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發電成本來說:核能<燃煤<燃油<燃氣<綠能
以污染物所造成的污染來說:綠能<核能<燃氣<燃油<燃煤
(燃煤除了污染嚴重外,空污還是難控管的污染物;核能廢料雖然也難處理,但量少又可以固化,起碼不會莫名其妙跑到你身體裡)
現在廢核後,短時間發電成本不要大幅提升一定就是燃煤,沒有其他選擇,所以政府只好對空污裝聾作啞,畢竟廢核是第一神主牌,不能倒,其他議題且戰且走。
但是接下來綠能佔比愈來愈高後,電價還能不漲嗎?
如果用了成本高的綠能,電價能不漲,那為何以前用核電時電價不降?
假如發電成本提高造成虧損卻不漲價,變成國庫補貼,那更慘…全國人民納稅的錢去補貼工業用電大戶…
反正現在台電就是冤大頭,騎虎難下,父子騎驢怎麼做都錯就是。
真正負責任的政府,應該將綠電的優缺點真實呈現出來,讓百姓自己選擇自己負責(就像英國公投脫歐一樣,現在也是騎虎難下)
而不是講那種幹話,用綠電、不缺電、不漲價,那德國廢核後電價大漲,德國是白痴落後國家嗎?
有可能你平常去吃的路邊攤,食材全部升級成有機認證然後照原價賣的嗎?
knift wrote:
其實我覺得台灣人都...(恕刪)
台灣電價長期都是靠政府在補助啊
以中國為例 他們是煤炭大國 又是
核能用電大國為何電價都比台灣貴 真的以為
台灣的實際發電成本有比中國低嗎?我相信
絕對沒有,各國都有補助 只是多寡問題。
我的觀點就是這種綠電一開始貴,但是未來是
便宜的。
躉購電價就是把固定資產的折舊成本移轉到
外部去,而且政府不用期初一次拿大筆的錢
投入資本支出,未來隨著通膨,在十年後來
看,這些價格絕對便宜,省下的資本支出可
拿來做其他更多事情。
事實上不管核能還是火力 把建廠折舊成本算上去
都沒有便宜到多少,只是以前政府補助完了沒人
直接提出來,作為出口經濟,又不能學中國光明
正大地玩補貼政策,當然只能從其他的地方私下
補了。
還有以上綠電收購費率政策,其實在馬時代就出
來了,蔡只是繼續推比較大力而已,馬也知道核
四根本搞不動,連現在侯友誼也直接拒絕。
所以核四議題後來根本變成不管誰執政就是拿來
打執政黨的政治議題。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