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bc wrote:話說前幾個月才剛從地下室用人力的方式把一顆重達800公斤的螺旋式壓縮機給搬上來修理 單顆就重達800KG市面上的螺旋機很少看到超過500RT的,很好奇這台的噸位是多少使用上有特殊考量嗎,為何沒選用離心式,可否告知,感謝
b194555 wrote:單顆就重達800KG...(恕刪) 那台機器不是我們出的貨,只是因客戶需求順便拆起來處理而已。才800Kg而已,不可能500RT啦......500RT少說3~4000KG了......
果汁 wrote:丙級冷空第二站考試規...(恕刪) 這就得看你是什麼時候考了,還有考場監考老師的規定怎樣我這樣說你還不懂我也懶的說抽3分也是讓學員縮短操作時間方便學生不是你考試3分,出去實做就真的3分...你想害死幾台變頻機?也不是指針到inHgVac的底就是表示抽真空完成啊...抽真空的意義你要懂啊 !嘖嘖...要用功啊 !我那時候的考試第二站內容:(丙二站〉分離式空調機配管、配線及系統處理〈作業流程〉一、冷媒配管1.量取適當長度銅管截斷,彎管成型。2.室內機側套入螺帽→做喇叭口→鎮入回流管及液管接頭→扭力板手上緊。3.室外機側入螺帽→做喇叭口→鎮入回流管及液管修理閥→扭力板手上緊。二、系統處理1.抽真空→檢查複壓表軟管接頭橡膠墊片→中間管接真空泵→低壓管接室外機回流管修理閥口→複壓錶低壓閥開、高壓閥關→報備抽真空(10min)→起動真空泵→記錄抽真空開始時間→可先關複壓錶低壓閥查壓力若無回升,開低壓閥再繼續抽→(10min)到時報備抽真空完畢→關複壓錶低壓閥→關真空泵→記錄抽真空結束時間及真空度(inHgVac)。2.站空→報備站空(3min)→記錄站空開始時間→(3min)到時報備站空完畢→記錄站空停止時間及站空後真空度(inHgVac)。三、排水配管(利用抽真空10min作業)1.排水管由室內機側隨被覆銅管配至室外機側排水處。2.注意排水管斜度,以利排水順暢。四、配線(利用抽真空10min作業)1.導線自行剝線後,由室內機側端子台側隨被覆銅管配至室外機側端子台。2.注意設備接地線一定要接好。五、加壓探漏(破空)戴護目鏡、橡膠手套→報備探漏→開室外機液管修理閥→緩開室外機回流管修理閥→觀查低壓錶靜止時即冷媒飽和→記錄探漏壓力(壓力若超出低壓錶有效刻度時,填寫最大值即可)→以肥皂水測試系統各接頭及閥件→報備探漏完成。六、試車l、配線配管完成後用三用電錶作靜態檢測(電源插頭端)並記錄阻抗值(Ω)經報驗後始可送電。2、送電前別忘記勾電流錶。3、判斷系統是否正常,若冷媒不足或過多時應調整冷媒至正常值(參考現場運轉數據)。充填冷媒前要報備【*記得戴護目鏡、橡膠手套*】。4、待系統正常運轉穩定後,記錄實際的測試值後報驗。七、冷媒回收(泵集)1.冷媒回收後低壓側不得超過0.7㎏/cm2(10psig)或低於0.14㎏/cm2(2psig),否則以不及格論。2.冷媒回收作業→戴護目鏡、橡膠手套→報備冷媒回收→回流管修理閥鍞3碑圈→液管修理閥鎮緊→觀查低壓錶到4 psig(0.3㎏/cm2),快速關緊回流管修理閥後關機→記錄低壓端壓力→修理閥蓋好→電源關閉。八、完成報驗繳交記錄表、並將現場設備、工具等復原。【*注意單位*】。
多啦A告 wrote:這就得看你是什麼時候...(恕刪) 那依照你的經驗今天2台同機型同安裝條件的冷氣1台真空抽1小時1台抽3分鐘2台真空都抽到76cmhg-vac站空後壓力也相同我這台抽3分鐘的冷氣會死多快
果汁 wrote:那依照你的經驗今天2...(恕刪) 會說這話表示你並非專業的技術人...你只是專業的 "安裝工人"...為什麼要抽真空?很多人只會說是原廠規定...-----------------------------不想解釋什麼...自己去請教請教那些專業的冷凍老師傅...問問他們為什麼抽真空有的要抽一天以上...難道抽個一小時兩小時不行嗎?表也已經到 29 in-HG vac 了...抽那麼久有什麼用?----------------------------------15~30分,能換你少跑一次半天或一天的服務?值不值?拿自己的專業與尊嚴來賭博?當然你並非專業...--------------------------------而且何來的丙級抽真空三分鐘?那才真的要問問你的丙級怎麼來的...又是誰教你丙級的?考試只是個過程,重點是你從考試學到了什麼?不要讓人對你的丙級看笑話...
所以請教你這專業技術人如果我一台主機站空一天後壓力無回升我是否可將冷媒放出試運轉抽真空並不是以時間來判斷是否足夠的我拿3CFM的真空泵抽1小時會比我用10CFM的抽半小時效果好嗎抽真空就是要看真空度夠不夠並不是一昧的計算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