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untime wrote:由於石油上漲 加上這...(恕刪) 以目前1kwp的建置費用大概是30萬元,而經濟部補助50%,所以1kwp實際支出是15萬左右,而1kwp一年的發電量是1460度(以日照四小時計算),而以一度電3元計算,大概一年省下4380元,所以要34.2年才能回收,回收期有點長,所以廠商通常是以售電的方式說服業主,以售台電一度8元,一年可售出11680元,要12.8年才能回收,我認為建置費用仍過高,以台灣地區一戶家庭每日用電量大概是10度(這是台電的資料)1kwp的實際支出費用應該在4.3萬元左右,而台電售電價格應格在10元以上,這樣可以控制在3年回本,我認為比較有吸引力。
先給樓主的用心拍拍手! 我覺得原本直接裸露在外的屋頂經過覆蓋電能板之後, 阻隔掉直接的日曬和部分的雨水,對於頂樓的屋內溫度有降低的作用, 對空調的用電需求可以大大降低!對於屋頂漏水的機率也可以稍稍降低, 我想這些都是額外的收穫吧!不過太陽能板製程的污染問題已經超出一般人的認知範圍, 供給端的監督和改善工作實在不應該再讓消費者去煩惱才對...
太陽能發電是個環保產業應是個迷思, 風力發電也是.大自然真正的太陽能電力(能量)系統是甚麼? 最早的水車應是無污染及副作用的應是典型的, 現在之水力發電勉強算是(但有副作用), 其他的就多是個迷思了.目前太陽能級風力發電好像是百貨業之周年慶, 搶購看似省了荷包了, 但仔細看來卻不盡然值得(否則百貨業者吃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