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看好東西吧...三菱電機日本製2012年全新機種-霧峰系列
http://www.mitsubishielectric.co.jp/home/kirigamine/corporation/room/12/lineup/zxv/detail.html#anch05
以6坪機種-MSZ-ZXV362S來看:
額定3.6kW(0.6-4.4kW)
室內機尺寸居然可以做到僅-W799mm、D312mm、H295mm
它的對手2012年3月起販的東芝TOSHIBA 大清快VOiCE RAS-361NDR1更可怕:
額定3.6kW(0.2-4.2kW)...這低頻能力也太低了吧!
http://www.toshiba.co.jp/living/air_conditioners/ras_361ndr1/spec.htm
台灣市售的冷氣目前冷房能力區間頻寬能做到較大者僅:台灣日立、日本日立、三菱電機、三菱重工等,
但是還差日本當地機一大截,
廠商不知進取還打迷糊仗,
這樣的冷氣產業怎讓人能放心支持???
------------------------------------
三菱電機(泰國製)-MSY-GE35NA(額定3.3kW)-2分3銅管-雙室迴轉式三菱電機泰國製壓縮機-能效第2級
冷房能力區間:1.0-4.0kW-最長管距20m
室外機重量:30kg
[冷暖]三菱重工(泰國製)-SRC35ZKXT-S(額定3.5kW)-2分3銅管-雙室迴轉式三菱電機泰國製壓縮機-能效第2級
冷房能力區間:0.9-4.1kW-最長管距15m
室外機重量:?kg
台灣三洋家電(台灣製)-SAP-E36VEA(額定3.6kW)-2分3銅管-雙室迴轉式壓縮機-能效第1級
冷房能力區間:1.4-4.0kW
室外機重量:49kg
聲寶(台灣製)-AM-T32D(額定3.6kW)-2分3銅管-雙室迴轉式壓縮機-能效第1級
冷房能力區間:1.3-4.1kW
室外機重量:?kg
日立(台灣製)-RAS-32JQ(額定3.6kW)-2分3銅管-渦卷式日本製壓縮機-能效第2級
冷房能力區間:1.0-4.2kW
室外機重量:39kg
[冷暖]日立(日本製)-RAS-36SYT(額定3.6kW)-2分3銅管-渦卷式日本製壓縮機-能效第1級
冷房能力區間:1.0-4.3kW
室外機重量:41kg
富士通將軍(泰國製)-ASCG40JJTA(額定4.1kW)-2分3銅管-雙室迴轉式壓縮機-能效第2級
冷房能力區間:1.4-4.6kW-最長管距20m
室外機重量:?kg
只是有此一說,不一定適合台灣的氣候?(高濕、酸雨...etc)
巨象車很大 wrote:
看看好東西吧...三菱電機日本製2012年全新機種-霧峰系列
http://www.mitsubishielectric.co.jp/home/kirigamine/corporation/room/12/lineup/zxv/detail.html#anch05
以6坪機種-MSZ-ZXV362S來看:
額定3.6kW(0.6-4.4kW)
室內機尺寸居然可以做到僅-W799mm、D312mm、H295mm
它的對手2012年3月起販的東芝TOSHIBA 大清快VOiCE RAS-361NDR1更可怕:
額定3.6kW(0.2-4.2kW)...這低頻能力也太低了吧!
http://www.toshiba.co.jp/living/air_conditioners/ras_361ndr1/spec.htm
台灣市售的冷氣目前冷房能力區間頻寬能做到較大者僅:台灣日立、日本日立、三菱電機、三菱重工等,
但是還差日本當地機一大截,
廠商不知進取還打迷糊仗,
這樣的冷氣產業怎讓人能放心支持???
...(恕刪)
有聽聞東芝的新機種所採用的壓縮機都由中國大陸製的美芝(GMCC)代工,
所以新機種才能賣得比之前還便宜...
現在台灣的禾聯有在跟日本東芝談大清快機種的代理權,
如果能成那日後台灣冷氣市場就不會再是台灣日立一家獨大了...
----------------------------------------------------------
全球每年空調整機生產約8000萬台,中國大陸佔其中5500萬台以上,絕大多數的整機企業已經在中國設立了工廠。而松下(Panasonic)壓縮機的產能除20%直接供給廣州松下空調等內部體系外,80%賣給了這些整機企業。基於成本考慮,以廣州為中心的珠三角地區是中國大陸最集中的空調產區,整個產業鏈非常完善,壓縮機生產的綜合成本遠低於其他任何國家。
2006年時中國大陸壓縮機的總產能即達到7000萬台,而同期空調整機產量則在5000萬台左右,壓縮機供過於求情況非常明顯。
松下(Panasonic)2006年度1851萬台壓縮機的總產量中,中國廣州基地808萬台、杭州基地142萬套,馬來西亞工廠632萬台,日本草津工廠105萬台、甲府工廠162萬台(提供變頻空調壓縮機、除濕機、洗衣機、乾衣機上的小型壓縮機,還有使用新型冷媒如R410A的空調壓縮機),中國基地已經成為其最大的生產基地。
2010年以後,松下壓縮機生產基地已經由日本山梨縣甲府(原先負責提供給日本國內)、馬來西亞(原先負責提供給台灣、印度市場)兩地轉移至中國大陸廣州松下-萬寶生產基地,其年產能為900萬台,佔松下在全球6大壓縮機生產基地總產能的1/2左右。目前松下累計全球生產壓縮機2億餘台,廣州基地即佔了1/4左右,已成為松下集團內全球最大的生產基地。
雖然有松下空調自身200萬台的需求支撐,但松下在中國市場還是面臨著美芝(GMCC)等的激烈競爭,美芝2006年為除"美的(Midea)"之外的中國大陸空調企業供應了近500萬台壓縮機,特別是中低端市場(1HP以下),美芝已經成為最大的供應商。壓縮機中低端產品(1HP以下)占中國大陸市場需求的50%左右。
目前美的和格力的毛利率都在20%左右,是中國大陸空調企業中最高的。
2005年"美的(Midea)"又與東芝開利合資成立年產能300萬台的高端壓縮機工廠,美芝空調壓縮機(GMCC)的總銷量達到955萬台,位居行業第一。美芝2009年成功推出的2HP-3HP系列雙缸迴轉式直流變頻壓縮機,在變頻壓縮機的中國大陸國內市場佔有率已突破30%。
2006年起美芝空調壓縮機年銷量已連續為全球第一。2011年時年銷量達到3200萬台,佔全球市場量25%,在全球每4台投入生活使用的空調,其中就有1台使用著GMCC美芝壓縮機。
美芝壓縮機在中國大陸廣東、安徽等地擁有5大生產基地。分別為:廣東美芝製冷設備有限公司(廣東順德)、廣東美芝精密製造有限公司(廣東順德)、安徽美芝製冷設備有限公司(安徽合肥)、安徽美芝壓縮機有限公司(安徽合肥)、安徽美芝精密製造有限公司(安徽蕪湖,GMCC美芝直流變頻、高效環保壓縮機製造基地)。其中總產量接近一半為"美的(Midea)"空調自用,之前"美的(Midea)"最大的空調壓縮機供應商為上海日立,目前已減少供貨達10%。上海日立將其生產的壓縮機轉售給台灣日立生產超值系列的空調產品。
格力淩達壓縮機(低端窗機用0.75HP、1HP壓縮機為主)的年產能已達800萬台。之前格力的壓縮機供應商為三菱和慶安都已減少供貨。
長虹與台灣東元在四川綿陽合資空調壓縮機項目(四川長虹東元精密儀器有限公司)的年產能為280萬套,總投資4億元人民幣(四川長虹75%,東元25%),主要供應長虹和武漢以西的空調企業。
在與長虹合資的同時,台灣東元集團也選在青島建立壓縮機生產廠,與台灣的中鋼集團合資17.5億元人民幣,計劃建3條年產380萬台的生產線,以滿足海爾、海信等華北空調企業的需求。
為了滿足中國大陸空調三巨頭之一的海爾需求,台灣聲寶集團旗下的瑞智精密2006年開始在山東青島興建第一條年產200萬台空調壓縮機生產線,瑞智甚至計劃分三期將產能擴至600萬台。
TCL、格蘭仕等中國大戶空調企業的100萬台左右規模的壓縮機基地也已建成,而志高空調與三菱合資建設自己的壓縮機工廠。三菱壓縮機年產量為500萬台。海立壓縮機年產量約為850萬台。
裝潢順序:水電,冷氣,木工,系統櫃,油漆,石材,二次木工,燈,冷氣機,窗簾,玻璃,壁紙,木地板
巨象車很大 wrote:
日製機種一樣有藍波防...(恕刪)
日製機種一樣有藍波防鏽...
藍波防鏽是指鋁片上藍色的Coating(鍍膜)嗎?
如果是,這種東西在台灣也有很多人用,
顏色有藍色、綠色、金色、透明.....
創造賣點吧!
有聽聞東芝的新機種所採用的壓縮機都由中國大陸製的美芝(GMCC)代工,
所以新機種才能賣得比之前還便宜...
東芝在日本的富士市有一個壓縮機工廠,專門生產高級的迴轉式壓縮機(包括頂級的Dual系列),
所生產的壓縮機當然是給日本東芝的頂級機來使用,
至於廉價機型就有引用「美的東芝」(美芝GMCC)的壓縮機,所以才會創造價差啊!
現在台灣的禾聯有在跟日本東芝談大清快機種的代理權,
如果能成那日後台灣冷氣市場就不會再是台灣日立一家獨大了...
只知道禾聯蔡老闆是非常積極地在跟大陸格力接洽代理權的問題,
以日本東芝的行事風格,要將台灣代理權交給禾聯....這件親事恐怕很拚!
神鵰再現 wrote:
芝在日本的富士市有一個壓縮機工廠,專門生產高級的迴轉式壓縮機(包括頂級的Dual系列),
所生產的壓縮機當然是給日本東芝的頂級機來使用,
至於廉價機型就有引用「美的東芝」(美芝GMCC)的壓縮機,所以才會創造價差啊!
...(恕刪)
舊型28級以上的大清快機子上登載-TOSHIBA Twin Rotary Compressor (inverter) -產地日本國靜岡縣富士市蓼原336藩地
東芝開利株式會社(前身為日本東芝公司—空調部門),創立於東芝公司(世界500大-排名第44位)空調事業的蓬勃發展時期,是與美國開利公司(世界空調設備最大供應商)的合資公司,業務範圍遍及世界各地。東芝開利株式會社在空調行業中一直處於領先地位,並致力於尖端技術創新、高新產品開發和製造。
強強聯合,優勢互補。東芝開利株式會社集中了東芝公司在電子技術及中小型變頻空調方面和開利公司在大型中央空調設備及冷凍機方面的優勢,進一步提高了合資公司在產品研發、製造等方面的世界領先地位。
東芝開利株式會社在全球擁有4大生產基地,分別位於日本、泰國、英國、中國大陸;由東芝開利日本海外營業本部下屬的海外營銷機構更是遍佈世界的主要國家和地區。
東芝富士工廠位於日本國富士市,註冊資金115億日元,擁有高級工程師500名,SMMS系列空調產品年產量達30000套(Mini-SMMS是東芝專為高檔住宅、公寓、別墅而設計的。可以滿足較大面積住房(如4房2廳或5房2廳,建築面積在130-230平方米的大型居室)的製冷和制熱需要)。其作為東芝空調在全球最大的空調生產工廠,共有10座廠房,分別生產東芝家用型空調、輕型商用空調、通風系統、冷凍產品、軌道交通用空調、零部件中心、研修中心等。
作為世界知名空調產品生產廠家東芝公司在其發展歷史上誕生了許許多多的世界第一和日本第一的產品:
世界上第一台變頻空調就是東芝研發的
■1935年 東芝生產空調產品;
■1961年 東芝生產出世界首台分體式(往複式)空調機;
■1967年 東芝生產出日本首台單缸迴轉式壓縮機;
■1969年 東芝推出了世界第1部移動式空調機;
■1977年 東芝生產出世界首台微電腦控制空調機;
■1981年 東芝在世界範圍內首創變頻空調技術;
■1981年 東芝生產出世界首台變頻空調機;
■1987年 東芝發明第1代變頻式1對多空調系統;
■1988年 東芝生產出世界首台雙缸迴轉式壓縮機;
■1993年 東芝生產出世界首台數位雙缸迴轉式壓縮機;
■1995年 東芝發明第2代變頻式中央空調系統;
■1998年 東芝生產出日本第一台新冷媒R410A空調機(新冷媒R410A的效率是R22的1.47倍),為了對應R410新型環保冷媒所配備的雙缸迴轉式壓縮機(壓縮空間大、回油要求小、壓縮量最高、其振動最小、噪音最低,為目前同業中能效最高),包括三洋SANYO、三菱重工MHI等新型機型也使用雙缸迴轉式壓縮機;東芝在中國推出最新一代的VRF空調機SMMS;
■1999年 東芝推出第3代變頻組合式中央空調系統;
■2001年 東芝成功開發出6HP等級的直流變頻雙缸迴轉式壓縮機(吐油量僅為渦卷式壓縮機的1/40,因此配管長度可達180公尺為業界第一,且衰減極低),室內機超強靜音2.2KW(1HP)噪音24dB;5.6KW(2HP)噪音29dB;
■2004年 東芝在中國推出第4代變頻中央空調系統;
■2006年 東芝大清快空調系列在中國大陸開始銷售;
■2008年 東芝空調榮獲日本電氣協會頒發的變頻技術首創成就獎。
裝潢順序:水電,冷氣,木工,系統櫃,油漆,石材,二次木工,燈,冷氣機,窗簾,玻璃,壁紙,木地板
samokok wrote:
這314是不是刊錯了!是定格能力3.6kW時嗎? 怎麼與暖氣差異這麼大,跑的時數不一樣嗎?
沒錯, 日本APF的計算公式中, 小弟記得沒錯的話, 暖氣的運轉時間是冷氣的兩倍以上...
如果仔細看MSZ-ZXV362S的規格, 其實可以看出一些端倪...
它的額定COP比台灣一線品牌的機種也高不了太多,
雖然它的室內機機體寬度跟台灣一般同能力等級的機器也差不多,
但是它的厚度很深,重量也重不少,
相信它的熱交換器一定很大(室內機的重量中,熱交換器佔了很大一部分...)
雖然日本各家的空調廠在電控及壓縮機的技術上的確領先台灣業界,
但說到機器的效率及能力, 熱交換器的大小其實比電控及壓機的性能重要很多!!
其實台灣空調機的能效分級標準, 若以一級的標準來看,
在大能力等級(大約是5.0kW以上), 其實比日本還要嚴格,
看日本機器的規格就可以知道...
(不過這也沒甚麼值得驕傲的, 因為台灣大能力的機器, 機體尺寸比日本的要大)
雖然台灣目前只看額定的COP,
但若額定的COP都不高, 低頻的COP應該也高不到哪去.
至於RAS-361NDR1有0.2kW的最低能力, 應該是拜dual compressor之賜.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