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我越來越覺得 並不是所有家電都要買公司貨.... 有點後悔


素思華 wrote:
其實大家都沒考慮到,...(恕刪)


哈哈哈~~ 您真的要多瞭解電器規格之後再來想想代理商灌輸給您的概念對不對...
弄一條產線來生產? 我的媽呀,您真的會相信? 就生產管理來說就是不可能的事,除非工廠老董是佛心/失心瘋來著。QQ3006大大的解釋就很清楚了,您看看先再想想吧~~

qwert168 wrote:
不是台灣人對自己狠....(恕刪)


這些和制度沒什麼相關,什麼都要算在政府頭上也太難了。聯合壟斷不是什麼產業都套的上,而且這邊談的重點是各種產業的代理商,鞋子、衣服、音響、家電....全部都搭不在一起,政府能對他們有什麼法條? 即使是美國政府也無法樣樣都管,頂多殺些大隻的而已,別忘了,自由市場經濟一樣是政府要保護的。所以重點還是在落在市場機制以及資訊對不對稱之上。

舉個例子吧。
很多人和小弟一樣都會從美國或歐洲買進口車的零件回來裝修,大家都曉得,那個價差和國內的砍人價比起來也是天差地遠。但有些人可能不知道,台灣其實就是世界汽車零件的製造重鎮之一,你買的一堆東西,都是台灣製的。像是汽車大燈,從台灣生產,出口到美國,再從美國賣回台灣,含國際運費一顆4000元,結果你和國內廠商買一顆一模一樣、從工廠直接出貨的台製大燈,他賣你8000! 你要說是中間零件商狠,還是台灣的製造商狠?
最諷刺的是,台灣的幾家汽車零件製造大廠才剛被美國判罰壟斷,X的,壟斷後的大燈末端零售價都才賣到3000左右,那台灣當地開口賣8000是賣起笑嗎? 狠字都不夠形容了吧? 說穿了就是在賣資訊不對稱,就是要敲你盤子~

當商人有天良的時候,有制度也用不著;當商人沒天良的時候,有制度還要祈禱它什麼時候才會起作用...而且那天通常不會來。
看了前面提到的閹割版....

心有戚戚焉啊

別說代理商了,日本原廠在台灣不也這樣

免治馬桶座,日本幾年就換新型號....
從日本帶回來五千多,台灣特力屋特價還要九千

Sharp 加濕型空氣濾清器, KC-850那可是人家2008的東西,現在還在賣
號稱全新的A60系列....拿人家日本2010的Z系列裝成2011的A系列就算了....
人家2012都出新的B系列了

吸塵器也是一年改款一次
Hitachi SU7000都升級為SW7000了
台灣孫貴婦繼續賣SU8000不為所動

到底是市場小,還是日本人太瘋了一天到晚多一點功能就要改型號升級
不過好處就是你如果不在乎這一點點差距,買改款前型號降很大
這次帶了台Sharp WX300回來大概34200日圓, 新的WX310馬上漲到七萬多日圓

CK300M wrote:
這些和制度沒什麼相關...而且這邊談的重點是各種產業的代理商,鞋子、衣服、音響、家電....全部都搭不在一起,政府能對他們有什麼法條
最諷刺的是,台灣的幾家汽車零件製造大廠才剛被美國判罰壟斷,X的,壟斷後的大燈末端零售價都才賣到3000左右,那台灣當地開口賣8000是賣起笑嗎? 狠字都不夠形容了吧? 說穿了就是在賣資訊不對稱,就是要敲你盤子
(恕刪)


這本來就是制度問題 美國歐盟都會保護自己消費者
而且重罰上百億台幣 對廠商是有警惕作用的..各行各業不敢輕易去犯規
又有窩裡反條例..內部員工去告密..賞金非常非常多
台灣的制度 賓士SMART 油耗廣告不實 結果被重罰150萬台幣..不痛不癢
在美國 本田 同樣的事被罰60億台幣.罰金歸車主.最近現代也被抓到了..代價非常大
你說不可能每樣商品都管 但你自己也說了連車燈這種零件都被罰了 何況是家電

再來商人是不可能有良心的..哪一國都一樣..
舉例中華賓士..德國原廠佔大股有決定權.外國人有讓車子變便宜嗎?
資訊也不可能對稱的..歐美日消費者不會比較高級..資訊不會比較多

台灣會這樣..原因還是在制度..不是因為台灣人專門迫害台灣人..
政府不可能改的.台灣人只能認命..但是至少你要知道為什麼在台灣除了吃的.買什麼都貴
qwert168 wrote:
這本來就是制度問題 ...(恕刪)

+1
問題是制度有問題就應該去改,為何這麼久了還不改?
還是因為這是行之有年、政府在【信賴保護原則】下不能去改?
說穿了還不是既得利益者夠有力,所以改不了囉!
一台液晶電視買公司貨跟在國外買硬生生差了快五萬,再三考慮保固與維修問題還是忍痛買了公司貨。最諷刺的是有些國外家電根本就是台灣的公司 OEM 的,結果回來台灣賣公司貨時價格已經漲了不曉得幾成 (甚至幾倍)。還有有些公司貨賣的都是國外幾年前的舊產品。追根究柢還是台灣的家電業不知道長進 (聽說有些家電公司已經開始轉移目標做餐飲業),才會搞到民眾想買個有品質的電器就得被如此層層剝削。
這些有保固的電子產品
在台灣賣貴一點也就算了

台灣有一瓶貂油 櫃上賣9000元 (60ML)
美國網站只要 60美元
加上運費 關稅 只要2000初.......
台灣的價錢 我可以買四瓶
我會順便多買幾瓶回來在網路上賣掉
可以補貼不少錢............

ptwo wrote:
看了前面提到的閹割版...(恕刪)



題外話,日本很多電器真的狠,有時候我還得想想那個小改版到底是不是需要,不然可以省好多錢XD

而且終於看到有人買WX300了,雖然沒買過這個型號以外的吸塵器,但用了這一段時間我還沒有後悔當初花這筆錢跟水貨商買。

這也是個問題,真的可以去看看水貨商跟日本店面販售的價格差多少,有些價差也很大,但如同我前面說的,在我的經驗中大的水貨商至少在出問題的時候比起那些品牌公司負責多了。同樣是貴,我也寧可花在更新的型號跟相對有用的保固上。要考慮水貨商會不會倒之前,看看電器保多久就好了,過保之後其實差不了多少。
qwert168 wrote:
這本來就是制度問題 ...(恕刪)

您可能要再去查查這幾家被罰的案子,這些公司是大規模的聯合壟斷,車燈不過是其中一項而已,就是已經搞到這種規模了,再加上美國是汽車工業大國,所以才被盯上,最好笑的是,您以為歐美法規的每個罰金都會很高嗎? 非也,您去看看這個案字的罰金才多少,根本不痛不癢,看來這幾家根本連上訴都懶的提。

要看清楚是"聯合壟斷"。不要認為歐美的月亮都特別圓,法規都很好。好不好不知道,還要能做到才是真的。包含您舉的例子在內,這些公司會被修理都來自聯合、惡意遮蔽欺騙、大型經濟規模、引響規模巨大...等,所以您舉例的、看到的,都是大案。只要簡單問一句:把國內這幾家貴貴賣的代理商放到美國去,您認為它在歐美會構成什麼違法行為? 別鬧了吧~ 不要以歐美國法規很好,什麼都管的到、什麼都應該管。

所以我才會強調他們賣的是資訊不對稱。
資訊不對稱不是只有簡單的說是否知道同一東西國外賣多少,還要包含一種產品的"普遍價值認知",像星巴克、DYSON在原產國都是國民用品,它的價格不是天價,那就是因為他們普遍認知這種產品的價值定位就在一個範圍裏。
當他們賣到國外時,代理商想要賣到最高利潤,要打破的當然就是這種認知,甚至要製造出另一種層級的形象出來,只要沒有同級的競價對手,他想賣多貴都行,你能說他違法嗎?當然沒有,你能說政府沒管嗎? 當然不是,因為這就是自由市場機制,這不是民生必需品,又沒有聯合壟斷,他瘋起來賣高價你管的著嗎? 充其量是被市場自然淘汰而已,如果有一堆貴婦自願去買他,你又能如何?。你大有為的政府去管他,他搞不好又要向國際發聲說你台灣政府打壓自由市場經濟了~

台灣就是敗在資訊不對稱,通路被少數家族財團佔據,以及大部份民眾對品牌的既定印象難以打破所致。所以你到N個賣場看到的幾乎都是一樣的東西,比較性少的可憐,當資訊不對稱的普通民眾到小黃、呷感心...這些地方看到的都是相同東西的時候,他自然也就以為只有這些東西可選,也從此就被廠商給綁架了,連那些功能、配件要"恩賜"給你都由廠商決定。這才是最可悲的吧~~ 如果出國去其他國家的賣場看看,靠,N種產品排排站,誰敢隨便賣天價?
之前某個賣鍋具的水貨商,單某個型號的鍋具,一個星期就淨賺了30w,其實現在的資訊、管道都很多,如果不在意保固,或不需要保固,價差又很大的情況下,現在已經一堆人都從國外進貨了,賣水貨的搞不好賺的還比代理商多呢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