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

為彌補罪惡的開箱文 -- 熱泵

不打人屁股已經很多年了,更何況現是個退休清閒的人。

在研發及實際使用狀況下去更新缺點或變動設計那是必要的,否則一項產品出產後就能高枕無憂那真也要叫你第一名。不過如有好的設計及改變也能嘉惠或服務老客戶那才是售後服務真諦。

我的熱泵現快樂使用中也沒任何問題,很欣慰上群在原有的基礎上精益求精,看來當初的選擇是對的。
樂活人生 wrote:
這算是早買早享受, 晚買享改良嗎?...(恕刪)

熱泵的產品特性具備了多項特點,導致早用不只早享受...
還可以享安全和越早省回來(大方向的說法是提早拯救地球)

致於晚買方面享受到的改良比重上是會在我們供應端(提升施工效率節省不必要零件),
因為針對熱泵特性對傳統工法修正後的重點在一些3~5%的小差異上,
像是修改保溫桶相關進出水口位置可提升5%的足溫熱水量、
修改熱水出水位置改善保溫條件時一天可減少0.5~1度的熱散失...
這些小細節遠遠不能和早買早享受的好處可以相比的喔!
kinwine wrote:
熱泵的產品特性具備了...(恕刪)


若是這樣說! 還真的不知道是要「早買」還是要「晚買」呢! ..

傻綠班的鴿 8:17 ━━━━━━━━●━━━ 14:50 ⇆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ㅤ↻

禮誠工作室 wrote:
若是這樣說! 還真的...(恕刪)

現在出手的都不算早啦!
機組成熟度和施工周邊配件都有一定水準了!
選擇有第3方測試數據的會有一定程度保障,
我們在此拋磚引玉一下吧!

聽說R410A冷媒機型的壓縮機,壽命很難撐過兩年,所以才有R22、R417A冷媒機型出現,
是真是假?

大雕一號 wrote:
聽說R410A冷媒機...(恕刪)

雕大.......您從那裡聽說的.....
我們2006起輸出到歐盟國家的小型熱泵都是R410A了,
別家還有更早的,不過那個時候松下、日立還沒有生產60HZ的R410A壓縮機,
所以我們台灣規格60HZ從06年至今採用Toshiba的R410A壓縮機還沒有壞過一顆喔!
或許採樣標準和空調比相對太小了,但也有上K的量在台灣了!
工研院在9月底的熱泵研討會也針對R410A與R744(CO2)在台灣的適用性做主題,
結論上R410A具備了絕對的優勢,應該會成為熱泵的主流冷媒

熱泵是先有R22系統,不是R410A出了問題才有R22出現,
而R417A是3期環保冷媒用來延續舊的R22硬體系統使用年限,
而隨著R22的硬體越來越少,R417A的任務也將功成身退......

雕大有空來小弟這裡奉個茶為您DEMO說明,
空調部份您的見識廣博有很多想請您指教的地方喔!
kinwine wrote:
雕大.......您...(恕刪)


不好意思啦!
是從某正在發展R417A壓縮機的海外廠家那邊聽來,再加上一些有實際安裝經驗朋友的「小道消息」。
據了解,大金還有雙冷媒系統的........
一些資訊都是基於興趣而胡亂收集,沒有章法,如果有錯還請指正。

大雕一號 wrote:
大金還有雙冷媒系統的...(恕刪)

是嗎?
應該很有意思!
有空時麻煩雕大指點一下啦!
討論區就是要討論這些好玩的東西啦!
kinwine wrote:
隨著R22的硬體越來越少,R417A的任務也將功成身退.........(恕刪)


如果沒有記錯(小雕記性向來不佳),R417A冷媒應該是R134a+R125+R600a(極少量)組合成的,
物性與R22近似,比R407C效率佳,比R410A壓力低,所以才會被拿來應用在熱泵機,
目前由大陸廠家在主導,也許 程工 您可以多留意一下,否則被邊緣化那就慘!
(咱有給 程工 您回信)
說實在物料規格方面對於一般客戶而言大部份是不暸解,所以只能祈禱一切都是最新最好的。

但售後服務確是感受最直接與最實在的。

程大 在暸解我使用熱泵上的疑惑後,雖然只是小小的一個壓力閥調整,但願利用回台南休假的時間,專程到府服務這種售後的服務態度我只能說:「足感心」,謝謝了!
  • 4
內文搜尋
X
評分
評分
複製連結
Mobile01提醒您
您目前瀏覽的是行動版網頁
是否切換到電腦版網頁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