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一算每小時循環量剩下400L左右,要完整循環2.6噸水一次需要6-7小時~
從8點開始算6小時~~大約是下午兩點才能循環一次
而下午一點左右就差不多又開始下雨了
開始下雨後,大約持續運轉半小時到了集熱板的熱水都搬到保溫桶後
溫差循環馬達就休息了
但會變成三個溫度表都顯示不同溫度
像今天大部分時間是陰天,下午下了一下雨,又變陰天~~
溫度顯示則變成
最高點55度
溫度計50度
鍋爐溫度顯示48度
太陽能溫度顯示只有47
所以我更確定~~管路跟凡爾必須要加大~~
至少要有內徑6分的大小~~這樣循環量才足夠
像現在這樣~~有太陽就來不及循環
造成循環馬達都沒休息~~
如果估計的沒錯,管徑加大循環馬達就會有空休息
也會更省電~~目前24H耗電量都維持在0.4-0.5度間
再來就是~~
進到保溫桶的水管,我要插深一點,讓他在保溫桶的1/2處左右
插到水裡,這樣才不會熱水都浮在上面
這樣應該也可以增加桶內熱水作熱交換
讓底部的水也盡快變熱
上午10點就汽化了,因為我暫時是由集熱板出水處做循環到保溫桶
所以一旦汽化,馬達就沒用了,變成要排汽到100度以下,馬達才有辦法運作
上午10點到下午3點等於都白白浪費掉熱能~
但我晚上又發現一個循環速度慢的原因,管徑小是一個原因
且保溫桶到集熱板之間的Y型過濾塞住了,所以造成循環速度太慢
我將Y型過濾較精密那層濾網給拆了~~留下粗濾網
管徑只剩下3分,又塞住,難怪循環超慢..
接下來再觀察看看~~但最終還是要換管的~~~
kidking110 wrote:
馬達最好是裝在冷水端...(恕刪)
有的,完成後是要裝冷水端的
目前是受限場所的問題,不得不裝熱水端
因為之前裝冷水端會有集熱板壓力過高的問題(水壓+馬達壓力)
所以暫時改從熱水端出水
昨晚本來想依K大說的改管路直接進冷水
拆到Y型過濾時,發現裡面都塞住了
所以我就想說把細的濾網拆掉看是不是這個問題
結果還真的是Y型過濾的問題
裡面濾網有內外兩層~~
像下圖(圖我用抓的~)
這個是粗濾

內層是細濾

細濾的很容易就卡汙垢了,
因為補進集熱板的水太量少,變成循環水量就受限
所以我過去兩天,晴天時集熱板溫度很容易飆升
所以昨晚我拆掉細濾那層後~~
循環水量整個提升,今天就沒有到達汽化的狀態~~
目前為止,循環時集熱板最高溫度是12點多時55度
我今天有補冷水到保溫桶,總水量是2.45噸,從40度開始
目前下午兩點保溫桶溫升已經有10度,效率比以往10天都來的高
這是Y型過濾~~目前我拆掉內層細濾,剩下粗濾而已~應該就不影響流量了
所以目前內徑就是三分~~(這樣等集熱板四組全上時,內徑換6分管我就比較有信心了,
之前還擔心內徑6分不夠)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