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得小時後看第四台都沒這種現象
好像這幾年才有的
就是 當畫面移動影像快一點 或畫面比較複雜移動
就會有馬賽克 很像頻寬不足的畫面
不管哪一台都是一樣,光是河裡流水的畫面就會出現馬賽克
看動作片更是嚴重...
這樣的話 家裡電視買再好不是都沒用了嗎?
我家的電視還是傳統映像管所以應該不是液晶延遲的問題
還是這是跟第四台業者有關? 我是住高雄
在 H.264(MPEG4 part10) 跟 WMV9 上面, bit rate 不夠的狀況, 因為 deblocking 的機制, 就比較不容易顯現這個問題... 副作用是畫面會有朦朧感~~~
不過我看了幾片由 DVD 轉成 WMV9A (=VC-1 ???) 的, 又出現這種色塊現象, 而且還不是動態畫面才會有, 最扯的是 bit rate 也是算蠻高的, 跟別的轉成 WMV9 的差不了多少而已... 所以感覺上 WMV9A(Windows Media 10) encoder 的 VBR 設計似乎有點怪怪的就是... (似乎沒設定成每個 macroblock 都要做 deblocking 了...)
用 xvidcore engine (Divx5/6, Xvid) 壓出來的, 不管 bit rate 高或是低, 畫面的對比都比較尖銳與強烈, 所以看起來比較清晰. 不過就算 bit 很高, 畫質方面比較明顯的缺陷, 還是在紅色系的干擾紋.. (WMV9 也一樣)
目前看過畫質真的可以逼近高 bit rate DVD 的, 仍然是壓的好的 AVC(H.264) 影片. 壓得好的話, 差不多用 3~4Mbps, 就可以表現出來跟原本 8~10Mbps MPEG-2 DVD 幾乎完全一樣的畫質, 也不會出現像 xvid 或是 wmv 的紅色干擾紋問題.
AVC 在低 bit rate 的表現, 感覺上就沒什麼高畫質的表現, 只能說, 可以再壓低一些 bit rate, 然後畫質看起來跟同樣用 xvid / wmv 壓縮的, 差不了多少....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