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ina Chao wrote:
感謝!我再試試看!
另外想請教:
一、如何用蒸爐煮湯?
二、使用100度以下的溫度做菜(海鮮、青菜),會比較好吃嗎?殺菌上會有問題嗎?
買蒸爐就是為了"懶"一個字,煮湯當然不要太複雜啊.
以蒜頭雞湯為例,雞塊剁一剁,用熱水瓶開水澆一下,表示有川燙過.蒜頭剝皮後,整顆丟進去,再加點鹽,就直接送入蒸爐了,想香點,還可以加香菇,一樣100度60分鐘.其它懶人湯有時間我再來食譜版發表.
至於為什麼我所有的文章都是100度60分鐘呢?
因為我不會讓蒸爐只做一件事,晚餐一定是飯+湯+甜點一次做掉,紅豆要60分,湯要40-50分,飯只要40分;但是我懶,所以一起進去,一起出來.
第二個問題,理論上會.但我說過了,我遵奉團進團出主義.所以絲瓜(或豆腐鑲肉,胡瓜鑲肉,茄子之類的)跟魚兩盤一起進去,100度8分鐘,在這同時剛好夠我煮完一鍋紅豆湯.
100度以下還沒試過,不過時間一定會拉長,你可以試試.
nwskier wrote:
其實不管哪種料理方式, 最費時的就是食材的準備如洗切等, 還有事後的清理, 食材我就盡量買已經洗好切好的, 包裝打開可立刻下鍋的,
食材的準備請善用玻璃保鮮盒.我現在家裡有20個不同大小的玻璃盒,裡面裝了:已切好的洋蔥,已剝好的蒜頭,已切丁的馬鈴薯,紅蘿蔔,已切成塊的豬肉,雞肉,絞肉等.肉類就放冷凍,要煮的前一天拿出一定的量放冷藏.這樣煮菜時就不會手忙腳亂,尤其是下班回家後,直接從盒子裡組合菜單,送進蒸爐就能閃人了.
平常有空時再來削馬鈴薯或切洋蔥,補到盒子裡.理論上前置作業時間不變,但感覺差很多.
一個是料理前,有時間壓力,不免手忙腳亂.一個是有時間再做,不趕時間,可以心情愉快慢慢來.
這概念是來自我家附近的50元炒飯,他把食材分門別類放在盒子裡,你要什麼炒飯,他就從哪個盒子拿料.我發現應用在家庭還真是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