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69 wrote:
話說產地問題…其實我...(恕刪)
看過家樂福哥的串的人或許知道我,
我一個禮拜銷售、安裝、服務過的冷氣應該比其他人一輩子吹過的冷氣還多,
當時我是門市兼學徒,
早上除了銷售外幾乎用來轉服務,
把前一天晚上需要出保固的客人轉給原廠,
這時就能看出各廠牌的品質,
無論是組裝、設計還是售後,
前面日本大金、台灣日立、冰點的排序就是這樣產生的,
畢竟是自己碰過至少上萬個客戶與家電的經驗。
設計跟組裝好不好,問安裝的師傅最快,
銷售量跟問題多不多,除了師傅還要問客服。
本來我也覺得品管顧好,產地不是那麼重要,
但做過才知道...產地真的有差= =
最明顯的大概是索尼或日立吧...
看日本/馬來西亞跟日本/中國的月報修量差多少?
隨便一間大家電月吞吐量有破500台,
又不做中盤的家電行都算得出來。
當然也不是說真的不好,只是跟日本製的比,真的有差。
有人提到分離式冷氣的安裝品質比廠牌重要,
其實不只分離式冷氣,
應該說大家電所有需要安裝、定位的部分,
師傅的作工跟經驗都佔了很重的比例,
作工細緻度與節奏控制是基本功,
看配管線的手路,看多了大概能抓師傅的個性,
做多了甚至覺得是藝術,
某些真材實料又一絲不苟的師傅甚至會有客人指定安裝,
因為管線配得漂亮、安裝品質又好,自然會有客人點名。
前面說月吞吐量500台算很低了,
算下來一天只安裝不到17台,
假設同時有兩組師傅在跑,一組一天不到9台,
我店裡自己的師傅大概5組,缺人手會拉所有男丁(老闆父子、男門市...)下去,
加上外包的話大概可以湊7~9組,
大月一組一天的工作量約6~12張,
那個月隨便都是上千張單子在趕,所以500算很客氣了,
而且這是鄉下地方的量,都市家電行的訂單量應該更高。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