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氣安裝在床頭上方,一般式會讓人感覺有壓迫感,建議加個床頭櫃可以改善不少。
因為已經裝潢做好了,管線照理來說是就預留在內機的位置,就將封板切開來做接管了。
內機往上崁入天花板的範圍,記得盡量不要超過內機高度的三分之一,不然冷氣的效果會降低很多。
而風向一般是往前方直吹,風向調平而不是調往下,照理說也不會吹到床頭才對。
已有裝潢要再裝機這種都不簡單,只能說盡力去做到完善的成果。
店家我再PM給您吧,最近忙翻了..
sunargo您好
我個人認為是不需要遮雨棚的,我覺得加了都很容易被颱風吹壞掉...
冷氣也不怕雨,反倒是太陽曬的時候冷氣效率會稍降一點點。
反到室外機的架子,若外機是架在風吹雨林又懸空的地方,建議從鍍鋅套架升級到不鏽鋼白鐵架。
感謝大家的推文,說實在我發文之前也是忐忑不安.. 不知道這樣的文章會不會掀起什麼樣的波瀾。
何況這些都是我們公司寶貴的經驗,所以是否要PO文時我也先請示過老板。
但我跟老板都相信有時候分享才能獲得更多的收穫,所以就決定發佈此文囉。
希望能夠對大家有幫助,感謝。
影
管線再走一般都是施工店家來安排,看是要走最短距離(斜的)或是都走直線橫線,不然就是看木作裝潢有沒不包的地方,不包的地方就不適合走管線囉。
多聯式廣義來說,就是一台外機跟數台內機。
而在變頻冷氣的狀況下,一對多是比較省電的。
但是變頻冷氣省電不是在滿載狀態,大部分是在卸載的狀態來見高下。
若是每天開機只有一兩個小時,等於卸載狀態的時間少,簡單來說就是省電的狀態下才用一點點冷氣而已。
也可以說,變頻冷氣使用時間拉很長,電費也不會拉很高。
全熱交換器算是新鮮空氣供應系統,也可以把它當作一個很先進的抽風扇,把室外的空氣抽進來分送至房內各空間。
而且利用室內排出的廢氣溫度(冷氣或暖氣),來影響吸進來外氣溫度(夏天的熱空氣或冬天的冷空氣)。
簡單來說就是比較不會造成室內空調負擔的通風換氣系統。
優點就是可以從室外吸取新鮮空氣來給室內個空間,不然光靠冷氣控制的也只是溫度與濕度。
缺點就是施工不易,全熱交換器的氣管比冷氣銅管還粗。
而因為現在的建設公司都有做分離式冷氣的SENCE,知道要在樑上或牆上留下套管供銅管管線穿過。
但非常少建設公司會留出供全熱交換器氣管來走的套管,所以全熱交換器的管線系統在拉設時。都需要穿牆或是走過樑下。
因此目前全熱交換器施做一般都會與室內設計做配合,而要如何藏這些氣管管線都會讓設計師很頭痛。
影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