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導技術:日本開始研究超導新幹線,預計時速將到達500公里。實力公司包括:日立(Hitachi)、東芝(Toshiba)、日本車輛、三菱重工(MHI)等。
材料技術:NEC、東芝、日立、古河電工、日本神戶製鋼集團(KOBELCO)、住友電工(SEI)、東京電力等等;
奈米技術:高速通信技術、NEC、日立;
下一代DVD技術:SONY、東芝;
下下一代DVD技術:日立;
平面顯示屏技術:佳能、SONY、雙葉電子(Futaba Electronics Corporation);
矽技術:東京微電子、尼康(Nikon);
MEMS:三菱電機、夏普、松下;
宇宙:石川島播磨重工、川崎重工、三菱重工、東芝、NEC、三菱電機;
在傳統行業領域,世界現狀大致如下:
鋼鐵:
第1名盧森堡安賽樂米塔爾集團(ArcelorMittal)-年產量為1.3億噸,約佔世界鋼鐵總產量的10%。、
第2名中國大陸河北鋼鐵集團、
第3名中國大陸寶鋼集團(與日本合資採用日本技術)、
第4名中國大陸鞍鋼集團公司、
第5名中國大陸武漢鋼鐵(集團)公司、
第6名韓國浦項製鐵公司、
第7名新日本製鐵(NSC)-在日本國內市場占據1/3的市場份額、
第8名日本鋼鐵工程控股公司(JFE Holdings)、
第9名中國大陸江蘇沙鋼集團、
第10名中國大陸首鋼集團、
第11名中國大陸山東鋼鐵集團、
第12名印度塔塔鋼鐵公司、
第13名美國鋼鐵公司、
第19名德國蒂森克虜伯集團(ThyssenKrupp)-產品領域涉及鋼鐵、汽車技術(如:底盤)、機器製造、工程設計等,是全球第3大電梯和自動扶梯生產商,也是德國第5大工業公司。;
美國《財富》雜誌公佈2010年度世界500大排行:
盧森堡安賽樂米塔爾(ArcelorMittal)排名第99位,
德國蒂森克虜伯集團(ThyssenKrupp)排名第123位,
新日本製鐵(NSC)公司排名第191位,
日本鋼鐵工程控股公司(JFE)排名第253位,
韓國浦項製鐵集團(POSCO)排名第272位,
中國寶鋼排名第276位
中國河北鋼鐵集團排名第314位,
印度塔塔鋼鐵公司(Tata)排名第410位,
中國沙鋼集團排名第415位,
中國武漢鋼鐵集團公司排名第428位,
日本神戶鋼鐵公司(Kobelco)排名第473位。
化學:前4名是美國和德國瓜分;日本國三菱化學排在第5位、旭化成第9位。
汽車:日本豐田(Toyota)暫時排在第1、美國GM第2位、日產(Nissan)第8、本田(Honda)第9;
家用電器:前15名被日本包攬:松下(Panasonic),日立(Hitachi),東芝(Toshiba),夏普(Sharp),三菱電機(Melco)是前5名;
半導體:日立和三菱合資的半導體公司排第4位,美國英特爾(Intel)高居榜首;
通信領域:日本電報電信公司(NTT)獨佔鰲頭。
Tokyo, 2011年2月4日, (ABN Newswire) - 日本的新日本製鐵公司(TYO:5401)與住友金屬工業公司(TYO:5405)計劃合併創建世界第二大煉鋼企業,以抵擋來自亞洲諸多對手的激烈競爭、緩解國內汽車企業需求日漸萎縮帶來的衝擊。
在交易中,日本最大鋼鐵企業——新日本製鐵公司可能收購住友金屬。這筆交易達成之時,正是鋼鐵行業與飆升的原材料價格搏鬥之際,而澳洲最近的洪水更加劇了原材料價格的上漲。
由於豐田汽車公司(TYO:7203)和日產汽車公司(TYO:7201)在日本國內的汽車產量減少,轉而擴大印度等新興市場的生產,而且使用當地鋼鐵企業的產品,日本鋼鐵企業受到了沉重打擊。
日本鋼鐵企業試圖通過降價來渡過強勢日元帶來的不利局面,可是,還面臨著韓國浦項制鐵(NYSE:PKX)和中國最大的上市鋼鐵企業寶山鋼鐵公司(SHA:600019)的激烈競爭。
分析師以及日本政府官員及政界人士都表示歡迎合併計劃,合併計劃需得到日本公平交易委員會(FTC)的批准才可施行。
里昂證券的分析師Jeremie Capron說:「新集團有機會成為亞洲非常有競爭力的公司。」他還說,有了新日本製鐵的幫助,住友金屬還有削減成本的空間。
「合併後的公司將擁有業界最好的產品線,從建築鋼材、汽車鋼板、厚鋼板到無縫鋼管,這是獨一無二的,即使是業界第一的公司,安賽樂米塔爾(NYSE:MT)也沒有這樣的產品線。」
新日本製鐵公司的主要客戶中包括日本汽車企業,住友金屬工業公司的強項則是用於能源、建築和機械領域的無縫鋼管。兩家公司表示計劃在2012年10月合併。
新日本製鐵和日本第二大的日本鋼鐵工程控股公司(JFE Holdings) (TYO:5411)上週都降低了對截至3月份的全年的預測,稱減低的原因是煉焦煤和鐵礦石成本上漲。
「工業巨無霸」
新日本製鐵的高級管理人員表示,該公司期待加深與住友金屬和神戶鋼鐵公司(TYO:5406)的合作,新日本製鐵與後者有一些業務合作關係,但據稱公平交易委員會反對,稱其不能這樣做。
住友金屬工業公司社長Hiroshi Tomono在東京的一個新聞發佈會上表示,去年兩家公司的合計粗鋼產量為4780萬噸,合併後的公司將名列世界第二,將僱傭七萬五千多人。
這個產量仍只有位居第一的安賽樂米塔爾的產量的一半,但將超過寶鋼。根據世界鋼鐵協會的數據,以2009年的粗鋼產量排名,新日本製鐵位居世界第4,住友金屬排在第19名。
投資銀行Fairfax駐倫敦的分析師John Meyer說:「這是兩個工業巨無霸。看起來這兩家工業巨頭合併的宗旨,是專門為了超過中國人所能做的一切。」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