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obuni wrote:這個就是台灣人從小被(恕刪) 應該是說,以這個例子,如果有其他更簡便的方法(如古老的用臉盆接冷水,0成本,效果幾乎跟花上千元買設備一樣!)對大多數的人來說根本不會想要裝這個設備,這是合情合理的選擇。不要說台灣人,正常人都會這樣選擇。如果你是企業員工,買了一台一輩子企業都無法回本,看不出效益的設備,老闆會同意嗎?
主要是享受生活品質,冬天洗澡時,等熱水出來還要排掉不少水。如果每樣東西都要用價值去比。那只能說是看個人。個人自建水電配置時,特地將熱水管末端再接管回到熱水器,後續接迴水器。水電和營造也認為沒有必要。會設置主要還是不想等熱水,和住飯店一樣,當洗澡一開就有熱水對於個人感覺。能不能回不回本根本不重要。迴水系統因為設置成本較高,一般建案和住宅,根本不會有,所以在高成本下,很多建商都會說沒必要。在講求生活品質下,現在也漸漸普及。因為生活水準一直提高,電梯/迴水系統/居家智能/居家監控等等,會越來越普及。當你用過就會知道好在哪?而不是有沒有必要的問題。就如同認識的有錢人兩個長輩一個是:一家住三合院老宅/自己煮三餐/國產老車,很少外出遊玩。男主人認為吃住不需要花那麼多錢,沒必要。另一個:全家住自建宅,也不時外食,常帶家人外出遊玩,生活品質不錯。以上有對錯?窮活和富養有什麼是必要?個人高興就好。正常人會怎麼做?外出坐公車和走路就好,什麼用效益去論?一樣評估,那花錢買進口車的人思想就有問題因為無法回本?便宜的便當能吃飽,花更多錢吃大餐,一樣都能吃飽,最後也是排掉,整體效益也太低。不吃便當也是?
Jeff 8888 wrote:主要是享受生活品質,冬天洗澡時,等熱水出來還要排掉不少水。如果每樣東西都要用價值去比。那只能說是看個人。(恕刪) 之所以熱水來太慢,是因為用淋浴,之所以要淋浴,是因為泡澡較耗水,之所以覺得泡澡耗水,是想省水費,享受生活品質「泡澡」就好!就不會有冷水流掉一堆或淋浴水溫過高問題。皇帝才能泡澡,士兵只給你一盆水自己解決…真想多花錢,可用太空人洗澡的方式…,為了完成任務不在意花多少錢!這是被省錢習慣制約後,才會做出洗不爽快又多花錢的決策。是為了省錢/效率花更多錢,不是為了爽快花更多錢。
回歸技術面來看回水系統,大飯店必需有回水系統有2個主要原因:1、管線口徑大&距離長,一支2吋熱水管從10樓拉到2樓的管內水量超過50公升,光是要先漏掉管內冷水會太浪費2、客人在浴室要從熱水龍頭漏掉50L冷水所需時間依水壓不同需要3~6分鐘不等,這種熱水供應品質會影響客人下次再來的意願。所以飯店會在熱水輸送幹管的末端接一條回水管將管內冷水抽回保溫桶讓熱水管內常保持在一定溫度以上。重點就是熱水輸送管路(包含回水管)內長時間存放高溫熱水,若是管路保溫不好時就會有大量熱散失造成,所以有回水系統飯店的熱水管路都有極佳的保溫能力,熱水管路等同是保溫桶延伸的一部份,這樣才不會因為要顧及熱水供應品質來造成加熱成本的暴增。而在台灣一般住家的熱水管路大都是埋在RC的暗管,無法提供"保溫桶等級"的保溫能力,當您啟動回水讓這些暗管水溫上升後撐不了多久就又降回去了回水系統肯定可以提高生活品質,但會建議居家使用回水時以手動模式或是定時在有熱水使用的時段,不要全天恆溫回水(除非您的熱水管路有"保溫桶級"的保溫能力)否則您就會發現一端熱水器在努力加熱....另一端回水管路也在努力散熱一整天下來........加熱費用一定非常可觀的
這幾天天氣冷有點考慮要DIY裝這個,熱水端裝逆止閥,最樓下的浴室或廚房,冷熱水管在一個三通,連接迴水機,這樣就可以了,在用一個插座定時器,主要是早上起床時需要一開熱水洗手洗臉,與洗澡時間這樣而已,感覺還蠻方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