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免會想他在家裡幹嘛
所以先裝監視器
和遙控插座控制電暖器
後期就往智慧燈泡著手
然後藍芽網關連結溫度計
以上都是小米系統
統合在一個app比較實在
有用過紅外線控制冷氣的
小眾品牌華菱無法達到開關同步
後還就放棄了
小家電類後期全部選擇國際牌互聯網
可以說台灣的物聯網進度不到國外的10%
現在台灣的物聯網商品全是國外品牌,包含小米、tplink等.....
台灣的品牌就算有也是貼牌在賣,台灣沒有真正想發展物聯網家電的企業。
以前都還要買亞馬遜的物聯網商品...............
後來小米推物聯網,台灣才慢慢有一點點物聯網的概念!
可悲台灣的落後..........

我家全是物聯網,從出門監視器打開、燈光關閉、關電風扇,
到進門監視器關閉、開門客廳電燈開燈、以感測器及手機gps定位手機位置做到全都自動化,
加上google nest hub聲控裝置,智慧家庭在台灣要實現不容易!
要用好幾個品牌,還要能結合google home連接......
當初也考慮Apple HomeKit,但在台灣Apple HomeKit裝置難買又貴種類又少,
最後只好用google home產品,能找到的產品多又平價。
用google home有個好處,就是安卓iphone都能下載,
用Apple HomeKit,安卓沒法使用.......只有iphone能用,
別以為沒關係,物聯網你可能用很久,可是手機你改天想換系統了,
卻不能用那是很糟糕的一件事。
還是一句話,在台灣要自己建構智慧家庭不容易,台灣物聯網太落後了!!!
除非找專門規畫的設計整套系統,但......你會被系統完全綁住不見得比較好,
只是完整性會比較齊全,因為智慧家庭系統化是整個封閉系統,要擴充完全要系統公司做。
那不是一般家庭能承受的開銷。
總之~台灣物聯網落後國外將近15-20年!!!可悲呀~~~~

再談Matter在台灣物聯網的支援及相容性根本還是很差,
當初Matter是為了整合各家的物聯網而建立的協定,現在看來還是只做半套。
現在都不知道Matter協定是在協定什麼,有支援卻不能控制!能控制卻不完整。
我只覺得Matter是做半套的協定.......我都直接無視了~~~
內文搜尋
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