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LED磊晶的良率跟耗材成本的相關問題
以及一台MOCVD就要1.5億左右,以及非常貴的製程中的耗材
SIC於LED磊晶廠的應用
1.MOCVD的磊晶TRAY盤,目前使用的TRAY盤為石墨CVD一層SIC,主要是利用石墨優越的熱傳導,而表面的SIC則是保護石墨不在磊晶製程中被腐蝕,目前石墨CVD SIC的壽命約200~300RUN,但是一體成型的SSIC 磊晶TRAY盤不僅擁有極佳的熱傳導以及非常優越的熱均溫性,磊晶製程中的溫差會直接影響到最終產品的良率,SSIC更有非常優秀的抗腐蝕能力,是唯一可以同時兼具高熱導、均溫性、高抗腐蝕的磊晶耗材,SSIC在此方面的應用則必須要磊晶廠與SSIC陶瓷廠配合才能導入,因為MOCVD機台的出廠參數設定的磊晶TRAY盤還是以石墨CVD SIC,且由於每間磊晶廠的自行設定的參數會有所不同,故此SSIC 磊晶TRAY也不能通用於市面上
,目前各大磊晶廠已經積極尋找世界各國有能力一條龍生產SSIC陶瓷的廠商開始共同開發,只要一正式導入製程將對該公司的磊晶良率以及耗材壽命大幅提高。
2.ECR&ICP&乾蝕刻製程用SIC TRAY,目前各磊晶廠多使用原廠高單價的SIC TRAY,此製程中抗腐蝕的特性即為重要,如果選用的SIC是屬於R級的(反應燒結)或是緻密性以及材料純度不夠的SIC,將會直接對製程產生污染或是耗材使用壽命過短,RSIC的硬度僅略高於氧化鋁,相對來說比要好加工所以加工成本會較低,但是在抗腐蝕的壽命上也相對的較差於SSIC,此製程的TRAY盤目前形式較多,除了常用的2吋-27孔,2吋-9孔,2吋-12孔,4吋-7孔等以及在TRAY盤上面有特殊的開槽挖孔等設計。
3.RTP製程的SIC TRAY,此製程會直接影響到產品的發光亮度,此製程中對SSIC的熱傳導以及均溫性的要求非常高,相對的TRAY盤的緻密性要相當的好,如果TRAY盤內部的孔隙率過高則TRAY盤上各點的均溫性就會有差異。
artless wrote:
你想的太簡單了,如真...(恕刪)
所以你說到重點了
我要表達的就是這個
市面上相當多的產品給各位選擇
價格也很亂有300-500
一個成本250的東西
你會想要花多少買?
值得各位深思
而LED這玩意光效方面會持續的提升
但LED是半導體也無法無止境的提升
歐司朗估計未來200lm/W左右就會到極限
我想未來3-5年內就會看到
而價格會持續的往下降
另外照明這玩意本來就是傳統產業
以後肯定是公模滿天飛如同現在的省電燈泡
那價格就更低囉
現在跳進去買真的有點早
況且許多法令都沒完備
消費大眾算是實驗品阿
市場上的產品每瓦150 lm/W我還真的很少看到
光學扣15%電源扣15%
150*0。85*0。85=108。375lm/W
表示6W的產品應該要有650lm的亮度?
假如如你所說的現在二線廠也應該推出來了吧
但市場上目前我所看到的LED球泡燈
每瓦初始值連100lm都不到
如果有100lm/W的也是光學跟電源效率大於85%的
當然業界上所說的超高lm/W
都是以小功率來推大芯片所得到的結果
但這樣不是正常出貨的產品啦
200lm/W常規產品還沒出來啦
如果出來的話
3W可以替代40W的燈泡
5W可以替代60W的燈泡
7w可以替代90W的燈泡
如果價錢合理...我相信我會去買來研究看看^^"
不知道現在200lm/W的產品用在哪些上面
這真的是推翻我對LED業界水平的了解了
power-led wrote:
原來如此,受敎了!跟..
但是去年一線廠都推出150~180lm/W的東西了
今年第一季更針對少數客戶提供210~240lm/W的樣品。...(恕刪)
內文搜尋

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