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於是乎,就在網拍買了幾顆"看起來"以及"相對起來"便宜又大碗的來用看看啦

標示9W/6000K的球泡燈,標示有800流明,小弟沒積分球也沒照度計,雖然兩顆裝在廁所,取代兩顆23W的螺旋省電燈泡,是感覺比較亮啦,但對是否有800流明,小弟是有點懷疑啦


再來就是開膛驗屍

設定110V/60Hz,恩~9W沒錯...但PF值就不是很理想了只有0.57

再來看看用電源分析儀,諧波失真很大~

再來看下內在美.....正面....空空如也,只有整流器跟電容電阻而已,難道是傳說中的等效電路嗎


翻身在照一張

開始量測輸出電壓電流

輸出電壓為103V/83mA左右,所以輸出約莫有8.5W,電源轉換效率超過90%


這種類型的電路,優點就是簡單(沒幾顆零件),效率不錯,EMI(輻射)很低(有丟到電波暗室去掃過,空空如也,沒啥電磁輻射的發散)。
電磁輻射是EMC(電磁相容)的一項,也就是產品不能發散過多的輻射去干擾別人,別人太強的輻射也不能干擾到自己,像常聽到行車記錄器影響到GPS應該就是EMC沒做好吧!
缺點也不少:輸出電壓電流會隨輸入的頻率,電壓波動(如果電壓穩定,這點可能還好),PF低(可以外加電路改善),沒有任何保護(以這顆燈來說,連輸入最基本的保險絲都省了)。
在來看一下輸入電壓與頻率改變的影響:
將頻率降為50Hz時,輸出電流降至73mA

輸入功率從9W降至7.88W

再來看降電壓降至100V,頻率為60Hz,電流狂降至63mA

輸入功率也遽降至6.66W

在來稍微簡易的介紹一下什麼是PF值,PF大家可能常聽到,就是功率因素,現在大多的電腦電源大多有加裝PFC(功率因素校正),原理在這不說(因為不懂),簡單就是用電的效率,這個值的大小跟你要付的電費無關,但跟台電要發多少電有關,假設PF0.5好了,就是說你要用1W的電,但是台電卻要發2W才能"驅動你需要的1W",如果PF=0.99,就是台電只要用1.01W就可以了,用文字的方法來說,就是輸入電壓與電流不同步,用工程來說,就是電壓與電流有相位差,來看以下幾張圖。
這就是這次測試的燈,示波器中上面的是輸入電壓,下面藍色的輸入電流,
可以看到在兩者最頂點是有位置的差異的,這就是造成PF差的原因。

展開來看,兩者在最高點約差了2.8豪秒(數學比較好的可以協助算一下這樣是差了幾度)

再來看看傳統的鎢絲燈,因為是純電阻阻抗,長的一模一樣,也沒相位差。

PF=0.9999

也沒有諧波,除了自己吃的電流,其他都是空空。

所以傳統燈泡其實很環保,只是發光效率不佳。
晚些再把自己DIY的LED電源的測試給大家看一下,真正好的LED燈,該做的保護都要有,
輸出不能隨外面環境改變(LED是定電流,如果波動太大,容易燒毀)。
PART2-->主動式PFC LED驅動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