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

LED照明時代終於來了--便宜+高規格+國家標準CNS認證的LED燈泡

LED 閃頻的和電源設計有關, 是採 CCR恆流變壓線路 或 PWM 脈衝寬度調變變壓線路.



歪桑 wrote:
(恕刪)所以如果畫面沒有條紋,表示沒有閃爍->錯!
所以如果畫面有條紋,表示有閃爍->對!


對了,我po這段文章的意思是,樓主拍的照片裡面沒有條紋,並不表示樓主買的那組LED沒有閃爍。

pqaf wrote:
LED 閃頻的和電源設計有關, 是採 CCR恆流變壓線路 或 PWM 脈衝寬度調變變壓線路.

你這是針對LED調光方式所做的分類,適用於電視,電腦螢幕這種可調背光亮度的產品,
但絕大部分的LED燈具都是不可調光的,所以跟上面說的PWM調變沒有任何關係,
會頻閃的原因是LED驅動電路沒有提供穩定的電流,
電流要穩定就要加穩壓電容與穩壓元件,這些都是成本,
但是這些從規格上看不出來。

jackhung_web wrote:
你這是針對LED調...(恕刪)
好奇, 現在 LED燈內部的簡單廉價小線路,靠什麼 電源調變IC, 如何把 110V /60hz 交流電,轉換成 低電壓DC直流電 ,如何 做到沒有脈波或三角波的 理想直流呢?
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刪除
jackhung_web wrote:
另外,諧波失真是規範交流電器設備的耗電特性,以免影響同迴路上的其他設備,
PF功因規範則是降低供電迴路的線損,
這些規範與實際驅動LED的電流間並無直接關聯,
所以用通過協波失真與功因規範,作為led頻閃的判斷並不恰當,...(恕刪)

你誤會了我前面說的
“谷歌一下可以發現強調低諧波失真和高功率因數的LED驅動電路都伴隨著無頻閃”
我意思是說:“谷歌一下發現強調低諧波失真和高功率因數的LED驅動電路也幾乎都有註明無頻閃
所以這些新一代的LED驅動電路除了解決諧波失真以提供高功率因數之外,顯然也用某種方式解決了頻閃的問題

比如說這篇首爾半導體的文章 新一代AC LED 照明技术說的
英文版 --這都已經是兩年半前發表的

我前面提到的三款LED燈泡的規格都特別強調 高功率因數+無頻閃
雖然CNS目前還沒有關於頻閃的規範,可是新一代產品的設計可能都早已納入考量了

----------------------------------------------------------------
jackhung_web wrote:
因此這個問題還是得回歸percentage flicker與flicker index兩項指標,
不過目前國家尚未訂出標準...(恕刪)

這篇兩年半前的新聞有提到:
“歐美LED業界及能源之星已開始頻閃的標準制定,未來國內LED產品若要輸往歐美,則必須通過此項標準認證。”
目前業者多從封裝、晶片或在應用前端加裝穩壓電路解決頻閃問題。”

這篇一年多前的文章 Reducing Flicker in LED Lighting提到要完美消除頻閃有六項因素要考慮
而(IES) RP‑16‑10 standard制定的percent flicker 和 flicker index只針對六項因素裡面的兩項規範
而約一年前生效的能源之星標準則是連規範都沒有--只是要求註明產品最高的percent flicker 和 flicker index,並沒有規範容許的最高percent flicker 和 flicker index

------------------------------------------------------------------
其實頻閃也不是什麼十惡不赦的大壞蛋,也許只要高於200Hz對大部份的使用都無妨
這篇也是兩年多前的文章 LED:新光源、新考量 – 淺談光形與頻閃及其線上量测 說:
研究顯示可能需要高於160Hz以上,甚至高於200Hz方能對生理危害較無疑慮。而可允許的明暗變化振幅大小,也與頻率高低有關,在低頻的頻閃狀況下,些微的明暗變化便有可能會引發生理反應。”

像家中有近距離使用的T5自然光燈管(用的是預熱式電子安定器)應該是幾千Hz看起來就很舒適
從來沒有長時間使用眼睛覺得不舒服過




cruell wrote:
我剛從省電燈泡換成LED燈泡時,
LED集中的光源頗不能適應....(恕刪)

那應該是早期半周光的燈泡或燈管
我新買的LED燈泡都是全周光的
裝在開放式有反光罩的坎燈裡面和省電燈泡完全分不出來
(主文有提過以天花板為基準180度的範圍內任意位置測試過實際照度)

其實手邊也有幾顆兩三年前股東會紀念品拿的LED燈泡
可是一來是白光的、二來又是半周光試過裝在不同燈具上看起來都怪怪的所以一直丟一旁沒用
最近因為在大賣場看到愈來愈多的LED燈泡和省電燈泡相比毫不遜色
加上價錢也開始親民所以決定該是時候換成LED燈泡了
歪桑 wrote:
對了,我po這段文...(恕刪)

我照你說的調整手機相機的防閃爍功能,依然是沒有看到任何頻閃的跡像
我的手機相機沒有關閉防閃爍的選項,只有50Hz和60Hz兩個防閃爍的選項
我調成手動和用兩個不同的防閃爍選項試了結果都是莫有
即使燈泡只是做成50和60的最小公倍數300Hz
也已經符合了這篇 LED:新光源、新考量 – 淺談光形與頻閃及其線上量测 說的:
研究顯示可能需要高於160Hz以上,甚至高於200Hz方能對生理危害較無疑慮。”

50Hz拍的:


60Hz拍的:


傳統安定器的傳統日光燈管不論怎麼設定相機都拍得到頻閃:
pqaf wrote:
且 這顆旭光900Lm LED 或許是發光角度較大些 , 我用照度計,放在燈座下一公尺測量, 旭光900Lm的照度 竟比 $99 光林800LM 燈泡 ,少了20%. 或許是 光林那顆發光角度較小些,火力較集中吧?...(恕刪)

你說的光林也是全周光的嗎? 也許是全周光、半周光的差別?
試試看放在正下方延圓周軌道往上移45-60度再來比比看

pqaf wrote:
我又拿了一顆costco賣的 $249 13W 1200Lm 全周光LED (實測12.5W),發光角度比 旭光還大些. 這顆costco的12.5W 照度竟然比 旭光10.5W 高50%. 莫非這棵未經 CNS認證的 costco $249 實際的流明超過1400Lm嗎?...(恕刪)

我把旭光的10W/850lm和手邊一顆半周光8W/620lm的在同一燈座正下方同一位置比較
旭光測得的照度~490lux,8W的那顆~340lux ==》多出~44%
和你測得的比例差不算太多,應該算正常吧(可是要是往上移45度,半周光的照度就大大減低)
好文,筆記ing...

shng wrote:
這第一次買的LED燈泡有兩個品牌:一個是旭光,一個是Dr-Light,都是買10W全周光3000K暖光
比我用過最好的GE省電燈泡便宜多多一顆只要90,但都有通過CNS國家標準認證
都是用高效(105-115lm/W)的LED晶粒,黃光流明數標示850lm...(恕刪)

LED燈泡有國家標準CNS的規範,買通過認證的就沒錯,有CNS認證
又是90元一顆很合理價錢高照度的LED燈泡,想不出有任何理由不更換掉相對高耗能的其他燈泡
也想不出理由要花3倍以上的價錢買同樣規格知名品牌的LED燈泡...(恕刪)
  • 11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11)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