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omio 30秒系列文] 完全不懂安裝冷氣的步驟嗎? 30秒看完這篇,讓你也能自己監工,不用被唬

分離式冷氣,是一個半成品

最後銅管的連接,才能開始運作,因此商品的成果,品質會不會有問題,銅管安裝人員影響很大


但是裝冷氣難嗎? 其實不難,一些細節願不願意做到而已


簡單分享一些銅管連接知識

高壓管:細管,2分,室外機上方的閥
低壓管:粗管,3~5分,下方的閥,有三方接口,從這邊抽真空

1. 穿管:
要包無粘性膠帶保護,不可逼過緊
做彎曲時,角度不可過大、過急,會導致銅管壓扁
(專業的團隊,會準備彎管器,避免銅管壓扁)

2. 切管:

銅管保溫層上面都有標示『第幾米』,開始到結束各看一下,就可以知道用掉多長
切管器加壓切下的速度別太快,避免失去正圓
切口越平整越好
內緣有毛邊,用修毛邊筆修掉
修掉內緣毛邊後,切口不齊,用小刀修平

3. 擴管: R410專用:有紅色橡圈
固定管子超過擴管器平面一點點
穩定緩慢的擴,力道不要過猛
不用擔心最後過用力逼緊,會有答答聲 (跟汽車油箱蓋一樣)

4. 檢視喇叭口:
完整對稱,無缺損,表面平整
有瑕疵,切掉再做一次就行

5. 接管:
台灣都是用活板(活動板手)兩隻,轉轉轉
看師父的手感了,太鬆會漏氣,太緊會逼壓裂喇叭口。
(真的有照教科書,用扭力板手的,我還沒遇過)

擔心連接品質不好怎辦? 就是下面抽真空,站空要確實

6. 抽真空:
用R410專用表,表上兩條,一條接室外機下面三方閥 (有逆止閥)
一條接上真空幫浦
開始抽:
視長度,大太陽天抽15~30分鐘,陰天抽30分以上 (不是要抽空氣,是要抽水氣,時間不夠,水氣不會乾淨,別聽信師父說:幫浦變聲就可以了)

抽完,R410壓力表連接幫浦的閥鎖緊,關幫浦,做『站空』,就是故意放一段時間,看看壓力會不會回升
壓力有變動 => 有漏氣處

站空要多久?15~30分鐘,甚至更久都有,不做,怎麼知道有沒有漏氣處??


7. 站空後確定沒漏,移除壓力表連接管,關門放狗
兩個銅閥,上方有保護銅蓋,打開,裡面可以轉動鬆開閥門
先放上方高壓閥,轉到底全開
然後再放下方低壓閥,轉到底全開


到此,銅管施工就完成了!!


冷氣安裝,不需迷信『達人安裝』
只要紮紮實實,每個步驟做好,管線安排有為客戶著想
就都可以安裝的很完整,完成品的機器效能,一點差別也沒有。

機器的效能,是原本廠商就設計設定好的,可以出風多強,多冷,低頻能到多低
只要按照規範,扎實安裝,那麼結果都是差不多的


其他的細節,圖片,慢慢補上




收冷媒:
移機或拆室內機下來清洗保養時,要先收冷媒

開機,最低溫全力運轉5分鐘,確認到達最高出力
先鎖上方高壓閥門
持續運轉,注意外機散熱排溫度,當已無熱風吹出時
鎖下方低壓閥門
完全鎖緊後,關機=> 完成收冷媒動作

這時候就可以轉下室內機的銅管接頭,做清洗保養 (記得封銅管開口保護)

要重新裝上時,注意喇叭口,是否需重做? (銅有延展性,每鎖一次,就會壓的更薄更扁,可能會斷裂)
裝上後,一樣:抽真空=>站空=>放冷媒




安裝過程的介紹,推薦下面這篇
http://www.mobile01.com/topicdetail.php?f=168&t=3311247#43110280

還是補上一句:小弟不是冷凍科出身,所有知識,是看冷凍科的教科書,和詢問冷氣安裝人員的得來,有錯誤歡迎指正,小弟會感激不盡。
2013-08-10 10:17 發佈
好文一定要來推廣標記一下
以後可以參考
好文章!尤其是抽真空那部分,詳細又精準的敘述~~~
好文章
收藏了~謝哩

omio wrote:
冷氣安裝,不需迷信『達人安裝』
只要紮紮實實,每個步驟做好,管線安排有為客戶著想
就都可以安裝的很完整,完成品的機器效能,一點差別也沒有。

蠻正確的~強推
O大的文章,都是水準之作,這篇精簡扼要,真是棒。印出來,背下來都方便。

omio wrote:
台灣都是用活板(活動板手)兩隻,轉轉轉
看師父的手感了,太鬆會漏氣,太緊會逼壓裂喇叭口


對不起,容小弟插個嘴。我看原廠的裝機手冊,建議用"扭力板手",手冊上也都有,建議扭力值。不知這樣對不對?
jimmy5241 wrote:
O大的文章,都是水準...


對不起,容小弟插個嘴。我看原廠的裝機手冊,建議用"扭力板手",手冊上也都有,建議扭力值。不知這樣對不對?
(恕刪)



謝謝抬愛
這三年,從日立28SYT日本原裝,我總共裝了差不多16台冷氣

還沒看過安裝說明書和課本中的提到的扭力版手本尊

我以前也質疑過,安裝說明書有寫必須用扭力板手,但是有的師傅都很有威嚴的不削的打發我
(當時的我太嫩)

問過比較和善的師父,他們說:扭板空間不夠不好用,大家都還是活板,抓手感


現實,也沒辦法.....

(我想改文後比較詳細,不會誤會我的本意)
(就像台灣沒多少人有真的用彎管器,有的連修毛邊筆都懶得拿出來,考試用的東西,等到開始工作,拿出來太認真,還會被老師父揶揄....)
(同樣的,修車廠也是,每次問到『扭力板手』話題,就會一副『你是菜鳥新手啊』的臉,老師父都靠手感,菜鳥沒手感,才在那邊靠工具)
omio wrote:
這三年,我總共裝了16台冷氣


O大,以非職業的來說,您是老師傅級的了,給小弟300年也無法裝這麼多台。

omio wrote:
問過師父,他們說:扭板空間不夠不好用,大家都還是活板,抓手感


確實,今年5月剛裝一台,師傅也是這麼說,但我總覺得,是不是可以再更好些?

omio wrote:
還沒看過安裝說明書和課本中的扭力版手


小弟初學乍到,所以多看了一些資料,關於原廠裝機手冊,正好手邊有,分享各位前輩大大,純粹分享喔,絕無其他用意。如下圖:



好文章
非常詳細
做個備份以備不時之需
謝謝
修理業很多修理手冊嘛都說要用扭力扳手
問題是買的下手也用不下手
扭力扳手有買也幾乎是買來沒事搬出來跟客人獻寶用
它高貴
校正嘛很貴
所以咧...憑傳承的經驗嘛不失一種可靠方式
很不錯的文章,如果早點看到就有機會驗證一下我的安裝過程,
不過沒關係收藏起來可以下次使用,謝謝樓主辛苦的整理這些資料阿!!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