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erry921 wrote:挖賽chiujung大的家已經買這麼多東西 這些其實都是慢慢累積起來的, 大概三四年有了....所以個人建議1. 不用一次到位, 慢慢擴充. 視家裡的需要解決問題......2. Android 和 IOS 各有優缺點, 所以不應該把它們視為死對頭,而是可以相輔相成的兩個平台.我家一開始是從放在飯廳的小愛音箱和小米風扇開始, 那時Google Nest還沒進台灣. 而且純粹是為了吃飯時能聽KKbox的音樂和動嘴開風扇而已, 覺得很新鮮而已。後來想說吃飯和有時在飯廳做事時需要不同的亮度, 發現小愛也可以做這件事,就把燈泡換了......當Google Nest進來後, 發現小米可以介接進Google Home,就開始慢慢佈Google Nest音箱和擴充一些小元件(溫溼度計、小米無線開關等等), 也開始研究Google Home的日常安排要怎麼寫, 所以我家起床的鬧鐘都是Google Nest在那邊劈哩啪啦說一大堆天氣、笑話、行程等等. 因為小孩需要平板上課, 所以又買了一台ipad(ipad真的不貴, 不用買到頂級的就很好用了), 發現不少家的App介接進IOS平台的方式是用捷徑. 就開始研究怎麼為Siri寫捷徑, 所以拿著平板就可以說 "Hey Siri, 把XX打開/關掉"之類...(其實Google HOME的日常安排或IOS捷徑不難寫, 不外乎就是當條件符合時(例如: 聽到我說什麼時或哪個時間點到了), 就做什麼事)最近想說躺床上時懶得起來開關燈, 所以找到switchbot來解決. 除了switchbot的那根小手指, 我還附加了一個switchbot無線開關. 因為連眼睛不用張開就可以開關燈(其實動嘴也可以開關, 只是會吵到老婆)...........科技果然來自人的惰性。個人覺得在家庭應用上有一塊移動式攝影機的領域廠商沒有開發, 曾有廠商在掃地機器人上裝攝影機, 但後來就沒了,或許廠商覺得沒有那個市場。我家有一台Asus Zenbo, 當年買了其實是陪伴年邁父母及小孩. 但是父母走了,小孩也大了.......Zenbo的作用變成用來遙控到定點來看家中電器的實際開關狀況, 所以我家不會有那種紅外線中控到底是開還是關的問題. 而且Zenbo沒電了還可以自己回去充電, 可惜停產了. 目前類似的是Kebbi, 但Kebbi好像沒有充電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