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4

[遺憾的開箱文]子午線熱泵熱水器

kinwine wrote:
真是不好意思,"誤導...(恕刪)


能看到如此精采的攻防 會讓一般人對於熱泵有更深的認識的
所以對於01上的網友來說 絕對是一件好事情

01上的網友 有一部分的人 都會願意花多一點點錢
來達到比較高的cp值

但對於熱泵而言 大家的認識真的是不夠多
就算很努力的去找資料 也會因為樣本可能不夠多
會去懷疑其真實性 這是很正常的事情

所以政府在這方面 做的真的不夠多
很多配套都沒有 所以明明一個很好的東西
卻讓消費者無所適從 只能由裝過的經驗來口耳相傳

越透明的資訊 才能讓消費者能夠做更清楚的比較

期待在台灣 熱泵能走出一條自己的路
也盼望政府能做的更多 東西越普及價錢才會更親民的

台灣的環境是可以用的 而且會比太陽能更具有優勢的
希望所有的廠商加油 獲利的將會是所有的消費者的
冷氣....請問有和冰箱結合在一起的嗎?
icewalker wrote:
冷氣....請問有和冰箱結合在一起的嗎?


各位一定要有一個明確的觀念
冷氣機與熱泵熱水器原理一樣, 都是透過熱交換, 而不是直接加熱式, COP值可達3以上, 所以可以節省能源
但無論是冷氣或是熱泵, 一小時平均能耗還是高達0.5度到2度之間

熱泵熱水器之所以相對於瓦斯熱水器或是電能熱水器節能, 並不是因為他是24小時運轉
而是他一天只要運轉1~3小時, 就可以供應一家的熱水所需, 所耗的電一天約0.5度到2度之間

熱泵的廢冷空氣並不是主要的產物, 而是熱交換下附帶的產物, 無法提供房間長時間冷房或是冰箱冷氣之用
我對於熱泵的廢冷空氣的應用是拿來當作我婆洗衣服曬衣服時的空調使用, 約1小時剛好
去年有在問做室內設計的朋友熱泵的問題

他到大陸五六年了 說大陸的熱泵比台灣還要先進

不過雖然省電 但還要注意機件用久後的熱衰竭 效率會降低 很多廠商都不會提到這問題

小型的有時算起來不太划算 但大型的用起來比較會有明顯的省錢效果

去年問時他剛好有個案子是要做大型地底式的熱泵 還要有院子才能這樣玩

而且他說效率比空氣式的還要好很多 

不過台灣相關資料很少 好像歸類地熱式或地冷式的 

但因為用起來花費太大 後來我也就沒去找相關資料了
我不是大大 想大大或是看大大的話請去廁所!謝謝!

許久未上01,發現有這麼多人在討論熱泵.

綜合一下,提出一些看法供大家參考!!!!!


1. 熱泵是一種架構,被應用來當冷氣機,暖氣機,熱水器等等,只要應用目的是移動熱能(溫度),就可以應用熱泵架構以達成目的.

2. 熱泵熱水器實際節約能源在53%-94%不等,看你比較的對象是瓦斯,天然氣,重柴油或電熱.
冷氣不太需要比較,因為冷氣的來源大多是電力,理論限制沒有突破前,EER/COP都不會差太多.
所以要節能減碳兼顧安全,熱泵熱水器是一個好選擇

3. 大致的節能比如下:
天然瓦斯改熱泵,省53%.
電熱/液化瓦斯改熱泵,省75%
改空調熱泵,平均省85%-90%

4. 回收期皆不一定.看用水量而定.計算回收期可不將水箱費用計入.因為使用儲熱式電熱水器一樣要買水箱.
若是採用瓦斯熱水器或瞬熱式熱水器則不宜與熱泵相比回收期,完全視用水量而定.
平均每天用500L的家庭,一年可省15000元左右,若購入熱水器價格差4.5萬,就是三年扯平,之後每年賺15000元.
若每天用250L的家庭,若購入差價3萬,則攤平期約4年.
客觀論之,一般家庭4-5年可回收差額.多者6-7年.
用量極小者,不討論回收期,安全就是極大回收了.

5. CO2冷媒是不錯的熱泵加熱方式,但台灣並不需要.
上天有好生之德,賦予台灣如此漂亮之環境溫度,就熱泵而言,R22,R410a,R417a,都非常穩定實用又安全.
反而是CO2的安全性一直有許多爭議,且家庭用機種皆在台幣15萬左右.雖然可以做到90度熱水,
但用於淋浴,就有點殺雞用牛刀了,就好像說買了一台BENZ,每天開5公里去買菜來回一樣
林北有錢為何不行呢!

6. 水箱大小的問題,與你想要的熱水品質有關,並且與預算緊緊相依
重視節能減碳的,如果採淋浴多,則水箱以人數*50L即可
重視用水品質,如全天候供熱水及經常泡澡者,以經驗觀察,300L/500L不嫌多
如果是我,在空間及預算許可之下,直接用500L就對了.(省下日後許多麻煩)
夏天製熱快,熱散失少,用熱水量大與少皆可忽略,冬天備個500L,非常好用的說

7. 加熱時段的問題....
夏天除需要廢冷回收之外,放著讓它24小時自動加熱,空氣中熱太多了,白天晚上都一樣.免計較
冬天可設11:00-24:00自動加熱,或大家用完熱水就關機.或者都不理它,也不會多花幾塊錢的.
用熱泵太省.在時段上不用太計較,尤其是家用型

8. 溫度要設多少才夠 ....
要看用水量與儲水量與補水速度做一個平衡去設定.
以一般熱泵壓縮機而言,最佳運轉效能與壽命的平衡點大約在53度.設在53度的機器應該可以用超過15年
當然夏天可以降低溫度,因為製水快,效能高,45度熱水都符合一般需要.
冬天則不足時再將溫度往上調,每次1-2度,調到最佳經驗需求即可.因為冬天氣溫低,熱水溫度製越高,相對散熱
越快,耗能越大,所以為何用電熱水器冬天時加熱燈不時亮著.蓋散熱速度超快.
很多人不知道,熱泵水箱現在保溫品質很好.
用電熱水器散掉的熱能,也是要用4倍於熱泵的電力來補喔!

9. 熱泵是否要跟其他熱水系統串聯.
此為見人見智問題,有些則為預算問題,
串聯的好處是有備用系統,當熱泵故障或製熱速度來不及時有得補助,但串聯系統要考慮預算及回收成本.
也許備用系統一年只用1,2回,那就可惜了.

10. 停電與熱泵的關係:大致上很少會碰到,可以不予考慮.最少熱泵水箱裡的200升-500升熱水可以撐著用.

11. 熱水迴路要先瞭解.
公寓式通常一個迴路到底.
透天厝及豪宅則經常會出現2-3個迴路,若要共用熱泵供水,於房屋施工時就要考慮如何接通方式.

12. 主機大小:該用 1P/1.5P/2.0P ???
考慮預算,製水速度即可.
耗多少電只跟水量有關,跟主機大小無直接關系.

13. 是否太陽能+熱泵 ???
我個人觀點.... 太陽能用在製熱水不值得討論.所謂的太陽能熱水器本就是一種迷失
不想挑起論戰.只談一個CASE,我一個朋友僅在他家樓頂繞了幾圈不鏽鋼蛇管,加了一個溫度
偵測器,一個水泵,不用太陽能聚熱板,夏天水箱內的水熱呼呼,比熱泵製的水還熱.冬天就不管用了
何況太陽大時,熱水用多少,自己想想....是不是迷失在 "太陽能熱水器"裡.
重點只有一個: 什麼時候熱水用得多???
更扯的是將太陽能聚熱板加到熱泵系統裡,乍看之下,好像節能比超高,算算預算增加多少.....錢..也是一種能源,也是要節.
市面已有太陽能加熱泵的產品,你想想,將這產品的太陽能部份拿掉,熱泵一樣產生足夠的熱水來用,但是若將熱泵拿掉,
只靠太陽能的部份,天天都需電加熱.知道陷阱在哪裡了嗎?

luther0911兄說得好 "太陽能負責發電,熱泵負責燥熱水!這才是真正有效率!"
但要考慮其他....
發電才是太陽能該去的方向,不過成本很高,包括它在環保方面的成本.
看官可知,太陽能發電板的製作過程,需要投入多少環保成本嗎?

太陽能發電供給熱泵製熱水,這是兩種應用合一,是系統設計,皆不難達成,不需太過驚呼


14. 噪音問題.
機械動作很少沒噪音的,家用型大多在50DB左右,跟分離式冷氣差不多,
如果還不能接受,慎選裝機位置.亦可設定運轉時間避開睡眠時段. 即可解決.

15. 盤管加熱或者水循環 ??
一體式通常為盤管落在水箱中直接加熱,或分離式熱泵拉銅管到水箱中直接加熱,都是算盤管加熱.
效能較高,但銅管若厚度或品質欠佳,易被侵蝕導致漏冷媒問題.
水循環式是將水箱中的中拉至主機加熱後再丟回水箱,好處是水箱大小易配置.空間易設計.主機與水箱距離可稍拉長.
缺點是多一個水泵耗電(雖然不多),且多一個水泵耗材(視水質3-10年更換一次)

16. 水對水還是空氣對水....
家庭用選空氣源熱泵就好了,水對水有很多應用值得思考.

17. 熱泵熱水器+冷氣 空調熱泵
熱泵架構主要就是移動冷熱,只是冷媒路要如何安排,即可設計出多種應用.
以空調熱泵而言,主機產熱丟到水箱中,交換下產生的冷要排到室內機或室外機風扇,本就是路徑選擇問題.
以成熟的空調技術,自然不成問題,否則所有的冷暖氣機都將面臨相同疑慮
空調熱泵主要功能在於一機多用,高節能比,設備使用率高,在實際使用案例中,也無出現運轉不穩定現象.
皆拜當今科技所賜,惟價位高,且尚無變頻機種,若用在冷氣補助還OK,若當主要冷氣則建議用在相對較大空間,
以避免頻繁啟動相對耗能問題出現.

18. 地源熱泵
只是熱泵應用的一種設計方式,瞭解熱泵架構後,只剩下去哪裡取熱的問題而已.
熱力學已經很清楚的告知,熱能由溫度高者向溫度低處移動.
地源熱泵的COP值高乃因地底可取得終年都很漂亮的恆溫層,正好拿來夏天取冷,冬天取熱使用.
想像一下,夏天氣溫35度,地下溫度20度,利用熱泵把屋內的十度丟到地下去,25度是不是很舒服,
丟到地下的10度則很快的被恆溫層中和掉.
而冬天時氣溫可能在12度,地下恆溫層在18度,18度對熱泵而言亦是很不錯的取熱溫度,拿來製熱供暖.
再將低溫傳入地底去熱交換....

19. 大家看到了沒,整個地球是一個大生命體.是萬物生聚之母.
我們有沒有好好感謝她呢!
人類將地球吃乾抹淨,又何曾使盡全力愛護地球呢

20. 一定要用熱泵嗎?
不必然
因為熱泵不是唯一.
但是,可以多瞭解熱泵的多向應用,畢竟一個如此穩定的百年架構...
生活裡應用到處都是,冷氣機,暖氣機,熱水器,冰水機都是熱泵的應用
還有許多人不知熱泵何物,即使他天天在用熱泵(冷氣)
當瞭解熱泵原理,為什麼做熱水會省70%以上就不足為奇了.
既然不足為奇,為什麼需要搞一個一年看一次的電表呢?
但是裝電表也不足怪呀,就因為想看度數呀.
各取所需,各玩所興


21. 當然就環保立場,我是贊成大家裝熱泵熱水器的.
空間不足的就不要硬撐了,瓦斯熱水器也不錯,但安全是唯一回家的路.
買哪一家的產品,也都OK,多問多看多選擇,比較過後,真得後悔也不會太幹!
鑫威利逐鹿於熱泵市場,為的是推廣熱泵在熱水市場的應用,著眼於地球環境再生.
熱泵推廣是非常辛苦的.成交也許偶然,也許因緣.都在為地球盡一份心力.
好的產品總會留下餘音繞樑的回響.但不會是絕響!
希望在未來的環保路上,不只重視熱泵,大家要能身體力行節能減碳,從各方便併行
地球才能永續,生命得以綿延!!
節能路上,熱泵的節能比還是最高值,回收期最短,越早採用越早回收.
不用再猶豫了.全台500萬戶都用熱泵,每天都可省電3000萬度,每天都省1億元.
這麼簡單的數學,官方還在甲塞,人民還在觀望,機會仍在流失........

-=-=-=-=-=-=-=-=-=-=- http://3x3.tw/
icewalker wrote:
冷氣....請問有和...(恕刪)

冷氣本來就和冰箱結合在一起了喔!

您只要把冰箱門打開用電風扇吹就是冷氣了

觀念上熱交換在冷"熱的需求是一體兩面並存的,在夏天室內需要排出多餘的熱量,
那些熱量就成了"廢熱"從室外機排出去;而熱泵熱水器需要從空氣中吸收熱量來交換
到熱水裡,而被吸收掉熱量而變成較冷的空氣就成了"廢冷"從主機排掉........

您看到這裡會不會覺得要花錢去換來的冷或熱居然變成廢棄物了,有點可惜沒錯吧!

所以話說回來,冰箱和冷氣都是在"冷端"有需求,本質上相同所以不需結合!

但是熱泵和冷氣一個要吸熱一個要排熱,這個做結合就有"殺手級"的應用了,可以讓
同樣的一次耗能提供出2種需要的產品,減低了"廢冷或廢熱"的浪費,可以說是熱水已
經節能了還再送出冷氣來節能您原本的冷氣費用。另外就是設備上整合,減少了地球資
源浪費及消費者口袋的小朋友出走量。

以上純屬功能上做討論喔!
GLD wrote:
去年有在問做室內設計...(恕刪)

熱泵用久了以後會降低效能的部份,經驗上是以蒸發器(波紋鰭片)積附灰塵導致氣流量減少
或是冷凝器(水加熱的熱交換器)內雜質或是水垢沉積導致熱量無法完全被水帶走(熱交換率
降低),後者會因為熱量帶不走導致壓縮機排氣溫度及冷媒壓力升高而運轉電流加大並且熱
水產量減少,降低了能效比,這是不是GLD兄說的熱衰竭呢?
kinwine wrote:
真是不好意思,"誤導消遣台灣的消費者"...(恕刪)


前文說過”凸風水蛙殺無肉”
經過個人不斷查證
終於讓”毫小”的上群廠商俯首認錯
版文至此能使上群被動承認”毫小”
01上的讀者確實要感謝版主
己讓更多上小惡魔的台灣消費讀者
獲得更多知的權利與選購空間

上群承認是從2008年3月才推出”熱水+冷氣做在一起”的東西
到現在只有約1年4個月
卻說是做快3年
證明上群確實是”凸風1倍”的”毫小”廠商
早講嘛
讀者就不會窮追猛打
上群增設新竹.台中.台南經銷商是值得恭喜的事
查閱後得知
也都新增設不到2個月
上群提這些不知又想要證明什麼?

上群單一做熱水的熱泵在廣東生產
在廣東檢驗
在台灣銷售賺錢
只要台灣消費者認同就好

選購節能產品消費者首重能效比(COP)檢測認證
前文上群也自己說在廣州生產的機器賣給歐盟
就必須要有歐盟(CE)的認證
現在上群的東西想賣給台灣
就不需要有台灣檢測驗證
真的太看不起台灣消費者了吧
既然知道台灣有人己檢測過了
上群熱泵不用台灣的檢測驗證
是漠視消費者的行為

上群熱泵廠商不但無法提出台灣檢測證明
甚至還在文中說”中國大陸廣州檢測是否準確一點都不重要”
如此的說法真是大大藐視台灣的消費者
藉口說在等台灣相關單位的法令規定
明顯是在敷衍台灣消費者

台灣熱泵的效率檢測規範
只是政府制定未來產品能效的基本標準
檢測節能減碳能效的優劣才是廠商產品做功的能力指標
更是向消費者保證效率的一環
最重要的是廠商提供給消費者選購產品功率的良劣參考

話說7/28廣州有熱泵展
上群如果真的歡迎台灣消費者
而不是在欺騙台灣消費者的話
請上群大方在版上公開上群在中國廣州的OEM廠公司.電話.地址
讓台灣有興趣的讀者
前往見識大陸廣州大型熱泵展
並有機會參觀這家專以歐盟訂單為主且連續六年下單訂貨
月產3K不良率僅0.5%內的中國廣東熱泵代工(OEM)廠的盧山真面目
讓01讀者自動向台灣熱泵消費者推薦這家熱泵代工(EOM)廠的優良產品品質
上群就可不必在01版上有心的毛遂自薦

請快一點今距廣州大型熱泵展7/28剩8天
否則上群在01版面上用再多離題版文及商業廣告
只更會讓01的讀者感覺”唬爛”而己
持續發出離題言論”毫小”的上群廠商
無限上綱扯出更多對上01讀者來說是無意義的迴避言論

建議把自認最好的”熱泵+冷氣做在一起”將消費者當白老鼠的上群廠商
自行去開版凸風會比較適當吧


受上級指派需至日本參訪
正好可無視一再提出離題言論且故意迴避問題只想藉01版廣告的豪小廠商
只是版主的經驗談
怎麼感覺變成廠商間的攻奸

是熱泵難做所以跑來砲他人廠商嗎?
有能力的廠商應該提出答案讓鄉民們釋疑而不是攻奸吧
請問各位高手如果
我購置 CO2 熱泵 每天使用 200~300公升的熱水(高溫熱水)
大慨多久能回收

原本是使用天然氣每度是 19元上下!(欣南)

這個問題連數據都有了

我希望得知
專設成本與回收速度!
  • 3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34)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