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角遇到女鬼 wrote:
呵呵..
被砲成這樣,
沒關係,我不在意..知道了年輕人的想法
任何建議與批評我都接受
孩子從台南帶了自己的腳踏車到中壢
說這樣才方便每週騎車到三峽我家
所以我才說他每週會回來..(恕刪)
看完留言真的覺得很多酸民
真的不用太介意
一堆嘴砲的根本沒有小孩吧
自己的小孩出去讀書做爸媽的哪個不擔心是吧?
老愛拿以前的事情出來說嘴
以前怎樣現在就要怎樣嗎?
以前沒電腦現在也不需要 照這個邏輯來說是吧
有必要那麼酸嗎?
小孩出去讀書做父母的哪個不會擔心
以後那些酸民如果自己有小孩
也請照辦
時代不一樣了好嗎?
以前一家幾個小孩???
現在一家幾個小孩???
現在外面處處都是詐騙陷阱
沒經驗很容易被騙
以前有這麼多詐騙陷阱嗎??
時代不一樣了過時的思想就不要講出來了
現在去一些大學旁邊
都嘛是家長帶著小孩先去認識環境甚至陪著去找房子
1.宿舍和套房基本上不給開火/用火.前者通常有公用洗衣機和飲水機(公用冰箱不一定有),
後者看房東(沒聽過不給冰箱的),自己住過的套房有公用的飲水機/洗衣機(有的還會有烘衣機)/晾衣區(有遮蔽)/子母車(不一定有);
宿舍是團體生活(睡同一間),套房則能完全獨自一人(要找大間的和別人擠也不是不可能).
2.家庭式的好處是能開火,能用較大功率的電器,通常會有冰箱/廚房/洗衣機,要額外購入家電和廚具也比較方便,
介於套房和學校宿舍之間的隱私和個人空間.
*電風扇和電鍋大推!都很實用.個人會希望能再自己添購除濕機和電子防潮箱啦(扯遠了)
3.不習慣吃外面?那只好自己煮囉?基本的廚藝(煎蛋,煎火腿,煎培根之類/煮白飯,麵條,水餃等/川燙簡單食材)、
相應的善後、食材等生活用品的購買.
-
結論:比較建議想辦法適應外食和團體生活,應該沒多少這年紀的人願意每天下廚.
-
樓上有人問(新生的)冰箱能冰什麼,能冰或需要冰的基本上都可以:
水果,飲料(包含酒),麵包和蛋糕這類只是基本盤,
住進家庭式之後冷凍庫出現底片(囤一些比較有安全感),製冰盒(常態使用,所以幾乎不買外面的冰塊),偶爾會有生鮮食品;
冷藏室除了上述提過的以外,還有近期會用到且未拆封和拍完待沖掃的底片,零食(室友就把牛奶糖放冷藏室)
沒有語言,不代表沒有意見.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