了,如果要到後棟一樓有熱水,中間的管線熱水是否耗損太多?? 如果都是耗損掉的!!夏天還沒關係,冬天光加熱如果耗損太多或許比原來還耗電就得不償失了!!


2.熱泵的設置可以將管線縮短,當然空間佔用也最少!! 不過,擔心的其實是後續的損耗問題!! 主機使用壽命?是否只是冷媒補充問題!? 還是十年後得更換主機@@!!


儲熱桶的加熱家裡使用已久,因為方便也安全!! 耗材大概就是加熱棒,家中有用二、三十年的儲熱桶也沒壞!!一台儲熱桶兩個月電費1500元跑不掉,因為要動用兩台!! 所以考慮集中加熱系統!!


有沒有網友是使用長管路的經驗?? 還有如果以這種房子該做何種配置比較恰當!?

2013-10-16 1:22 發佈
panker wrote:
橘色為目前有裝置儲熱...(恕刪)


原本設備沒壞要省電很簡單

方案一(省電)
水塔移到4F頂
電熱器取消

方案二(省水省電)
水塔移到4F頂
熱泵取消
太陽能不要加熱
兩台電熱器都調到40度,夏天溫度不會降太多甚至可以關掉(看大小調溫度)

方案三(夏天還是要用到電)
裝熱泵
太陽能與電熱器取消


ps.管路長怕熱散,請裝加壓馬達

lewis3000 wrote:
原本設備沒壞要省電很...(恕刪)


目前太陽能跟熱泵都是未裝設的! 只有使用儲熱式熱水桶!! 水塔是在四樓!
panker wrote:
房子已經40年了,如照片所示,在前棟二樓的浴室與後棟二樓浴室目前皆裝有儲熱式電熱水器,(三樓少用)

因為你家前後棟已有2個儲熱式電熱水器,
建議你裝太陽能,但不要附電熱(可省下4千到1萬元)
太陽能的熱水直接和現有儲熱式電熱水器串聯即可。可避免熱水源距離太遠的問題。

因為舊的儲熱式電熱水器原本就可以承壓,較沒有水壓的問題,
太陽能熱水器可以用成本較低的開放式儲水桶(大陸真空管式)。
至於太陽能是否要承壓儲水桶? 就自己看未來是否可能和瓦斯熱水器串聯?

若冬天冷水24度以下時,太陽能水溫只能到35度,沒法拿來洗澡,
但35度->儲熱式電熱水器之後,只要加熱溫升7度左右到42度就可以洗澡!
若沒有太陽能熱水器,必須全靠儲熱式電熱水器24->42度=18度,會較耗電,且加熱較久。

因為儲熱式電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熱泵....全都是"儲熱式"熱水器,都是要慢慢加熱,
所以,這幾樣不管你怎麼串聯,只要熱水用量突然很大,都同樣可能遇到熱水不足的問題,
但可因加熱溫差減少,或保溫桶加大,使熱水不足的頻率也減少。

除非儲熱式電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熱泵 和 瞬熱式的瓦斯熱水器 串聯,才可避免熱水不足,
且必須用成本較高太陽能承壓式儲水桶與瓦斯熱水器串聯,水壓才夠大,要不然就要裝熱水專用加壓馬達。
但瓦斯熱水器的冷水進水口的水溫太高會不會故障?水溫如何控制? 這又麻煩了!


另外,若家裡有電梯三相380V的電表,建議裝380V的瞬熱式電熱水器,
380V 1.1萬瓦,電流只要16A,也可減少儲熱式一桶水慢慢加熱的麻煩!
而一般住家若裝220V瞬熱式電熱水器,約45A則電流太大容易跳電!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後棟的熱水器因為管路太長! 使用太陽能和儲熱式熱水器並存有考慮到一個問題!

儲熱看上頭溫度設定都是 60-65度! 溫度不足會啓動加熱! 之前有嘗試裝定時器,洗澡前才啓動加到足溫!

平常不動作! 這是有些省電效果~~

現在如果太陽能配儲熱桶平常可能沒熱水到後棟,所以熱水器也是會動作加溫! 洗澡桶內溫度慢慢降時熱水器也會啓動!初期流進桶內的水源則是管內的冷水,到後段才可能是太陽能的熱水!所以洗完是否要讓水流得夠多補足桶內水溫減少加溫!?

不然使用水量不多時,等於用光捅內熱水然後流進儲熱桶的也還是管線內的冷水!

不知道進水程序這樣設想是否合理?
panker wrote:
現在如果太陽能配儲熱桶平常可能沒熱水到後棟,所以熱水器也是會動作加溫! 洗澡桶內溫度慢慢降時熱水器也會啓動!初期流進桶內的水源則是管內的冷水,到後段才可能是太陽能的熱水!所以洗完是否要讓水流得夠多補足桶內水溫減少加溫!?

管內的水沒那麼多啦!
太陽能的熱水串聯後棟的電熱水器儲熱桶,
當你那桶開始用,太陽能進入儲熱式電熱水器的熱水也夠熱,就不會動作加溫了!

且因為有太陽能,讓電熱水器的儲熱桶的進水溫度較高,加熱到45度較快,
後棟的儲熱式電熱水器就不必設到60~65度,只要依季節設40~48度加熱即可。

太陽能進水若高於48度,後棟的儲熱式電熱水器就完全不加熱,
太陽能進水若只有35度,後棟的儲熱式電熱水器也只要加熱48-35=13度即可

若你裝熱泵或太陽能裝電熱棒設48度,也一樣整桶加熱到48度,
且因管線距離長,在後棟淋浴要先把半冷不熱的水流掉,是把能源完全浪費掉,

因為熱水源距離太遠,洗澡就洗得不爽!就算你想把舊的儲熱式電熱水器換掉,
也最好是前/後棟各有一個新的儲熱式電熱水器(或熱泵),且最好能調整保溫溫度。
(太舊的儲熱式電熱水器可能沒法調保溫溫度)
業代殺手,斷人財路!

panker wrote:
橘色為目前有裝置儲熱...(恕刪)



P大 你好,關於你在版頁上所提出的條件,依小弟從事熱泵行業多年經驗,整理提供以下幾種方法提供作參考:
首先要請教幾個問題,
一`現階段的水塔進水方式是屬於自然進壓?還是揚程加壓進水?(做為裝設位置及管路配置評估參考)
二`圖示上紅色代表預計重新配接之管路那屬於外牆外露?還是鑿牆埋管方式?(可做為配管成本及熱散失情形評估)
三`圖示中廚房空間是屬於開放空間平台?還是鐵皮屋頂配置?(可增加評估設備裝設地點)

據問題一`假設自來水廠水壓供水足以上至五樓時,相對的太陽能熱水器或熱泵給水無須擔憂也無需考慮水塔位移之問題(畢竟水塔多數屬於*開放式*就算要位移水塔高度也要超過太陽能儲熱桶高度)。倘若給水須經由揚程馬達輔助時,那可考慮於水塔入水前管路改裝三通分水至太陽能儲熱桶進水(水塔須以浮筒式閥門控水,例:馬桶進水,儲熱桶若非*承壓式*亦同)該馬達必須為恆壓式。

據問題二`假設熱水管路為外牆外露配管方式,當然保溫必定要處理得宜(建議管路加PE披覆外層最好再加一層耐日曬及酸雨材質保溫棉以降低熱散失情形)。倘若為埋入牆體內那唯獨以不鏽鋼含PE披覆外層做為考量
(建議披覆厚度0.5mm以上)

據問題三`假設廚房上方為RC結構的平台,若平台載重無慮的情況下那熱泵即可考慮裝置於該處,第一'可減短熱水配管成本,第二'可降低熱散失面積比例,第三'可平均各個熱水使用端距離,減少熱水使用時等待足溫熱水到達時間過久(當身體上完肥皂後欲沖水時,尤其冬天)並且可節省熱水前段管內冷水浪費。倘若該處無法裝設時,那可能就需要靠迴水管路系統來做考量了。(太陽能因日照角度及占用面積較大所以必須謹慎評估)以上是小弟的一些經驗提供作參考


一、 現階段水塔進水方式為自然進水、至四樓應該有穩定水源供應、至於配置太陽能至五樓高度水量是否足夠,沒試過也不知道水壓夠不夠! 屋內也無加壓馬達! 直接由水塔(水泥式) 供應防汙水源!

二、原來的水管配置都沒有熱水管路相連、後棟熱水是一、二樓相連,所以前棟部分會由頂樓洗洞裝設熱水管線(明管),至後棟熱水管線應該也是在室外(明管),所以保溫是重點!

三、廚房位置在兩棟房屋中間的空間使用、廚房上方有平台銜接前後棟、二樓則是有使用採光的遮雨屋頂!

前棟浴室至後方還有一間房間,如果要配管路會是更大工程!所以才考慮裝配在頂樓、水鴨也會叫足夠!

jetgrand wrote:
倘若為埋入牆體內那唯獨以不鏽鋼含PE披覆外層做為考量(建議披覆厚度0.5mm以上)
(恕刪)


手殘打錯了.....建議披覆厚度是3mm以上才對


panker wrote:

二、原來的水管配置都沒有熱水管路相連、後棟熱水是一、二樓相連,所以前棟部分會由頂樓洗洞裝設熱水管線(明管),至後棟熱水管線應該也是在室外(明管),所以保溫是重點!...(恕刪)


如此說來,前棟浴室位置在中間而非在室外牆面的兩側,欲解決方式可藉前棟2F後方牆面銑洞,經由天花板上方進入浴室,與2.3F熱水管路連接。(如圖示)


建議水壓部份依出水使用端數量及管徑作依據,於水塔出水端前裝置1/2HP或1/4HP恆壓馬達,相對可避免同時使用時發生搶水壓及各樓層水量大小不穩定,也可提供最佳熱水使用品質
jetgrand wrote:
手殘打錯了........(恕刪)


所以是建議水塔出來在熱泵前接馬達供水,因為沒裝過馬達加壓,所以不清楚這方式有何差異?

這樣三樓也可以供水(比熱泵高樓層)?

熱水供應水量會比正常水塔供應更強嗎?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