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

冷氣結冰之抓漏

一般要探漏,填充冷媒來提高壓力是錯誤的做法,使用加壓泵埔加入空氣,提高壓力,也是錯誤的方式。

正卻的做法為。使用氮氣來加壓提升壓力,一般會加壓致250psi,或是有些比較熟練的師傅,會加壓300-350psi,以這樣的壓力會比較容易找到洩漏處。

另外,如果還是不容易找到洩漏處的話,也會把機器拆成多個部份,分開探漏。


上面那支電子探漏儀,我記得好像不貴,大約4000左右,可以偵測年漏率0•25 oz的冷媒,如有記錯,再煩請指正。

lbc wrote:
一般要探漏,填充冷媒...(恕刪)


電子探漏的那個,我有去雅虎拍賣搜尋過,好像都幾乎在1萬上下喔!低於1萬的不多了...

至於氮氣加壓...一般人不太可能隨車攜帶那個吧?憑良心說...有些機主是大樓又沒電梯的...光是抽真空那台我都提到懶了,要我搬氮氣瓶...我會說:老闆你自己搬吧!

而且氮氣也要成本...用來探漏這要算自己吸收嗎?還是消費者吸收?

的確大大說的都是最正確的方式,不過有時候土師仔習慣稍為變通一下,只要抓得到漏,能解決問題都不失為好方法,如果對冷氣本身沒什麼傷害,應該是沒差吧?

小弟只是提出自己粗淺的看法,對於大大提出的見解,小弟也虛心接受,並沒有筆戰的意思,希望大大還能不吝多多賜教,互相成長,謝謝!



Breath again wrote:
電子探漏的那個,我有...(恕刪)


依照冷凍調作業是項規定,建議使用氮氣,勁量不要以空氣填充加壓,嚴禁使用氧氣加壓.

另外使用冷媒加壓的成本比氮氣高.

有沒有電是另外一回事,施工專業與品質是需要兼顧的.

如果施工場所時常是沒有電的,那施工的人員應該自備發電設備.

不管氮氣或冷媒,說穿了成本都沒多少,要賺的都是工錢與技術費用.

另外我想你應該是從事相關行業的人,你自己和材料行或是代理商拿,就是這個價,我想只有不是從事相關

行業的人才會在y拍上購買.

至於真空泵浦, 1/2HP以下手提都很方便,1HP以上才比較大台一點,依我自己的工作範圍,因涉及到

大系統與二段,二元系統,真空泵浦就要自己做,才會比較符合自己的需求,重量較重,又自己做了專用推車,

使用與搬運才會方便.

lbc wrote:
依照冷凍調作業是項規...(恕刪)


呵呵!大大您誤會我的意思了,我上面打的內容不是說有沒有電(是電梯...),而是解決客戶問題的效率罷了...

在這樣的季節,光是一天就要跑多少趟維修?應該是累到懶得算了吧?那個氮氣加壓...一天來搬上搬下,跑個幾趟,誰也吃不消吧?(一堆冷氣孤兒...常常都在跑不是自己安裝的冷氣維修件)

以現在世界各地四季溫差變化那麼劇烈的情況,將心比心之下,為了能快速解決每一個問題個案,讓炎炎夏日裡減少更多的冷氣孤兒,實在恐難堅持那一成不變的專業,畢竟...光是催促的電話都接不完了...

我們也不是那些無良的服務人員,盡可能在效率跟品質取得平衡,也會對自己的服務給予一定的保固範圍,畢竟就是有專業,才敢收工錢,也不是收了錢就了事...

不過跟大大討教之下,獲益良多,大大無私賜教,讓鄉民們又多增加了冷氣方面的知識。

用氮氣抓漏充填至系統裡 再不行冷熱排 泡在水裡抓
現在要找到照基本作業流程裝冷氣的 腦筋不死板的師傅 實在有夠難找的啦
我的變頻冷氣就因為一堆兩光師傅到現在始終無法發揮應該有的效能
R410a的冷媒根本有幾個師傅願意拿R140a專用錶 連工具都不肯花錢買
都拿R22冷媒錶共用
裝新變頻冷氣懶的抽真空 以老方式非變頻的方式來灌冷媒
要求抽真空還一堆理由 新機裝好後就只用外機的冷媒 不願意多補充冷媒省一點點材料費
他們堅信老方式來冷氣就會冷 會冷有屁用 我變頻冷氣走不到最低頻 裝變頻有鳥用
抓漏不要肖想會用氮氣 連抽真空的壓縮機都懶的帶了
還是用冷媒在測漏 測個10鐘抓不到就嫌難賺不想抓了
抽真空頂多意思一下抽個5分鐘
補冷媒都給你帶那種快沒冷媒的比較輕冷媒也補充不足 反正會涼就想交差趕快賺下一攤

老師傅不肯接受建議!死腦筋古板 願意跟上時代的安裝人員真的要看人
現在一堆正公司出來的安裝人員 受訓歸受訓 出來裝又是用自己的那一套
造成一堆變頻冷氣不會冷 或沒省到電 讓消費者多花錢 光是來回檢測不知道浪費多少人力與時間
搞的消費者不爽 安裝人員也嫌煩 公司又不願負責
變頻冷氣的問題 一堆安裝人員是出問題的所在


梅涼新 wrote:
現在要找到照基本作業...(恕刪)


確實新款410A冷媒,在許多老一輩的師傅手中,沒有確實的施工。

畢竟以他們的觀念,會覺得冷煤這玩意有這樣不可思議嗎?他們會用以前所學的知識來判斷,但是新款冷媒

並非只有壓力較高而已,總總延生出來的問題,也是許多老一輩的師傅,沒那麼快發現到的。

像是軸偏括管夾,以老一輩的師傅,應該都是以傳統軸偏括管器在做喇叭口,以他們的觀念就是不就都是

喇叭口嗎?其實重點是,銜接喇叭口的另外一端,他的角度與以往喇叭口的斜切面角度不同。

如果以冷氣空調來說,最為明顯,應為出場時所配置的喇叭鎖頭與傳統R22或是其他鎖頭的斜切面不同,

所以使用一般軸偏括管器來做喇叭頭,會出現不容易密合的情況。

並不是說老師傅的技術不好,也沒有說R410A冷媒就必須多專業的人才會弄,只要大家搞清楚,冷凍底子

打好,其實沒甚麼不同。
Breath again wrote:
呵呵!大大您誤會我的...(恕刪)


我是不曉得冷氣空調的工作心態與整個市場操作方式,但是以我的角度去看,感覺這是不合理,與不正確

的做法。

就算跑得不是自己做的客戶,但是你現在跑,不就是你的客戶了嗎?我自己也是一堆客戶都不是我原先的客

戶阿...,許多原先都不是我做的客戶,也有一堆都是不是自己做的客戶又再幫我介紹的客戶,這和一開始

是不是自己跑出來的客戶無關阿,就算以前不是,現在是不就好了嗎?


現場無罰處了的,就拆下來帶回去處理。

工錢可以少算,但是合理的價格與服務心態,才是客戶所想要的吧?我覺得和效率沒甚麼關係。

我並無筆戰的意思,只是我是以這樣感覺對得起客戶的心態去服務我的客人而已。
我是外行人,之前汽車漏冷媒,保養廠幫我補了冷媒,另外在冷媒中加了螢光劑,如果有漏冷媒,就能馬上依螢光劑出現的位置確認漏冷媒的地方。
加點螢光劑或染色劑,這的確是個好辦法,難道家用冷氣抓漏,都沒有這招嗎?

windkkiimmoo wrote:
我是外行人,之前汽車...(恕刪)

之前抓漏抓的很煩 就想到汽車冷氣有螢光劑這招
有問過冷氣行 得到的答案是家用冷氣沒有螢光劑這種東西
我是蠻懷疑的 家用冷氣應該可能有 這不是什麼高科技
只是傳統冷氣師傅排斥新東西和學習 抓不到就換一台新的
家用冷氣抓不到可以換台新的
汽車不可能抓不到漏的地方就換一台車
造成螢光劑未被家用冷氣採用
  • 3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