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我越來越覺得 並不是所有家電都要買公司貨.... 有點後悔

為什麼這麼說呢?

今天朋友丟了PCHOME的連結 說他想買咖啡機
我剛好無聊沒事 上去亞馬遜看了一下美國賣的價格
看了真是直搖頭...

illy公司貨 x7.1 pchome賣兩萬三....
亞馬遜只賣美金295+運費90+30稅金 也才折合台幣12000左右


dyson 22吸塵器 公司貨要賣NT24000-27000
亞馬遜上才賣USD399 +運費90 +30稅金 也才519美金 折合台幣15000左右....


然後打開我的訂單 看了一下前幾天訂的一台台灣沒有的DC44 (已經寄到)
(原本的DC22太重 我媽不喜歡用 只好二手賣)
以下是訂單內容
(S)項小計: 399.00美元
運輸和處理: 91.09美元
-----
稅前合計: 490.09美元
營業稅: 0.00美元
進口費用,存款 30.02美元
-----
為這批貨物總計: 520.11美元


還有以前的暗黑破壞神III典藏版的訂單

(S)項小計: 99.99美元
運輸和處理: 35.98美元
-----
稅前合計: 135.97美元
營業稅: 0.00美元
進口費用,存款 6.89美元
-----
為這批貨物總計: 142.86美元
-----

運費其實沒有想像中的貴嘛...

這差價都可以買兩台機器了請問我還需要什麼狗屁公司保固阿!?
我再也不要買公司貨了....像個傻子的

最近購買的是煤油暖爐 日本水貨也比公司貨價格快便宜一台....
代理商真好賺也....


而且更可惡的是 台灣代裡進來的通常都是國外已經賣一兩年 退流行的東西
賣的價格還是貴桑桑....扯到不行阿XD
2012-11-19 0:11 發佈
文章關鍵字 公司貨 家電

rabbit76533 wrote:
我越來越覺得 並不是所有家電都要買公司貨.... 有點後悔

同意+1
但是要有門路可在原產國自購
不然透過水貨商想更便宜也是有限
我自己看亞馬遜拍賣
靠GOOGLE瀏覽器的即時翻譯也能大概猜出要填哪些資料 和大部分資訊
門檻意外的低阿...

而且省的錢都可以買兩台了
加上買的又是不容易壞的機器 真想不到有什麼理由要買代理商的公司貨
(而且也不需要什麼操作手冊...XD)
就算公司貨有保固好了 大家都知道會壞的地方或零件9成都剛好是不保固的部分 或是被當成消耗品
維修還是要付費 或著判定個人為損壞 不保固也有可能

保固期三年好了 搞不好還壞不到一兩次....
要這種可有可無的保固幹嘛呢? 又不是保固期內壞掉無條件換新

價差都快一台機器了 我爽爽用個兩三年 用便宜一半的價格再買一台規格更新的機器來用不是更爽

看看代理商代裡進來的那些型號 不是閹割掉功能 就是款式比外國慢個半年一年
(有再看空氣清淨機和膠囊式咖啡機的應該也有這種感覺 冷氣也是 型號舊又以台灣用不到為由閹割掉一些功能 價格也沒比較便宜阿...)


唉...想想真不值得

oiio wrote:
2012-11-19 00:19 by oiio
同意+1
但是要有門路可在原產國自購
不然透過水貨商想更便宜也是有限
我回文最怕碰到言之無物直接把別人打成信徒的腦殘 因為我遇過!!

rabbit76533 wrote:
為什麼這麼說呢?
...(恕刪)


你突破芒點了


這世界很大

視野也要跟著 從垂直 拉成水平

才會知道 原來自己擁有的 是那麼的多

恭喜~

rabbit76533 wrote:
我自己看亞馬遜拍賣 ...(恕刪)


保固的成本、廣告行銷成本,我想公司貨有些成本利潤拿來直接跟亞馬遜網購相比不見得公平,但亞馬遜網購是個買東西的好管道,但插電產品最怕的就是出狀況,像別樓的SOUND BAR、平板,網購雖然便宜,但遇到產品出狀況,就是麻煩。

我覺得只要東西熱門,且有一定差價的存在,就會有水貨商找到商機,只要價格相對合理,又有一定的售後服務,消費者可以省去很多麻煩,才是較好的購買管道(插電產品),看看IROBOT就是很好的例子。


資訊、技術不對稱,不透明就是賺錢的好方式,
一大堆台灣的拍賣直接拿淘寶的照片、文案和東西來賺錢。

美國有個海運媽媽的生意居然好到不再接新客戶 。

亞馬遜買的東西可是國際原廠保固的年限,
反而國內代理商的保固只有一年。

網友爆料irobot的代理商和水貨商的老闆是同一人。

小牛7 wrote:
保固的成本、廣告行銷成本,我想公司貨有些成本利潤拿來直接跟亞馬遜網購相比不見得公平(恕刪)


不得不講一下 亞馬遜只是網路賣場
原廠保固,廣告行銷,人事店面營運成本
這些成本外國廠商也是有的,而且不會比台灣低
不管什麼商品 賣到鬼島都是暴利

加上員工低薪 所以外國評比 台灣是優良經商環境

tteffuB 特肥吧 wrote:
網友爆料irobot的代理商和水貨商的老闆是同一人...(恕刪)

高招 全部都要賺 因該差在水貨維修費用比較高

小牛7 wrote:
保固的成本、廣告行銷...(恕刪)


在商言商,考量臺灣的出貨量與實際需要的營運成本,兩倍也許不是什麼很誇張的數字。但,君不見有多少這類產品代理的是清庫存貨,保固也愛作不作,買公司貨的意義何在?

比起大牌子的代理商跟有名的水貨商,兩者擺爛的機率在01上來看似乎是前者高了些。
恭喜版大認清現實了,小弟從五年前頓悟之後,除了大型家電以外,在國內買3C的機率已快掉到0了。接下來連沙發家俱都從國外買...

這幾年下來網購的經驗告訴我,什麼人對台灣人最狠? 答案就是....台灣人!! 不只代理商在賺,拍賣網站上一堆假拍賣真肩客的人也不遑多讓,賺錢的狠勁真的讓人驚嘆不已。而且還特愛賣人家快淘汰的產品。

之前還有人會上來PO文護衛代理商賺錢有理,看一個回一個,因為我們公司就是做代理的,成本結構清楚的很,保固服務做再多,都無法合理解釋這種吃人不吐骨頭的暴利程度。說穿了,他們的原則就是:有一堆呆子盤子可以敲,幹麻便宜賣??

何況,代理商都把品質吹噓的完美無瑕,靠,這麼完美不會壞,我還幹嘛要買你的保固啊? 你每個客戶都以保固成本的理由賺一大筆,問題是壞的只有少數幾個,這不等於穩賺暴利嗎?

版大,當你開始向外發展的時候,就會發現這世界真大,好東西真多,只可惜...台灣都不賣...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