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也正是他的壞處
每一個人使用冷氣的條件 各自不同
各種主客觀的條件對於最終的耗電 有著極大的分野
所以個人只是單純的分享
若以個人現有的條件組合及使用情形
會是如何的結果
永遠只是個人在此所呈現的結果
所以僅能參考
無法保證一定能在哪裡 重現相同結果(但實驗室的倒可以)
EER值 現今只能單純的參考
因為國內的檢驗 只單純針對定頻下的結果測試耗電功率
再回推一整年的耗電
事實上這跟變頻冷氣的效率 有很大的差異
總耗電 不會是只由定格耗電來決定
冷氣的風道循環效果 冷氣蒸發器的設計
鼓風滾輪的改良 更快速的電腦 偵測更完善的感應器
室外機的設計 壓縮機的效率 室外風扇的改良
種種都會影響到 一台冷氣在相同環境下的表現
所以再國內未能跟上國外的檢驗標準時
現有的能源效率指示
個人認為只能提供一部分的參考價值
就像個人之前曾提過
日本本土的冷氣EER事實上越作越低(這幾年 當他們改用APF值 實際測試在實驗室內運轉一段時間的消耗)
所以高EER 不代表能得到低總耗電能
所以各家廠商 不斷改良冷氣效率 增進操作模式的精細程度
以總耗電為最終目標 因為電費支出是以此為準的
我以個人不斷紀錄耗電情形 也以電表數為主 而不是變電家的數字 也是因為如此
隨著時間推進 天氣更熱了 我的冷氣也更老了
所以老冷氣能有多大效率 未來我也等著看呢
不過一年過去
多了不少電器在使用(尤其是海水缸)
最近在請教富士通將軍公司
有沒有機會把14LSAZ改裝成變頻冷水機 但還沒有消息
因為現有的日生CL650 在室內散熱
挺慘的 而且EER不到1耶
若有人知道如何改裝 請PM我
救一下囉
主要的原因是為了說明過去曾經在YAHOO知識版
個人曾經提過的經驗及數據 首先是有圖有真相
可以佐證個人曾經提過的效能可以到什麼程度
再來 個人換了地方 最自己新的數據累積的開始
一方面作對比 一方面開始改良自己房子的隔熱問題
希望可以得到隔熱漆的效果如何
當然 這完全是自己環境下的結果
很難在其他地方得到完全相同的效果
但這也是一個使用者在使用過程中
不斷嘗試錯誤的過程及經驗
藉以分享 讓有需要的朋友們 可以有概念知道
當面對自己的狀況時 若有類似情形 可以參考個人的經驗
再過2週就一週年
也打算作個總結 就此結束了
冷氣空調已經是一般家庭無可或缺的產品
也佔家庭夏季耗電的大宗
選擇適當的冷氣+確實的安裝+正確的維護
可以有效降低在空調的能源消耗
但要如何做到
個人提供自己長年下來的數據及環境條件
給有需要的人作參考
是個人主要持續分享的動力吧
品牌不是重點 效率及品質 會是大多數人注重的地方
個人雖然短暫的替富士通代言
主要是在自己使用過程當中的心得
有很好的效率 但品質可以更提升更好
日立日製機種個人也有安裝(4部)
效率也是很好 品質更穩定 但溫控就像個人提過的(較不適應)
至於其他品牌 個人上無機會購買使用
自然即無從分享
唉...說多了
也重複了
不過5月即是收手的時候了
自從2002年因為孩子準備出世 開始跟變頻空調的相識 研究 好奇 疑問 實驗 維護的一切一切
在2007年完成補習班空調全面變頻冷暖化 享受著變頻帶來的舒適 效率 也見識到維護的重要性 機器安裝的事前研究有多重要的 一個失當的室內外機環境 對機器帶來負荷傷害是極為明顯 心裡也清楚 空調不是像房子 一般的耐久財 終究年紀增加 效率下降 加上溫室效應的嚴重化 評估冷房需求的標準也需要不斷修正 所以隨著使用年份延伸 也開始第二波的空調更新計畫 但 能力跟想法 終究有落差 由2015年開始的更新計畫 一直到2024年才真正完成
2024/7/6日 正式完成最後一間教室的空調更新
原本的是兩台第二代NOCRIA 14LBT 2007年開始服役 因6*27日上課時發現其中一台產生錯誤燈號 雖然在斷電後 又可正常運作 但有發現會鎖在高頻運作 評估是功率晶片損壞 知道原廠已經無料件可修理 所以就緊急開啟更新計畫 在考慮室外環境日益嚴苛 所以就放大到NOCRIA Z50 在原廠大力支持下 7/3日到貨 7/4日找師傅討論 7/6日就開始更新工程
1.更新前的最後一幕 左邊的出問題 蝦缸上面還正常

2.室外機的狀況 冷媒管槽成了麻雀的窩



電線是去年就買的3.5MM平方三芯的電纜 既當電力線 又當訊號線 導致師傅哀哀叫 很難接線太粗了 用完一卷還剩很多 1.6白扁線充當接地線

完工後 室內 這次刻意降低室內機高度約8公分 方便未來清洗操作方便性

室外機 沒改變壁掛方式 因為要預留維修空間 但因跨距不同 所以在原有的壁掛架上 多一組橫架 好鎖室外機 但辛苦師傅 礙於後來安裝的海水水塔 施工腳路很難找 但無法移動它 但在三人合作下 還是扛上固定架上 再次謝謝師傅阿 真是辛苦 看起來很接近牆壁 但實量還有18公分 是沒有更換室外機腳架的妥協 無奈但只能接受 照片上2樓的是2021年更新的Z63

到此 終於完成補習班的整棟冷氣更新工程 漫長的一條路 因為好貴阿 財政部長經常不願意放行 也終於放下心裡一顆石頭 因為在更新空調的這條路上 很明顯的是 新的機種效率不斷提升 舊的機種 在當時 也許是叱刹風雲 但是在年份的推移下 仍是要認老 所以這間教室是我自己上課用理化教室 在天天記錄下 看的 出其他老師在使用NOCRIAZ的機型下 效率高上我的舊14LBT好多 再來就是慢慢紀錄觀察 到底有多少的效率提升囉
更新大事記
一樓客廳 舊:2006年日立RAS-28ST*2 2015年更新為NOCRIA X
二樓前教室 舊:2006年NOCRIA第一代AWC-14LSAZ 2020年更新第一台NOCRIA Z50 2023年更新第2台 Z50
二樓後教室 舊:2006年三台NOCRIA第一代AWC-14LSAZ 2021年更新為2台NOCRIA Z63兩台
一樓後教室 舊:2007年兩台NOCRIA第二代AWCZ-14LBT 2024年更新為兩台NOCRIA Z50
現在心得是 空調是有年限的機器 適時更新 可以提供更好的使用感受及更好的效率 執著在用越久賺越多 可能實務上 是剛好相反的 以上給諸位參考參考
-----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