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Tiziano 試填充膠囊心得

在工作場所我也想有一杯好喝(及格)的咖啡啊!

我時常這樣想, 但是濃淡不固定又加熱過久的美式咖啡, 實在讓我提不起勁, 何況事後的沖洗又是見麻煩的事. 懶惰的我買了很便宜的Tiziano膠囊機在桌上使用, 家中有SEACO全自動咖啡機的我, 在工作場所也要維持懶惰的風格.

使用過膠囊咖啡機的同好們, 大部分一定都曾想到自己填充膠囊, 我也不例外, 但是填充出來的結果卻往往無法盡如人意, 明明是用新鮮的咖啡豆, 為何充煮出來卻不如幾個月前從工廠做的膠囊? 李探長眉頭一皺, 這其中必定有蹊蹺.

就我的分析, 變因不外乎
1. 研磨粗細度
2. 水流過膠囊的均勻度
3. 壓力

直接說我的心得好了, 膠囊底部的穿透孔(一字型), 大家都會想辦法重複對準, 但是即使再準, 重複使用下, 最底部的腔體還是無法密封, 不如直接另外做一個腔體, 讓底部的吸出針頭插入, 讓壓力能加大, 以便萃取出有CREMA的expresso.

一共需要兩張小鋁箔

1. 先將底部導水板底部覆上鋁箔
[心得] Tiziano 試填充膠囊心得

2. 同上
[心得] Tiziano 試填充膠囊心得

3. 觀察一下底面, 這就是要被穿透的腔體
[心得] Tiziano 試填充膠囊心得

4. 塞入空膠囊中, 因為增加了鋁箔的厚度, 所以密合性更佳
[心得] Tiziano 試填充膠囊心得

5. 放入研磨的咖啡粉, 輕輕抹平 (因為在工作場所, 所以用Hario手搖磨豆) 研磨粗細要自己斟酌一下, 拆一個原廠的來參考看看, 小飛馬應該就足夠應付了
[心得] Tiziano 試填充膠囊心得

6. 放上導水片
[心得] Tiziano 試填充膠囊心得

7. 再附上另一片鋁箔, 從邊緣捲入
[心得] Tiziano 試填充膠囊心得

8. 上機直接沖煮 (還是盡量讓底部一字型孔對準, 不然被戳到爛就不好重複用了, 相信大家都有自己的對準法)
[心得] Tiziano 試填充膠囊心得

9. 有CREMA
[心得] Tiziano 試填充膠囊心得

10. 換個口味, 沖水兌成Americano. 忘了拍用過的膠囊, 底部的確是會被戳個小孔喔
[心得] Tiziano 試填充膠囊心得

事實上只有五個步驟啦, 為了方便我一次都填充5-10個備用, 當然會有朋友質疑這樣就不新鮮了, 可是我的目的是在工作時方便使用, 省錢是另一個指標啦! 自己填充一個約NT.3 又有CREMA, 實在是很有趣的實驗. 這篇純粹是心得分享, 希望同好提供更佳的萃取法.

PS. 若要求新鮮現磨 赭紅色的CREMA 15BAR的壓力, 下班後再研究吧! 除非你剛好在咖啡店上班.


2010-05-11 16:21 發佈
目前我是都沒有包鋁箔,僅使用咖啡粉粗細來控制流量, 我是使用 飛馬600N,經測試約使用刻度2 在小一點點。


lorenx wrote:
在工作場所我也想有一...(恕刪)


這篇雖是舊文,但這幾天試出些心得:
1.此系統膠囊有分單品和義式,會發現膠囊結構不同.
義式的膠囊出水口和本體是一體的,而單品是用鋁箔封住膠囊出水口
拆開後義式膠囊內的的下蓋孔平顯和單品的膠囊不同.
2. 單品的膠囊沖不出什麼cream 但義式有
顯見其為運用所各別設計不同的結構

填充的部分,不加銅箔密封,沖出來會和單品膠囊一樣(個人覺得不錯喝)
沖出Cream的膠囊處理分別如下.

1.採用樓主的上下蓋加鋁箔配合義式空膠囊:cream最多
2.僅上蓋加鋁箔配合義式空膠囊:cream 次之
3. 僅下蓋加鋁箔配合義式空膠囊:再少些
4. 上下蓋不加鋁箔配合義式空膠囊:cream最少,另發現會漏粉至機器上故不建議
但口味上均可接受,估計以後填充使用方式1

2016/05/23 發現伯朗的美式膠囊和燦坤的一款單品是一樣的結構..
看來這系統有在進化中,可以利用此不同的膠囊填充
義式或單品(美式)豆,多一項可試驗性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