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

請問有人知道 3D deinterlace 這個英文名稱的解釋嗎

that's totally wrong! both are unrelated.

Denny chen wrote:
3D Deinter...(恕刪)
有人跟我建意 用vga轉色差 接數位機上盒 也就是說vga插頭連接端子 市價好像700多元 可是又怕效果不如預期
不知到有沒有人試過
小弟覺得

VGA 直通 VGA

或色差直通色差比較好

轉來轉去其實不太理想 .....
行至水窮處,與人云亦云。〔薪水是零元,還活得下去〕。
大通有一款 VGA接VGA的數位機上盒 編號6200 不知有人用過嗎 接上液晶電視用VGA 效果不知道會比會比色差端子來的好 但是又怕買了又不如預期的希望 真傷腦筋 不知有哪位大大用過的
我前面講過畫面不好跟用VGA或色差輸入沒什麼關係~不用想說換了VGA的就會有什麼改變.
也許換了會有改善,但是那是因為換了沒問題的電視盒,不是因為換了VGA輸入......
人家客服隨便講的,還是不要當真的好.....

如果畫面有馬賽克,請先把天線換個位置或把天線接到室外去,數位電視在收訊不好的時候就會
馬賽克. 如果只有某些畫面會有馬賽克的話(通常是畫面變化很大,例如快速移動等等), 那是誰收都有
馬賽克, 因為電視台的訊號因為流量不夠就會有馬克,跟以前壓很差的VCD有些畫面會有馬賽克
意思是一樣的.台灣的數位電視品質原來就這樣, 請自己習慣.
與失敗為伍者,天天靠盃都是別人的錯。 與成功為伍者,天天跟失敗切磋直到不再出錯。
我想也對 問題還是要找源頭 謝謝妳bluesystem 昨天換了色差感覺上差不了多少 就剩vga想試看看 但就像
你說的訊號問題 但是......用vga解析會比較好嗎 很想試試耶
就暫時先這樣了 也想不出更好的方法 就看數位電視數位化了



小弟有整理一下deinterlace 的圖片給大家參考

或參閱本人的部落格

雖然目前已經邁向mega pixel 時代,
但類比interlace 這一塊仍然有人使用,

特別拉出來說明一下,何謂3D de-interlace

1.影像來源
這是interlace 的訊號源,下圖是模擬在一般CRT 螢幕看到的樣子...

其中畫面的 "O" 是在 Odd LINE 掃瞄 (奇數線條掃瞄) ;"K"是 EVEN Line 掃瞄 (偶數線條掃瞄)





2.完全沒有做任何的 De-interlace,
  輸出直接 丟出 60 field /sec



3. 如果直接將 奇數和偶數直接 merge
    每秒輸出 30frame/sec




4.偷吃步...將一半丟掉 然後將剩下的一半 把他補起來..

    比如將 奇數掃瞄 留下來,丟掉 偶數掃瞄,然後再用留下來的奇數條去補差點

   其輸出是 30frame/sec  ,缺點是 他的解析度會變成一半




5. 確確實實的做好 3D de-interlace

    輸出為 30frame/sec.... 其資訊保留最多,而且不會有任何的毛邊鋸齒..

   但是代價就是,需要額外的memory....成本就會提高...




 



小弟有整理一下deinterlace 的圖片給大家參考

或參閱本人的部落格

雖然目前已經邁向mega pixel 時代,
但類比interlace 這一塊仍然有人使用,

特別拉出來說明一下,何謂3D de-interlace

1.影像來源
這是interlace 的訊號源,下圖是模擬在一般CRT 螢幕看到的樣子...

其中畫面的 "O" 是在 Odd LINE 掃瞄 (奇數線條掃瞄) ;"K"是 EVEN Line 掃瞄 (偶數線條掃瞄)





2.完全沒有做任何的 De-interlace,
  輸出直接 丟出 60 field /sec



3. 如果直接將 奇數和偶數直接 merge
    每秒輸出 30frame/sec




4.偷吃步...將一半丟掉 然後將剩下的一半 把他補起來..

    比如將 奇數掃瞄 留下來,丟掉 偶數掃瞄,然後再用留下來的奇數條去補差點

   其輸出是 30frame/sec  ,缺點是 他的解析度會變成一半




5. 確確實實的做好 3D de-interlace

    輸出為 30frame/sec.... 其資訊保留最多,而且不會有任何的毛邊鋸齒..

   但是代價就是,需要額外的memory....成本就會提高...




 

andy.tzeng wrote:
小弟有整理一下dei...(恕刪)


學習了, thanks,
  • 2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