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7

.....略(待刪除)


kevinfrancine wrote:
R22跟R410A的...(恕刪)


天阿...怎麼到現在還被困在R22與410冷媒壓力的話題?

從頭到尾一直強到銅管的厚度與冷媒壓力一點關係都沒有,到現在還在圍繞這個話題,形同無線迴圈!

銅管的厚薄只有和成本有關係!別在扯啥爆管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唯一合理解釋就只有喇叭頭沒鎖覆好,

或是很天的師傅在有冷媒壓力情況下,作焊接動作,就這兩個原因有可能爆管而已,別再把爆管說的像神一樣了!

低壓壓力就只有70左右,高壓也不會超過250,這樣的壓力要爆管真的要笑死人啦!
天阿...怎麼到現在還被困在R22與410冷媒壓力的話題?

看不下去只好跳出來
如果你是從業人員(祝你客戶好運)..如果不是(感謝上天還好不是)


從頭到尾一直強到銅管的厚度與冷媒壓力一點關係都沒有

如果沒關係原廠安裝說明書何必特別用紅字強調..那原廠不就是笨蛋!!
不要說你比原廠開發人員還利害

銅管的厚薄只有和成本有關係!別在扯啥爆管了,那是不可能的事情

那不就用紅色像皮水管就好了


低壓壓力就只有70左右,高壓也不會超過250,這樣的壓力要爆管真的要笑死人啦!

不知道就不要出口誤導別人(果然是半筒水)
R410A冷媒壓力是R22冷媒的1.6倍
那仁兄怎麼還沒笑死??

我在想R410a的壓力是R22冷媒的1.6倍,這一點資料很容易查到,我想大家是很清楚的
關鍵是冷媒實際壓力為多少,銅管耐壓多少? 看幾倍實在是看不出來答案
如果R22耐壓能力夠,那還需要管壁較厚的R410a嗎?
如果不夠,那當然就不能選擇R22銅管了
那我就會很高興我堅持換了R410a銅管

我想是不是朝這個方向去討論比較有意義呢?
http://caf677.pixnet.net/blog

bmmsj wrote:
天阿...怎麼到現在...(恕刪)


很抱歉,本人並非空調業者,也完全沒有看過妳說的說明書,但是我還有點材料知識!

建議妳回去把有關材料的書籍,重新唸過再過來!

我這邊只簡單說幾句,銅管承受壓力有每平方公分500磅,也就是說以冷氣的壓力來說,最高也不會超過

250磅,我想這個數字已經很明確了,別在那邊說啥R410是R22的幾倍了!不管是哪一個都不會有壓力過

高而爆管的現象!

還有麻煩妳先搞清楚,為啥會有壓力的差別,別只懂一些數字就在那邊裝懂,好嘛!

bmmsj wrote:
色像皮水管


很抱歉,這邊一定要吐妳槽,紅色像皮水管的耐壓最高不會超過每平方公分30磅,所以用水管絕對會爆管!
應該說~該零件匹配什麼就用什麼~才對~~
這禮拜剛上完課,剛好有一張說明圖,是X金寫的。




R22銅管裝R410A機器,會裂的地方是在喇叭口的部位!!

還有溫室暖化係數R410A還比R22高咧!! 兩個都是過渡時期的冷煤啦!
qken wrote:
這禮拜剛上完課,剛好...(恕刪)


終於有專業的來了
有圖有真相!!!

我覺得在台灣買冷氣(特別是分離式)還蠻悲哀的
怕被經銷商晃點
怕被最後的安裝廠商當肥羊宰
怕被偷料偷工~偷東偷西
怕被原廠當皮球踢

就算上網爬了一堆文
也不一定會有結果~比方說如果爬到這樓

裝冷氣是專業工作~裝冷氣的技工是要考證照的
對於安全~工具~材料的使用應該有非常專業的知識
也應該對施工品質與安全保證
可是為什麼消費者還是常常被當盤子耍
(如果是裝電梯敢這樣搞?~所以不會死人的隨便就好...)

題外話~以工業化分工的認知來說
銅管型號~跟裡面跑什麼冷媒
是兩回事沒錯!!!
(銅管應該只分管徑跟管壁厚度~表示它的流量與耐壓)
但是為了消費與認知方便~會直接去把冷媒型號當作對應銅管的型號
這也很常見~所以其實銅管是躺著也中槍
書不但要讀,還要讀通,
銅管能耐多少壓力,要看材質、厚度、管徑,還有表面的處理,以偏概全的話那就......
有規範就照規範做
不用跟安裝商浪費唇舌討論強度夠不夠
會來問代表你不放心
勉強驗收了,用起來也是怪怪的
安裝商用R22銅管
報價如果跟R410a一樣
就是降低他的成本
也就是俗稱"x工 x料"
沒誠信的廠商講的話你要信嗎?

  • 7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請輸入您要前往的頁數(1 ~ 7)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