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請問iRobot Roomba 780 與 650 比較


44th wrote:
其實roomba只是irobot許多產品線中的一項,他高階的警用產品配有攝像頭,讓使用者方便操縱。這就間接的印證,如果要精密的工作品質,隨機碰撞的邏輯是不夠應付的,必須交由更高階的邏輯處理(人腦)。...(恕刪)


不好意思你說的我無法認同
因為畢竟在irobot的其他產品線上
並不是針對掃地這項工作來設計的
比如配備攝影鏡頭的
有For視訊會議的機器人
有For戰場上使用的機器人
產品定位的不同
並不是說有配備攝影鏡頭的機器就比較聰明
有的設計是為了讓人感覺就在身邊
有的設計是為了讓人在危險環境可以更安全執行任務
跟打掃家裡好像扯不上關係吧

而且工業上針對機器人的定義
應該是反覆地做相同的事情然後把錯誤率降到最低
或是幫人做對人有危險的事情
而不是規劃最精簡的方式來做事情
所以對我來說
做的對比做的聰明來的更有意義
但這並不代表Neato不好或是掃不乾淨
只是所使用的技術是不同的罷了
Wow~~
ROOMBA的演算法是很厲害的
絕對不是"隨機碰撞"這麼簡單喔
概念就像是螞蟻在未知的環境找食物一樣
用最少的路徑,搜尋最大的範圍,降低重複搜尋的次數....
Neato規劃路徑也很不錯,各有各的優點
像LG雙眼小精靈就結合以上兩種,號稱清潔能力更強
呵呵,但實際使用心得似乎是見仁見智...

我之前也很猶豫要買哪一台
最後是選ROOMBA 880
用過毛刷系列,要清潔纏繞的頭髮真是非常困擾
ROOMBA 880 雙膠刷不纏繞技術,偶爾想到把膠刷拿起來撥兩下就乾淨了,十秒搞定
這種繁瑣枯燥的清潔工作,當然越簡單越好
ROOMBA 880我給他滿分!!!
iRobot Roomba 880 +1
沒試用別種牌子過,但我認為掃地機器人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回家,
能回家代表已經工作完成!(且赤腳踩起來一塵不染,拿濕紙巾摸過地板還是白的)

很多機種無法脫困的,就沒有完成他的工作,你還得把他找出來,再看看有沒有受傷的地方
就失去買這個家電的意義了!

onitsu wrote:
如果是Neato B...(恕刪)


看完您分享這個宅友分享的兩台比較....
說實在我只有一個想法, 他拿到的機器有問題, 應該要送回去修吧?
我家的neato完全沒有這些奇奇怪怪的現象,工作至今半年多(每周兩次), 沒回家的次數用一隻手就數得出來...
家中也有很多家俱, 也有地墊, 只要地墊是固定起來不會被推動的, neato幾乎都可以爬上去清乾淨...

還有這位宅友故意把他家地墊搞的凹凸不平, 然後測試一台有問題的neato, 大罵這台很爛, 同時完全不放roomba爬地墊的影片, 然後大肆褒揚之, 這不是很怪嗎?

當然, 或許是因為他拿到的neato有問題, 造成他要一直回來救援, 所以使其造成不好的使用觀感...
不過就我使用的botvac 80經驗, 他那台肯定有問題...

最後, 兩種品牌各有優缺點, 但都是高階產品, 不會糟糕到哪去....
onitsu wrote:
不好意思你說的我無法...(恕刪)


我們在說不同的事。

你說產品定位,但我是討論機器運行的底層邏輯。

把iRobot跟NEATO兩台放在同一個60坪空間掃地,會發現三件事:
1)NEATO完工時間較快
2)NEATO每次可打掃範圍較大
3)NEATO工作有條不紊,一個空間一個空間的有計畫運行

這樣的優點來自於NEATO不停的用SLAM科技掃描周遭,不停的REAL TIME MAPPING工作空間(而不是如同先前有人誤會只有在開始時掃描一圈而已)後,有計畫性的同時運用吸力及電動刷來回清掃地板,不會在同樣的位置反覆清掃。iRobot隨機出發,想去哪就去哪的工作方式並不會排除已工作區塊,所以會有在已經吸過的地方反覆來回的狀況發生。

因此NEATO在同樣的工作範圍下不重工,掃得比較快;而在同樣的工作時間下,因為計畫性的清掃,也可以掃比較廣的面積。所以同樣是高階款產品,NEATO的適用工作面積是大於iRobot的。

iRobot的好處是他會偵測集塵量,並號稱會在特別髒的地方重覆掃,直至乾淨為止。所以掃完一遍地板的結果可能比NEATO乾淨。但缺乏計畫邏輯的問題是他可能今天這裡沒掃,明天那裏沒掃。

反正都是每天掃,NEATO長期下來清潔的結果絕對不亞於iRobot,甚至絕對比iRobot非雙膠刷的機型好。

NEATO另外的好處是他其實高階與低階產品的基礎架構是一樣的,只差在毛刷及濾網,所以你可以買最便宜的機型再另外添購毛刷、HEPA濾網來升級。XV-12可以自行升級成XV-21,botvac 70e可以升級成botvac 85,但iRobot 770不能升級成880。

最後,NEATO的脫困能力是沒有問題的。
Dempsey wrote:
我剛買780,買前用...(恕刪)
我一直是IROBOT的使用者,對其清掃後的效果也是滿意的,但碰撞方式及清掃時間,相對於NEATO的運作方式,似乎後者比較有效率,但我提出另一種觀點。

地板髒汙的狀況有很多種,有些髒汙是在掃地機運作的過程中會被碰開的或者是掃開的,而非一次就進入集塵盒,所以IROBOT在清掃過程中同一區域會在來回掃幾次,看似沒效率,但卻可以掃的更乾淨,重點是在定時排程下,只要它自動出來掃,自動回去充電,也把我的生活區域都掃乾淨了,它就算多花一倍的時間,我也看不到,也不會在乎。

大區域的清掃,IROBOT無法用中繼的方式充飽電繼續未完成的掃程,但IROBOT的電池電量及燈塔的搭配使用卻可以滿足大多數人的生活空間使用,今天就算NEATO可以完成100坪的區域清掃,而IROBOT做不到,對大多數人來說也不算是IROBOT的缺點。

我想每一種機器都有其優缺點,每個人的需求也不盡相同,只要可以達到自己的需求就算是好的機器。

最後影片中NEATO的失常表現,我會看做是機王。

44th wrote:
把iRobot跟NEATO兩台放在同一個60坪空間掃地,會發現三件事:
1)NEATO完工時間較快
2)NEATO每次可打掃範圍較大
3)NEATO工作有條不紊,一個空間一個空間的有計畫運行...(恕刪)


你說:
1)NEATO完工時間較快
2)NEATO每次可打掃範圍較大
3)NEATO工作有條不紊,一個空間一個空間的有計畫運行

請問你提到這三點結論是你個人實際做過比較之後的結果嗎?
還是可否提供第三方單位或官方單位的數據或影片連結?
如果沒有數據,你也沒實際用過iRobot,那這三點結論,是否只是你個人主觀意見而已呢?

你一直強調iRobot是隨機出發,但iRobot有一套自己的演算法,不是隨機出發這麼簡單。

你說iRobot缺乏計畫邏輯的問題是他可能今天這裡沒掃,明天那裏沒掃。
但我實際上使用完全沒有這種疑慮,只要是他能進得去的地方,他一定會幫我掃得清潔溜溜。
有一次出門陽台門沒關,只開一個剛好iRobot可以通過的小縫,
iRobot就鑽出去把戶外陽台徹底掃乾淨了,回來發現集塵盒裡面都是沙,可見iRobot在路徑規劃上是沒有死角的。

最後你說botvac 70e可以升級成botvac 85,但iRobot 770不能升級成880。
其實iRobot系列有推出集塵盒升級AeroVac高效能集塵盒套件。
到了880直接採用aeroforce就是標準配備,不必再花錢升級,我覺得更好。


dodoba21 wrote:
你說:1)NEATO...(恕刪)


這個你可以參考CNET的評比。

www.cnet.com

他掃不一定都會掃完這件事情除了我朋友使用心得,銷售人員也是這樣說。銷售人員跟我說的解決方式是把irobot輪流放在各個房間,把門帶上,讓他在裡面轉。

讓880清潔力提升的主要技術是那雙膠刷,770不能換。

如果你居住的坪數在30坪以下,兩房一聽,880蠻適合的。可是如果30坪以上,3房兩廳,妳至少需要買四個燈塔才能確保他依序清掃每個空間,而且他每個空間真的都來回掃很久。

NEATO他不用燈塔就可以掃描空間範圍,一個掃完再去下一個。每個空間的掃法都是由外往內依序進行,真的比較有效率。

我家比較大,neato都至少要回家充電一次才能掃完,我不敢想像irobot需要多久。
姐家是irobot,媽家想說智慧很吸引人改用neato因為智慧很吸引人,一年半有了吧,我推薦irobot
原因
我覺得他有比較乾淨,沒有智慧就是會一直做,執著但很乾淨,另外...聲音真的小很多...neato的聲音真的很大...今年母親節準備幫媽換台irobot,有閒錢就多點分區功能囉,姐家固定位置有洗衣籃和髒衣丟在木地板,而且有神桌,有防擋是必要,總不好它一直去拜訪祖先吧
二台機器人都我入手,畢竟媽年紀大了,姐忙小孩們很辛苦

Neato也許新型有改善清潔度,不過媽怕吵我還是會回到irobot
母親節要到囉,但願大家買到自己想買的禮物,祝母親節快樂!
neato +1
二個月前從亞馬遜訂購 neato botvac 80,現在每個禮拜吸三次,每次吸的很乾淨,而且我覺得它的聲音並不大,一般而言,我老婆都
邊讓它工作,而她自己則邊滑手機,她對這台很滿意,因為我們寢室大約八坪,但裡面床鋪,桌椅很多蠻複雜,但大約20分鐘就吸完回家,
且吸的蠻乾淨,以前我老婆都天天掃地拖地,現在大約一個裡拜拖1-2次。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