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熱水器大致可分為三類:電熱水器、太陽能熱水器及天然氣(或瓦斯)熱水器。而新家目前無天然氣管線可申請,用瓦斯筒又太傷荷包:太陽能在時常陰雨綿綿的大溪又不符合效益(冬天情形會更嚴重)。在種種考量下,最適合的只有電熱水器可用啦!
後棟鄰居的太陽能熱水器

上群的兩位師傅先到樓頂勘查環境,原本想將儲水桶安裝在5樓陽台,但受限於空間不足,只好安裝在樓頂。

新家格局為連棟透天式小社區,建坪較小樓層高,前門為庭園和公共走道。所以電熱器必須用吊車吊到樓頂在搬運,省時也方便。
吊車就定位

師傅忙著搬工具下車

工具加材料哩哩扣扣一堆

儲水桶先上



主機和其他東西一起上



主機

因為儲水桶要放在樓頂,而主機要放在陽台屋簷上方,所以中間的管線必須要穿牆而過,結果就是先來洗個洞吧


工整的圓洞

阿金師先改水源管線,讓水管有分支接到儲水桶


管線預留好後開始將主體搬定位


通往陽台的通道狹小,需要一人在上面垂吊,一人在下面接應,辛苦了兩位師傅



都就定位後,開始裝儲水桶上的一些小元件


吳師傅負責接進水管

作工細膩,接頭一律都用金屬接頭


接著穿隔熱棉管

阿金師在陽台鎖主機基座


兩個師傅合力將主機放定位



吳師傅回樓頂繼續穿管線,這次要把硬塑膠管伸進隔熱棉裡穿過(塑膠管裡面有包一層鋁膜,所以比一般水管還難彎曲,但也因為這樣才具有可塑性



阿金師負責接主機的電線與管路


主機部份處理好後,兩人開始處理儲水桶管線。每條管路都擺得整整齊齊,看起來就舒服。




阿金師又回到陽台安裝控制面板
(最辛苦的算是阿金師了,陽台遮雨棚搭起來後,風都吹不太進來,整個就是悶)


全部安裝好後,阿金師會做運轉測試,確定主機能正常運作,也順便講解了面板操作方式

整體照片


洞口會用矽立康封起來





雖說此種電熱水器強調能省電,但對於初次嘗試的用戶難免都會心存懷疑,真有如此省電?所以老闆就很阿莎力的送我們一個電表,讓我們能親眼目睹他的效率,證明『省電』兩字不是掛在嘴上隨口說說的!



安裝當天早上還下著大雨,幸好到中午後雨停了,下午更是出太陽(快把我跟師傅都曬暈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