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

請問R410冷氣用R22冷媒管?

小弟我的做法是內外機一段銅管是R22薄管燒焊換成R410厚管!大金和三菱商用機是允許用舊管的。前提是管壁要大於0.8mm的銅管且不得有壓縮機燒燬的積碳.........
堅決...強烈反對基地台.....................蓋在別人家。給我基地台,其餘還是可以談 !!!!
現在麻煩是 我不知道什麼燒燬的積碳,前任屋主是請全國電子裝的三洋非變頻R22冷氣。
要請他焊接,我覺得問題更大,因為弄不好焊接接口更脆弱吧?
這類似問題先前已有討論串提過:

洗管路是可行~但是是選項中次佳的方式...先前使用的管情況為何,相信您不清楚~此為無法掌握的變數

但若條件允許,重新配置管路自然是最好...

還有個觀念是我時常與客戶提的,多一焊點即為多一漏點~ 只要一焊,站壓(檢漏程序)可不能少啊~

以上供您參考~
babylon2 wrote:
現在麻煩是 我不知道...(恕刪)


恩.....一段沉積很久的事情,又浮現出來了....

目前還是有許多人認為銅管沒有安裝410專用銅管會爆管,這是很嚴重的誤解,再次聲明,局對不會有

這樣的事情發生,0.8mm以上銅管的耐壓絕對在1000psi以上,所已請放心!會爆管就式喇叭頭沒打好

,或是喇叭頭鎖太緊導致銅管裂開....所以也會有些師傅選用扭力板手!


再來是冷媒的問題,原則上就R22冷媒的銅管如果要使用R410冷媒,請務必使用R141B下去做清洗,如

果冷氣行很節儉....那至少也要用環保去漬油清洗(但真的不是很建議...),清洗完畢後再以氮氣充洗



最後一個問題是焊接過後的銅管是否會變脆弱?

我敢保證說會變措弱的人是100%的門外漢....沒有這回事,反而焊接的部分還更強固!除非焊接的人他

本來就是菜鳥,不然控火老練的師父,焊接是100%不會漏氣的(說100%是誇張了點...但機會微乎其微阿)。


另外如果覺得暫壓時間會花很長....建議去買個數位真空表,簡簡單單5分鐘內搞定漫長的暫壓問題!!

babylon2 wrote:
我有爬文看過了,但是...(恕刪)


冷暖與銅管脆化是完全沒有關聯.....

要不然你室內機三不五時冷暖切換....蒸發器不就三不五時焊接處爆炸?
lbc wrote:
恩.....一段沉積...(恕刪)

想請問那個清洗,會要洗多久?
藥劑到下去後,要怎麼弄出來啊?
(管線在屋子上方彎彎曲曲的了)
還有,安裝時到底是去清洗花比較多錢,
還是幫我裝新的冷媒管?
(我懷疑他沒換新的,也是想省錢,基本安裝的長度的冷媒管,也是要200.300吧?)


另外就是抽真空的問題了,我看以前的文章,說要抽30MIN!?
但是這次安裝,只有幫我抽5MIN吧?
師傅說看錶有真空了就夠了,那為什麼以前的文章說要抽那麼久?
又,到幾度才算夠?
基本上要與樓上的朋友交換個觀念...

每一樣施作都有其應到位之處,可以一次牽到位的管不必切不必洗更不必焊~
除非不能或者條件不允許才再考量次佳方案~
應該用相對應的器具與工法,其目的就是要確保完成度~

站壓5分鐘...的確會讓人擔心...

供您參考~


回應開版的朋友~抽真空:是要確保管路內的水氣抽離,是因R410a混合型冷媒會與水結合而變質,這直接影響的是壓縮機與冷度,所以並非只抽數分鐘就可草草了事的步驟...

供您參考~

babylon2 wrote:
想請問那個清洗,會要...(恕刪)


您好,首先要說明一下,清洗冷媒銅管使用的R141B並不是藥劑,它是冷媒得一種,在常溫底下

呈現液態,就像水一樣,它可以容於油酯類中,所以很適合清洗冷媒管線(早期是使用)

清洗上並沒有時間限制,需看管線長短,與沖出的量來決定是不是有洗乾淨....就像你洗澡一樣

,沒有規定要洗幾分鐘...只要你洗到沒有滑滑的大概就乾淨的意思差不多... = ="

另外不需要擔心管線往上往下彎彎曲曲的問題,講簡單一點就是R141B是用沖的,銅管銜接完後就

可以開始沖了。

至於抽真空需要多久的時間,已經有許多人回覆,便不再多說~
Kylin Meng wrote:
基本上要與樓上的朋友...(恕刪)


k大~你是專業施工人員

建議你可以購買數位真空計,好用到整個不行,在真空下沒有熱脹冷縮的問題,

也不用等候許久才知道壓力有沒有下降,一般數位真空劑的解析度在1~1000micron

可以說是比一般指針表頭還要精準,反應時間也蠻快的,約一秒更新一次。

在真空底下觀察壓力回升會比起在高壓下觀察壓力下降還要來的快速,而且也更精確!

lbc朋友:先講在前頭~無任何針對之意~
若惹你不悅~尚請海涵...

您說的器具我知道但還沒買,或許有機會專為他寫篇開箱文XD

至於您先前發文中對於焊接管與清洗管路之說~我是肯定與同意的,
因為商用空調一年中也會接到幾間~
但又切回家用空調上,為何在下會較偏向能牽新管就牽新管的看法呢~

是因為在實務上~我的考量點是要替客戶根除所有心理產生任何"毛毛的"可能性~

客戶很可愛~大都會以所謂的常理或自有獨特的經驗法則來看待~即便解釋清了客戶還是會為此存疑而心裡犯疙瘩而不安~~故此~盼能理解~

也藉此說聲不好意思:)
  • 5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