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684151 wrote:
想說用太陽能熱水器預熱~減少加油成本~~(恕刪)
大型的太陽能熱水器系統
建議您打電話去問一下,太陽能熱水器的廠商是那幾家 ? 使用的狀況如何 ?
1.平板式的強制循環:
我去安南醫院探病時,在樓上病房就可以看到,啟智學校的屋頂裝了很多片,
由於醫院不能拍照,因此沒辦法附照片.
台南市安南區長和路二段台南啟智學校
http://goo.gl/maps/Czmp2
2.真空管式的強制循環:
高雄市岡山區岡山路皇家室內溫水游泳池
http://goo.gl/maps/thDY6
在照片中間,紅色廣告的左右兩側,就有很多根真空管.

「強制循環系統」一般用於學校、游泳池或飯店等大型系統,或者是安裝空間受限的地方 !
而幾乎每一家太陽能熱水器廠商,都有這樣的安裝案例:
http://www.i-sunwater.com.tw/news-detail-277990.html
不管喜歡真空管或者平板式的太陽能熱水器.
建議一定要找,太陽能熱水器的廠商.
因為這是他們的專業,且看過現場後才能給最佳的建議.
這幾天迫不及待的先暫時性的安裝兩組真空管集熱板(因為鐵工要半個月後才有空)
一開始支架組裝沒經驗,裝上一組,加上保溫桶比集熱板高一個樓層~~又加滿五噸
我的支架整個被水壓擠壓到變形~~開始噴水~~
後來先是將支架做精準的調整,再將水放到剩下兩噸半左右,再多裝上一個集熱板,
就沒有漏水情況了~~
其實我暫時安裝的方式是錯的,集熱板應該要比保溫桶高會比較好(因為一組正常大約是背500L的水)
我一開始背了5噸水~~大約是10倍的承受量,難怪噴水了~~管子怎麼調都會被壓力擠到位移
所以等鐵工將頂樓固定支架黏好後,把集熱板移到頂樓,就沒有水壓的問題了(沒有水壓著集熱板)~~
試驗條件:
目前我是100管真空管拖2.6噸水做實驗(計畫應該是要200支真空管+2噸保溫桶)~~
我故意超出規格測試~
試了幾天(時晴時陰偶雨的天氣)~~~一天太陽整個露臉的時間不知道有沒有三小時
像發文的現在下午三點又下雨了..
用電一整天大約是0.4度(我有裝瓦時表..用中古的),保溫桶水是2.6噸,6分白鐵波浪管,來回的管線長大約40米無保溫(因為只是暫時安裝),循環泵浦 我用威樂ST-25/6 ,三段變速、最高速耗電為63W/H
目前有太陽時,即使開循環集熱板溫度還是會上升(表示集熱速度高於循環速度),有可能需要1.泵浦要在加大,或2.六分管改用1"管
可解決,但是我先長期觀察一下~
溫升大約一天在5-6度左右(但隔夜會有溫降,所以正常使用等於溫度一天只升2-3度)都維持在52-53度左右
再來就是我保溫桶是直立桶~~底部的溫度跟1/3處溫度會相差2-3度左右
我鍋爐的溫度感測是裝在保溫桶的1/3處,他顯示的溫度會稍高一些
但是太陽能的溫度感測是最底部的循環孔,他顯示的溫度就稍低2-3度
差不多是兩個溫度感測的數字一致時(表示整桶溫度都一樣了)
保溫桶內1/3處的溫度數字顯示才會繼續往上升~~
再來就是我觀察到裝50隻跟100隻,效率有明顯的差異~~
希望我接下來再裝100隻之後,效果會更明顯~~
結論~~
目前試驗是:
保溫桶比集熱板高一樓層(保溫桶高):100隻真空管+2.6噸水保溫,時陰時晴偶雨的天氣.管道40米無保溫.6分白鐵波浪管扣掉夜晚保溫桶溫降24H大約是2-3度溫升(都是太陽下山後的溫度),符合正常使用習慣
安裝完成的內容是
集熱板比保溫桶高一樓層(集熱板高):200隻真空管+2噸水保溫(彈性加到5噸),管道會縮到25-30米加保溫棉
中古的瓦時表也派上用場了~~目前保溫桶裝2.6噸水時,24H看一次大約耗電0.4度

剛熬夜裝好第二組時,早上睡過頭~還沒設定溫差循環~~結果曬到裡面水汽化了...所以打開開關排氣~

暫時先裝2組集熱板串聯(共100隻58*1800真空管)~~
現在看到的都是臨時位置~另外還有兩組我沒裝上~管道保溫棉我也沒套上~
且放在這個位置其實是錯的~~

kidking110 wrote:
這組真空管可承受多大...(恕刪)
廠商是說0.6mpa內~但是實際上一開始我安裝時是將循環馬達裝在保溫桶旁,等於打水下去集熱板
當時又將保溫桶裝到5噸時,等於水壓+泵浦壓力,集熱板壓力過大,矽膠圈就會噴水了~~
因此壓力變成有洩掉,就不準確了(但如果集熱板高於保溫桶,循環馬達這個位置就沒錯~)
我後來先暫時將循環泵浦裝在第二組集熱板的出水那邊,照片上用臉盆蓋住的就是~
那時候我是想辦法解決漏水問題~~就沒注意看壓力表~
再者~~後來我又裝自動排氣閥跟0.4mpa的洩壓閥
盡量不挑戰壓力極限~~因為這是安全問題~~
這是擔心萬一停電或是循環馬達故障時,裡面水曬到汽化時需要洩壓
不過平常停電..大概是颱風天時.颱風天應該不太可能發生這種情況..
但是也是需要應付萬一循環馬達故障的情況,所以只是先預防萬一
所以目前我暫時先用2.6噸水+2個集熱板 (100隻真空管預設值是配1噸水,等於我另外超出1.6倍水)
現在用6分白鐵波浪管(內徑我量只有15mm..等於只有4分內徑),
大太陽下有來不及循環的情況發生(就是已經在循環了,但是
第二組集熱板出水端的溫度仍然不斷上升,昨天我看,循環馬達運作時集熱板的溫度在下午1點時仍然到爬升到75度,但保溫桶底部溫度還在50)
我在猜是不是管徑不夠大的原因~~如果換成1"白鐵波浪管內徑大約是6分應該可以加快循環速度~~
改天有時間我換看看~~
但是最近下午都1點到3點前就會下雨~~所以開循環時是沒有看到集熱板溫度爬到90幾度的情況
因為後來就下雨了~~
再來就是我保溫桶的溫度顯示~~有三組(原本鍋爐的兩組,加上現在太陽能的一組
位置分別是
類比溫度計:最高,大約保溫桶的1/3處
鍋爐溫度顯示:次之,大約保溫桶1/4處
太陽能溫度顯示:最低,底端循環孔

我發現直立桶的溫差相當明顯~~1/3跟底部最多可能會相差有4度
有可能是我循環後的進水在保溫桶上方,變成熱水較輕會浮上面,溫度較低的水就最底部
現在觀察到是~~循環到整桶溫度都一致了(從上到下的溫度顯示都一樣時),顯示的溫度才會繼續往上升
所以會感覺溫升有點慢,所以我想說換1"管,增加循環速度~~應該效率會更好
kidking110 wrote:
使用強制循環系統,建...(恕刪)
哈~~我表達方式比較口語化,所以文章的結構性比較不佳
其實是慢慢摸索~~稱不上有實驗精神
本來就打算是要裝在保溫桶上方了,因為鐵工那邊目前還沒空檔
所以我目前是暫時性的安裝在露台上
集熱板的溫度感測是裝再出水口沒錯,保溫桶的目前也是裝在循環出口
集熱板出來的管我是接到保溫桶頂部跟回水管路同一孔
目前有太陽的情況6分管真的來不及循環,會變成白天時,泵浦幾乎都在運轉
雖然一整天耗電量只有0.4-0.5度,但是我還是覺得泵浦要有休息較好
所以管路我之後進出管都會換成1"管
本來初衷是裝滿水時只要夠維持溫度就可減少用油,但目前使用還有少量溫升~
已經比我預期的效能好了
如果循環速度夠的話,等四組都上去時也許也夠整桶裝滿還有溫升
當然我也是有考慮要用承壓式的~~但後來想說我保溫桶本身已是無承壓了
再用U型真空管有點大材小用~~所以後來就決定用紫晶管就好~~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