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第二發] 低頻現身 RAS-28ST 改3.5mm控制線

低頻176瓦數,出現在14樓

********************************************************************
28st無法進入200w的低頻,到底是什麼原因咧?

我也不知道,這個問題似乎大家都有,好像大家都不太容易進入200w,除了藍大的那台之外。
不過藍大的那台,若設27℃也是會直接從300w以上跳停。

有一說是冷氣控制線的問題,
我的控制線被安裝工仔裝錯規格,竟然用小二級的1.25mm的絞線,原廠手冊要求要2.0mm的3C單實線
或許錯誤的線材也是原因,這種事測試就有答案,廢話不說,直接改線。

找了很久,終於在一家電工材料行找到零切的線材,是3C(3芯)的喔
2.0mm和3.5mm都有,我心想,一不作二不休,直接攻頂,老板3.5mm的來5.5公尺。
比較遺憾的是二者都是絞線。


正式改線之前,先來測試一下,黑色的就是新買的3.5mm線,有夠粗的。
這條是上市公司太平洋電線電纜公司的線喔!
[第二發] 低頻現身 RAS-28ST 改3.5mm控制線


黑、白、紅三條線,原本的1.25真是細小,只有3.5mm的三分之一。
不過,2.0mm的洞很難插入3.5mm的線,太粗了插入困難,過與不及都不行。
按規定銅線要剝掉18mm,即插入18mm才能插到底喔!插太少會有問題。
我裡面只是先做點小實驗。
[第二發] 低頻現身 RAS-28ST 改3.5mm控制線

接好室內機及室外機的線後,測試開始著
沒有穿回衣服就測試。大家來看看室內有多少水分!!
滴滴答答的.... 除溼力有夠強。
[第二發] 低頻現身 RAS-28ST 改3.5mm控制線

這張放大來看,就更清楚了。
[第二發] 低頻現身 RAS-28ST 改3.5mm控制線



冷媒銅管的部分,我有重包過,美觀多了。
[第二發] 低頻現身 RAS-28ST 改3.5mm控制線

之前實在很醜。
[第二發] 低頻現身 RAS-28ST 改3.5mm控制線

粗的線到底有沒有效果?
有耶!設26℃時,很輕鬆的出現236w耶!但是進入200w還是遺憾。

[第二發] 低頻現身 RAS-28ST 改3.5mm控制線

出風口一直在25.9-26.3℃之間,大約在這裡待了半個多小時,
耗電量從600w降到500,到400、300,最後到230w,很稀奇沒有直接從250w以上跳停。

[第二發] 低頻現身 RAS-28ST 改3.5mm控制線


最後,還是沒有進入200w,出門1趟再回來,大約過了40分鐘,回到家裡一看,
又停機了。
2009-07-19 19:11 發佈
用3.5當控制線...
真的是沒必要的....

用2.0就夠了
昨天晚上十點多,在改線之後的幾個小時,
竟然出現了超恐怖的低溫,創這一台的新記錄。

三台溫度計」都創新低,不是一台喔!
最低的只有4.7℃

吹過4.7℃的風之後,身體其實沒有覺得十分冷,不像是冷天寒流來那樣冷,
寒流來了才10℃左右吧!
不過,吹得時間不長,從8℃降到4.7℃,應該十來分鐘左右吧!

後來把強力運轉取消,溫度回到10℃,很慘啊!居然覺得會悶悶的!

原本7.8℃,已經破記錄了,以為是新低了,
遙控器顯示室內22℃,溼度46%,當天下午室外有出現36℃的高溫喔!



後來,又慢慢向下頂進,噹噹~~出現了新低 6.1℃
我想這個是極限了吧!室外這時是30℃喔!



結果,風力突然自動降低,溫度更向下攻,出現5.9℃,哇咧!


看看另外二支溫度計,更恐怕啊!
時間 晚上10:32分,出現5.5℃!
黑棒那支更驚人,直達4.7℃


怎麼達成的?分享給大家,有28st的網友,可以自行測測看,
先用25℃吹二到三小時,然後,強力運轉鈕給它按下去,嘿嘿嘿~~~~

不過,不要選大中午去硬幹喔!
七月的夜晚,室外有30℃,我的是可以辦到的。
不建議使用3.5絞線,2.0單心銅線只要是大廠的,就足夠了
(有一種單心線塑膠皮標示AUDIO WIRE,那一種線徑比較細=偷料)

因為3.5mm絞線能承受的電流值等於2.0單心銅線,用3.5mm只是增加爽度而已

而且有的機器配線端子是插入式的,不是鎖螺絲的,那一種最好插入單心線,插入絞線久了會出問題
(L大這一台就是插入式,若是鎖螺絲式,要用壓接端子才安全)

不過話說回來,控制線用1.25mm,還偷真大
legend9735 wrote:
原本7.8℃,已經破...(恕刪)

大大改3.5的線,可以鎖上之外,盒蓋也蓋得起來?

剛剛無聊跟著大大操
S40X2T也從之前最低8.9衝到剛剛8.4....然後下不去了
但是小弟不是自動模式,大大看起來是自動吧

後續降下來的確會悶起來

大大這太猛了點
好羨慕
saint seiya wrote:
大大改3.5的線,可以鎖上之外,盒蓋也蓋得起來?

剛剛無聊跟著大大操
S40X2T也從之前最低8.9衝到剛剛8.4....然後下不去了
但是小弟不是自動模式,大大看起來是自動吧...(恕刪)


DIY方面,小弟算是有一點經驗的,一般使用者不建議自行改線,因為室內機拔開換線時,挺重的也危險。
線方面,用點小技巧,盒子蓋上很輕鬆。

您的房間大,6坪多,比我的4.5坪大,又是頂樓熱量多,所以溫度會高一些,
還有一個小技巧是,風力的問題,如果,風力變小,耗電不降,冷度自然會再向下攻。
我當時明顯感覺到風力自動切小,這是冷氣自己調整的。

我用的模式 冷房+自動風力+25℃,非16℃喔!
這裡可能是一個bug,25℃+強力,怎麼會無止盡的一直往下吹到室內22℃還不停機和變頻?

火星阿呆 wrote:
因為3.5mm絞線能承受的電流值等於2.0單心銅線,用3.5mm只是增加爽度而已

而且有的機器配線端子是插入式的,不是鎖螺絲的,那一種最好插入單心線,插入絞線久了會出問題
(L大這一台就是插入式...(恕刪)


火星兄:
基本上,台灣不容易在零售市場買到零切2.0mm*3c的單芯實線,所以才會用絞線。

我文裡面提到3.5mm的線要插入2.0mm的孔,是有點困難的,處理方式如下
一、絞線本身要絞緊
二、絞線是七芯,可酌拔掉2芯
三、插入方式要符合規格,銅線部分要長18mm

這些小細節有弄好,不用擔心啦! 插入絞線久了不會出問題的

我的線是大廠的--太平洋電線電纜 ,它的規格書如下:



太平洋的線是很優的好線,剝開皮裡面的銅質看起來就不錯。
它的標示也很保守,重點是成本比2.0的絞線增加不多,當然就直上攻頂囉

legend9735 wrote:
火星兄:基本上,台灣...(恕刪)

大大
我找到大亞的3C2.0,上面寫雙龍牌
這可以用吧,是單芯線
legend9735 wrote:
這些小細節有弄好,不用擔心啦! 插入絞線久了不會出問題的...(恕刪)

只要是插入式端子座,原廠都會禁止施工人員使用絞線

要用也可以啦,建議你除了絞線要絞緊以外,最好要上錫

很多事情不要鐵齒,原廠會禁止這樣施作不是沒有原因的

而且你的DIY經驗僅止於個人經驗,原廠會禁止這樣施作是血淚教訓換來的

legend9735 wrote:
太平洋的線是很優的好線,剝開皮裡面的銅質看起來就不錯。
它的標示也很保守,重點是成本比2.0的絞線增加不多,當然就直上攻頂囉!

3.5mm絞線有比2.0單心銅線優嗎?其實不然

以承受電流的角度而言,兩者是一樣的,而且你還把7芯除去2芯.....

除了線粗一點,看起來爽一點,站在電工的立場,兩者的承受電流量幾乎相同的

所以,有攻頂嗎?其實沒有


熱心發文分享自身經驗這股熱忱很令人佩服

不過似是而非的說法就恕小弟不得不直言了


關於太平洋電線電纜2.0單心線,與3.5絞線耐電流參考數值,以下PDF檔有興趣的人請服用
http://www.pewc.com.tw/filectrl/2P-18I.pdf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