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插座為何要一大一小師大這討論區有提到http://www.phy.ntnu.edu.tw/demolab/phpBB/viewtopic.php?topic=8161其實當你的插頭兩根金屬一樣大時 也是隨便怎麼插都可以
台灣的110V就是一火一水設計,如果是220V就是兩火一水,電路要有電壓差才有辦法產生電流推的動電器,如果牆壁上剩一個孔,單純輸出一火110V的電,由於無法造成電壓差,電器是不動的,若是當你手摸電器腳踩地時造成迴路(腳接地又碰到金屬部分時),你就會被電的吱吱叫...所以插座孔至少一定會有兩孔.....
一般而言,單相2線電源共有3條線,火線、地線(中性線)、接地線,其中地線的接觸銅片會比較大的原因除了提供更好的接地效果外,也因為接觸火花比較大,所以增大面積來減少磨損。另外,儘量不要用水線這個名詞,容易產生誤導,水線給消防類的使用即可。再補充一點,火線有可能是"活線"的音誤,因為通常我們稱在有電的情形下進行的維修作業為"活線作業"
ec wrote:若使用正常, 正插反...(恕刪) 你解到我惑了 非常感謝所以簡單的說延長線設計成火線水線插頭是為了讓保護機制確實運作如果我接到這個轉接頭就有一半的機率這個機制是無法運作的不過我又有疑惑了像德法韓這些國家的插座是沒有分火線水線的那是不是就代表 在這些國家用延長線是比較危險的?可是他們應該會有其他保護措施吧??
事實上,終端電子產品在規定火線地線的部份就使用面是沒差的,正反插都行,不過就安全的定義就有差了,絕大部分的電子性產品的保護,是規定要做在火線(live)端的,所以,大部分的插座與插頭才用形狀定義極性,就我所知的只有德國日本系列的插頭座能正反插.不過,保護做在地線端也是可以起保護作用的,只是法規不允許.
這個插座跟插頭之所以會設計成一大一小,最主要的原因是要減少電磁場感應,這個觀念是由歐洲的電工法規來的,家裡所使用的電器設備也會造成線路產生電磁波 ,嚴格講説起來,一般的家庭用電不管110v與220v都有一條是所謂的地線,一條叫火線,這兩條線路只有火線是帶電的,但是一般我們以前用插座的習慣是不管他是哪一邊火線哪一邊地線,拿來就插上去,這樣一來會造成相序不一致的問題,造成電磁場增高的現象 ,所以後來引用了歐規的插座來改善這種現象的產生,所以在近幾年的電器產品都會設計成插頭一大一小.
疑~ 不是以前的國中有教?以110V 一個火線 一個地線~地線跟大地幾乎是一個電位~ 所以你摸那個插座腳踩大地是沒有電位差~ 也沒有通電的趕節~火線一下 +110V 一下 -110V 正弦波形是不? 若摸火線在大地上(短路是也)~ 電流一下往大地~ 一下往火線~
一般110v單相 有紅-火線、白-地線、綠-設備接地線一般220v單相 則有紅-二條火線,綠-設備接地線地線 通常會標示W ,或是比較長孔(圖中左側W 意義可能地線)PS:台灣有些水電工110V 有電就好,有些不會依標準施工火線、地線
雖然水火不容加上電線兩頭相接會短路,但是小弟真沒聽過水線這個名詞通常是火線(L) 跟 地線(N)三相線就變成 火線跟中性線所以喜歡的話也可以把單相的稱作 火線 跟 中性線不一樣的地方是 中性線對地電壓通常不等於0但地線幾乎就等於0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