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ycto wrote:安装很不科学!居然有如此差的设计,不能理解!(恕刪) 這位對岸來的朋友,枉費樓主那麼詳盡的紀錄,就這樣來放個炮後,你下面就沒了的方式回應。很沒水準耶!請問您的白目是天生的還是後天影響的?
安裝過程..看起來是很漂亮...但是...那是外行人在看的~!!試問一下...這樣安裝..銅管跑了幾米??越短效率越好~!!(超過15米)一定要補冷媒(R410冷媒)..不知道有沒有補??....還有...外機裝的離牆壁實在太近了(或許真的沒辦法.不然我相信你們夠專業..不會裝在那地方的)...根本吸不到風...這影響到冷氣的效率...新機是還好...我個人預估大概3年左右..會感覺比較不涼了...(這要看是否常吹冷氣)常吹的話..可能不到2年...(以後維修的師傅肯定會幹譙)還有..45那台..電源為何不另外拉??用4C又2.0..這實在是偷工減料的太離譜...你要保佑吃電不會負荷..不然..電線走火的話就...懇請打火弟兄幫忙了...2.0是做控制線的a...你嘛幫幫忙~~還有..次臥室那台室內機...是顧客的問題了...這樣回風太差了..新機吹是會涼...沒做保養的話...很容易翹掉..(原因:冷排上會卡灰塵..光清洗濾網也沒用...又加上那樣設計...回風嚴重不良...壓縮機不掛才有鬼..)解決辦法:常吹冷氣的話...約3年就做一次冷氣保養...就是整台內機拆下來清洗~!!吊隱部分..機子如果離出風口不遠..我個人覺得做風管效率會比較好...還有..吊隱沒做強制回風哦??這樣回風根本是在吸冷氣吧...(有做強制回風..效率會提升a)銅管..水管部分美觀上給你大大獎賞...但是裝潢包起來...什麼都不是了...水管缺點是..離避內水管太遠...又走彎曲..久了之後..漏水機會大增...銅管..是離室外機越近越好..天花板要裝潢包起來..其實不需要走直角...增加了長度..對冷房效率大大折扣..除非是離室外機很近或沒裝潢要包..才去走直角~!!維修孔照片上看起來有點過小...機子如果壞了要拆馬達的話..或許還免強可以弄...如果銅管老化..漏冷媒..天花板肯定要拆了...總論...如果銅管拉超過15米以上...室外機又離牆壁那麼近...常吹的話..又不注重保養..我預估那台冷氣壽命約(5~6)年~!!家裡天花板如果要裝潢..需要包起來的話...建議不要裝吊隱的...因為要維修的話...天花板要拆機會很大...除非天花板是做輕鋼架的...以上是小弟個人經驗之談...如有冒犯之處..請多包涵..技術交流咩~!!
1.室外機離牆面太近,進氣不足散熱不佳,除效率不彰外,恐造成室外機壽命縮短2.控制線最好用隔離線,以免造成信號干擾3.次臥房室內機回風不足,冷房效果打折扣,且該位置容易發霉4.銅管走管位置穿管的好幾個地方,似乎角度太死,可能影響效率,如果日後會以裝潢包覆實在沒必要沿著牆角走管,只要閉開其他管路及木工角料(木工若釘到銅管,你會想哭)位置即可5.水管包覆的黑色海綿是保溫,不是保護排水管,作用為防止溫差過大冷凝水滴落,做的好上天堂,做不好拆裝潢6.以餐廳跟客廳兩台吊隱式送風機相關位置來看,若機器後方有足夠空間的話,回風應該足夠,若回風空間不足,才有必要做強制回風,並不是吊引送風機就一定要強制回風.一般設計師總是喜歡使用吊隱式送風機的最大原因就是看不到機器,可以讓設計師的設計好看而且有完整性,所以.....維修孔太小就不用想太多了,能讓師父開到60*60就算不錯了,大部分都是30*60,除非天花板與樓板夠高,否則風扇馬達出問題,只有拆天花板一途7.吊隱式送風機跟出風口間一定有風管或帆布,兩者之間距離如超過50公分建議使用風管,因為要預留集風箱位置,50公分以下則使用帆布,使用帆布要注意出風口與機器的相對位置,角度不可太大,否則出風不順,冷房能力打折扣
Brian613 wrote:很棒的建議~~ 筆記...(恕刪) 一般我們做電源都是用3.5的電源線...這還要看機子的大小...我們施工如果是63以上的機子..就用5.5的的電源線了~!!現在顧客都要越便宜越好...所以能偷就偷...(能偷的..應該只有銅管了...一般顧客根本不了解銅管..所以不會去要求..銅管最貴的..最好的..應該是國際牌..大品牌就是有差..他比較厚...現在都是新冷媒{R410}這比舊冷媒壓力還要大...他牌銅管就比較薄...差別在於冷氣裝久後..喇吧口<就是接頭>容易裂..比較厚的銅管相對的..要裂的機會就減少許多...裂了就是漏冷媒..就要花錢灌冷媒了)電源很重要...如果使用電源太細...吃電負荷不了..很容易跳電..還有最嚴重的電線走火...所以我們電源不可能會去偷工減料..避免萬一發生事情...這責任跑不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