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冷凝溫度與COP有關, COP高冷凝溫度就低, 所以應該沒有一定的設計值.
2. 樓上Cosca大大問的那台 toshiba的 712sdr,其COP換算成 EER 該怎麼算?
小弟查過,cop換成 EER 若是卡,要除以0.86,若是BTU要除 3.412
但是該機標示的是 KW ...所以是否就是 cop=EER 還是另有算法?
過去CNS規定的"EER"的單位是kcal/(hxW), 目前CNS規定的"COP"單位是W/W, 所以就台灣地區而言,EER與COP差別就是kcal/h與W間或是BTU/h與W的單位換算而已.
3.又....若求得 EER 後,當熱量單位轉換時 EER 是否維持不變,
如果要變,是要以 KW(SI制)為準嗎?
目前CNS的規定, 冷暖氣機的標示必須以W為單位, 效率則是以COP來表示, 單位是W/W, 不管是"EER"還是"COP", 只要看它的單位是什麼, 就可以換算, 一般而言, 就是kcal/h, BTU/h, W三個單位間變來變去.....
很抱歉,忘記說明小弟的工作類型,小弟是負責開發變頻控制器,屬於電控
對冷凍系統不是很熟悉,所以這個問題小弟不曉得答案。
2.樓上Cosca大大問的那台 toshiba的 712sdr,其COP換算成 EER 該怎麼算?
小弟查過,cop換成 EER 若是卡,要除以0.86,若是BTU要除 3.412
但是該機標示的是 KW ...所以是否就是 cop=EER 還是另有算法?
據小弟所知,目前日本採用的COP標準,並無法直接換算為臺灣的EER值或COP值
因為日本使用的標準為SEER,與日本當地的季節與溫度有關
臺灣的標準還在制定中,不過就算制定完成,也無法與日本標準直接換算
目前台灣日本進口的空調機,若未重新經過台灣有關單位的認證
直接延用日本驗證的SEER值來與台灣的機種比較,是不公平的
一般來說,日本驗證出的COP值(SEER),是比臺灣目前的EER (COP) 值還要高的
以以下網址有提到一些關於SEER的說明,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http://hk.gome.com.cn/info/detail.jsp?Pid=199118
3.又....若求得 EER 後,當熱量單位轉換時 EER 是否維持不變,
如果要變,是要以 KW(SI制)為準嗎?
如果是使用CNS標準作出來的EER值,想要換算為COP值是OK的
但同上一個問題的答覆,目前日本機的COP值是無法直接換算為台灣的EER值的
所以 如果換算的標的若為上述的《大清快》,那就換算不出正確值。
alex6751 wrote:
看了好幾位先進對於變...(恕刪)
多謝您發表的見解。為了讓大家更了解"變頻"的運作,特地找了一些資訊。
三井3Cservice商品新知情報
http://www.threewell.com.tw/service/article.asp?id=68
變頻分為 (1) 交流(AC) 變頻 (2) 直流(DC)變頻 兩種。
變頻冷氣又分 (1) 單冷變頻 (2)冷暖變頻。
所謂AC變頻及 DC變頻是由不同的冷氣製造公司研究做出不同電流的冷氣機,那種最省電?有人說是DC的變頻方式在電費上較省.....。
變頻冷氣的電費一定比一般冷氣的電費會省一些, 因為變頻冷氣可以在你要的溫度中保持在最小的使用功率下運轉。
一般的冷氣是到逹你要的溫度時啟動及關閉的動作, 冷氣開始啟動須要大電流 (電流大增會增加你的電費)
至於你要買怎樣的冷氣就要看你要用多少錢買這台冷氣了,
如果家裡沒有電暖器, 倒是建議買冷氣時以冷暖變頻的較好, 因為可以吹冷氣及暖氣, 單買暖氣機的電費會比冷氣貴一些(在相同的使用時間之下) ,如果買冷暖變頻的話相對以後的電費會比較省一些,還有一點就是,變頻才有分離式, 壁掛一定比窗型的安靜。
以下有幾個變頻的好處:
1.變頻比非變頻省電
一般傳統冷氣只能以固定的功率輸出,靠壓縮機ON與OFF來控制溫度打開冷氣之後壓縮機便開始走走停停,室內的溫度與濕度也隨之忽高忽低,不僅容易折損壓縮機壽命,而且每次重新啟動所耗費的電力,比持續低速運轉的變頻是冷氣高很多,長期累積浪費的電費更是相當驚人。變頻式冷氣突破傳統冷氣的運轉方式,可隨意變換交流電的頻率,將壓縮機的迴轉素做大幅改變,以達省電30%的高效率運轉。 ,
2.變頻比較環保
由於變頻式冷氣壓縮機不必反覆ON與OFF
,自然可省下可觀的電力資源,完全符合世界節約能源的潮流,而且可以隨時得知室內外溫差變化作相對的調整,保持最佳冷房狀況。而空氣清靜與微電腦除濕設計,能讓室內環境保持清爽,細心地幫地球及每一個家庭做好環保。
3.變頻比較舒適
創造恆溫的環境,又比傳統冷氣省電呢?因為變頻式冷氣在開機時利用高頻率快速強力運轉,急速達到冷房效果,然後利用中頻率穩定一段時間,再用低頻率長時間運轉,維持您所設定的溫度。這種『高功率啟動→快速達到最大輸出→平穩運轉』的運作模式,就像汽車在高速公路順暢馳,類似市區內行駛走走停停的情形,當然舒適又省電。為什麼變頻冷氣可以
冷氣省電的原理解說
要使室溫下降一度,無論使用交流或直流,去驅動壓縮機,所消耗的能源"電力",幾乎是一樣的,而直流甚至可能更費電,因為還要變壓(交流變直流),而變壓會消耗功率.
冷氣最耗電的時候,不是在運轉中,而是壓縮機啟動中
(把它想成是汽車,車速從0加速到一百時,是最耗油的)
所以冷氣要省電(汽車要省油),就不要在極速及靜止間停停走走.
冷氣最好能依(市溫降溫後的)溫度升高的速度調整壓縮機功率
變頻冷氣之所以省電,是因為他能依據溫升的變化,調整冷卻功率.並持續(依不同的功率)運轉,
變頻,像是一台有"油門"的汽車可以將速度控制在速限上,
非變頻,像是一台只有一個開關的車子,按下去,車子會加速到100,關掉後,車子會滑行至停止.
如果現在有一條限速60公里的道路,那麼非變頻的方式,不但會常超速(冷氣太冷),也會常太慢(冷氣待機至溫升2度後才啟動).
===>結論:
購買冷氣,前提是購買符合坪數大小冷氣,這樣才符合變頻冷氣專為低頻運轉而設計,達到降溫速度=升溫速度,一般多是升溫速度 > 降溫速度。
變頻冷氣若是需要壓縮機常常走走停停來控溫,與一般冷氣並無兩樣,也就沒有比較省電,而且壓縮機走走停停,恆溫的表現也就沒有比較突出,與其花大錢買這樣的"變頻冷氣",不如花小錢買傳統冷氣。
sing123477 wrote:
我的內文好像沒人看懂...(恕刪)
你好 關於此項疑問,有幾點必須要弄清楚
1. 你的室溫到達設定溫度時所耗的時間?
2. 你的室溫是否低於設定溫度?
3. 你如何得知室外機體運行的頻率未到達最低頻率?
關於第一點,我解釋一下這個問題的用意
在空調機運行過程中,其頻率的調變並不會很迅速的反應,通常每次頻率調變後
都會間隔約2~5分鐘再調變一次頻率,這樣的用意是因為當壓縮機的頻率調變後
空調系統的反應速度是比較慢的,所以必須要等待一段時間後,頻率調整後的系統真正能力才能發揮
如果間隔時間太短,室內溫度會無法穩定,溫度會忽高忽低,所以如果你的設定溫度與室溫間的差值太小
有可能在頻率還沒下調時,你的空調已將室溫調節至你的設定溫度,所以這也是因數之一
關於第二點,這個要解釋一下,有些人誤解說,當室溫已到達設定溫度時,壓縮機就必須要降至最低Hz運行
其實如果站在控制端來說,這種設計方式並不好,因為變頻空調機能夠將溫度降下來,就是其出力大於室內的負載
要精準控溫,控制器就會降頻將壓縮機的出力控制在與室內環境平恆的狀態,依照個人經驗
除非房間內的負載真的很低,否則通常在機體的出力與室內負載達到平衡時
其壓縮機運行頻率是不會在最低頻率的,換個例子來說,就像你開車,如果你要將車子的速度持續在100KM/H
其油門就必須維持在一個深度,你應該不會認為,在車子速度到達100KM/H時
你油門就可以減少至原本的一半,甚至於1/3,此時車子的速度還會維持在100KM/H吧
這個道理不難懂,但是.......由於一些廠商的誤導,以及一些對於變頻控制一知半解的網友
都認為,在室溫到達設定溫度時,壓縮機的運行頻率就必須要降至最低頻率,甚至於還有網友拿勾表去測電流
這......已變成積非成是,所以有些廠商就順應市場需求,就改成只要溫度到達設定溫度,頻率就《強制》
降到最低運行頻率,這樣才可以避免一些客訴問題,因為解釋這個不是每個人都懂的,也不是每個人都願意聽
不過 這種設計並不是每一家都有,改成這種方式,對能源消耗的影響也不會太大,最大的影響就是室溫的穩定度
以及穩定所耗的時間。
關於第三點,我好奇的是,你如何判定空調機目前的消耗功率?
難道是用鉤錶看電流嗎?
所以 對這部份有興趣的朋友比較少
我想 大部份的朋友,其扮演的角色是一位消費者
對於技術這部份,其實是不太需要懂
只要能夠懂得如何正確的操作商品
商品就會依照廠商所研發設計的功能來運作
所以 大部份消費者關心的方向,是商品的價錢、功能、外型、....等
而不是技術,這很合理
換成我個人購買其他不熟悉的商品時也是一樣的思考模式
只是 看著 自己熟悉開發的類似商品在討論區引發熱烈討論
總會 特別的多注意一些,一方面可以瞭解市場的動向
另一方面也可以瞭解一下,一般人對於變頻空調的想法是如何
在市場上,因為銷售的因素,花招百出,各種促銷用的似是而非的言論充斥在市面上
其用意在於教育消費者,讓消費者認為此項花費一定值得 《媒體真是個好工具》
站在開發者的腳度,懂得比較多,知道一些訊息
但是 因為會影響銷售的關係,也沒必要說
反正,一件商品在經過市場的考驗後,其真正的價值才會體現出來
是好、是壞、是否值得,用過的人、體會過的人就會知道。
sing123477 wrote:
我主要問題是它無法運...(恕刪)
你好 關於你的問題,我已在前2篇文有回應
如果你可以看的懂我寫的內容,就可以知道
壓縮機在有些情況下,是有可能在未到達最低運轉頻率前就停止運轉
舉例來說,如果你的設定溫度是25度,而室內環境溫度為26度
此時開機運轉冷氣行程,通常變頻空調機在初次開機運轉時
會強迫壓縮機運轉至高頻運轉,此時若室內溫度下降很快
在壓縮機降頻之前就已下降至24度,甚至於是23度
此時控制器就會強迫壓縮機直接關機,所以就會出現你說的這種情況
壓縮機在未降至最低運轉頻率前就已經關機,這樣你瞭解嗎?
其實會造成壓縮機未降至最低運轉頻率前就已經關機的情況,還有很多種
但是 這個如果一一解釋,我想也沒幾個人會看的下去,這樣我打字也會很累
我覺得,如果你信任松下這個牌子,也相信松下的技術,你就不要太擔心
家電產品就是要讓使用者輕鬆的使用,關於技術上的問題,工程師都會幫你考慮到
松下在家電產業的地位,相信你應該也略知一二,松下在家電上有很多安全上的規範
在空調效能上也有國家的標準檢驗局在把關,放心的使用吧。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