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說說第一次的測試心得
開箱之後直接充電滿16小時 第一次運作
一開始先掃約10坪大的空間(客廳)花了約50分鐘 電源燈號是綠色但開始找基地台要回家(回家的燈號開始閃爍)
不知是沒電了 還是已清掃完成?! 但沒有讓他回家 硬是抓去其他的房間用
掃完客廳後 用虛擬限制"在約有2坪空間的房間掃(實際房間坪數是四坪 可以掃的空間約2坪)
掃約25分鐘就自動停止 燈號依然是綠色 (未亮回家燈)
之後再拿去另兩間各掃約10多分鐘就手動停止(也是實際約四坪的房間 可以掃的空間約2坪)
這三間在清掃過程中 電源燈號都是綠燈 且沒亮回家燈 (只有在有充電主機的客廳才會亮回家燈)
最後再放回充電基地台的房間(10坪客廳)一開機 回家燈號就會閃爍 此時已連續使用近兩小時
但電源燈號持續是綠色 本想說操到變橘燈再讓他回家 但時間已經太晚 所以就沒繼續"勉強"他了
想請問
1.這樣第一次使用的電池正常嗎?機器是因為沒電回家還是是因為判斷已清掃完成才回家
個人認知是以為電源燈變橘才回家是沒電~綠燈就想回家表示已清掃完成~這樣對嗎?!
經測試 連續使用約2.5小時後 燈號才會從滿電的綠燈變為橘燈
2.虛擬牆跟燈塔的限制長度只有3 公尺 我家客廳長寬8*6公尺 想分成兩區打掃
對於較大區域的隔間不知有沒效 或是有大大們可以提供不用家具阻擋只用燈塔就有效的分隔方式
(將兩燈塔排成一線 一開燈塔 一開虛擬牆 這樣就可以分區打掃嗎 因為廠商是說如果這樣開兩個燈塔的話機器會
錯亂 有大大試過嗎?)
---------------------------------------------------------------------------------------------------
第一次測試結果跟大部分大大一樣
-可以偵測高低差 不會墜落 遇到大部分的障礙物接近時會減速 遇到深色或較矮的物體比較會直衝
不減速的話 撞擊力道有點大 較輕的傢俱最好靠牆或拿起來 免得被撞倒或撞歪 如:空的垃圾桶
建議深色傢俱或牆面等.....可以貼防撞條 保護傢俱和roomba
-我覺運作時的聲音比一般電扇的強風大聲一些 但比吸塵器小聲 聲音聽久了還是會覺得有點吵 偶爾偵測髒污的藍燈會亮
-有時會拖走小塊的軟布地毯,不太雜亂的電線可以跨越 但還是強烈建議把線整理好 或讓機器避開
-遙控器其實還算好用啦 光用來開機 就很方便啦 因為機器放在角落 不用走過去彎腰按 雖然也只是幾步路
的距離 不過就像現在人都用遙控開電視 很少人會走去開電視一樣 我覺得很實用耶 相信熟悉操作後會更好用
遙控器好像目前只有啟動比較好用 若要叫他去掃特定骯髒的小區域 還真是不好操作 (直接抱去還比較快)
如果可以用遙控器 就類似簡報用的雷射筆一樣 直接在地上指出一個區域 roomba就直接到你指的區域清掃 這樣會好用很多吧
--------------------------------------------------------------------------------------------------
分享圖囉
幾經比價之後 覺得博*來的比較優惠 (特價到10/10 大家可以比較看看)

很一般的不專業開箱

網站多附的兩個濾網

打開之後廠商送的一清潔刷 一濾網 一邊刷

開箱~內容物跟大家都一樣、除了機上裝的,有多附一組地刷/一張濾網,所以連贈品就有4張新的濾網

當然照大家建議 來個防撞貼囉 本想走低調質感路線 沒想到越貼越花
一開始只用2mm厚的黑泡棉 自行裁減後用雙面膠貼上 後來加了點紅色泡棉點綴 為了不影響充電 充電側約可以容納4mm左右的泡棉厚度 貼太厚roomba可能會回不了家喔
一開始覺得效果不錯 覺得防撞區域可以再加強 就越加越多 所以就變成這德性.................唉~~~~
使用幾次後 加厚了部份區域的泡棉 並在不容易偵測到的深色區 也加防撞泡棉 如鋼琴 傢俱腳...撞擊和摩擦力道真的不算小 小物體(細的金屬椅腳) 或是比roomba矮的物體 也比較容易衝撞上去



排程功能挺酷的 這顯示面板還藏的真好 不操作完全完全沒想到是在這裡顯示(只大概了看簡易的中文說明書)
顯示字體還是紅色的耶 意外的跟身上的紅色泡棉有搭配到 還真是巧


仔細看看~還真是粗糙的手藝啊
整片貼滿黑泡棉 只留鏡面感應區 一開始只有前面用紅色泡棉稍為點綴 其他地方全黑

後來用紅色點綴並加強(結果好像弄巧成拙了~)



分享結束 謝謝大家
等使用日子較長後 再跟大家分享 有點想純錢買洗地機了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