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8 = #304不鏽鋼18-10 = #316不鏽鋼不鏽鋼並不代表不會生鏽, 而是不容易生鏽.一般而言, #316的耐酸性比#304來得好, 但是價格也比#304來得貴.中國大陸有許多低價不鏽鋼製品, 所用的材料是所謂2字頭的料,這種料跟不鏽鋼一樣磁鐵吸不住, 所以很容易騙過一般買家.2字頭的料重量比起#304約輕25%, 同時對非常不耐酸.值得慶幸的是台灣製造的不鏽鋼產品使用2字頭材料的幾乎是0.這類產品選構上, 小弟偏向選擇國際大廠/台灣或國外製造. 大陸製品原則上敬而遠之.
我買了一個不鏽鋼的炒菜鍋盒上標示是七層 內層是304的不鏽鋼 台灣製 不是名牌很好用 除了重之外問題來了 用了一個多月之後一次用完後洗 發現洗出黑黑的油洗了很多次 也用醋洗它陰乾後用衛生紙擦 發現是銀灰色的物質鍋子並有強烈的金屬味據說不鏽鋼加工時會用機械油 所以新買的鍋子要先洗過我開始也先用醋洗了但是使用一陣子之後才出現這樣的情況很奇怪 是加工的機械油嗎?我的問題是1.有沒有可能這個鍋子內層不是不鏽鋼而是其他材質?2.會是我用醋洗傷害了它嗎?我是用白醋大概3比1煮沸後倒掉這個鍋子實在不像劣質鍋 也有品牌 快要2000元但是我其他鍋用了好幾年也不會這樣
經過自己的多看多了解之後發現百貨公司賣的幾乎都是所謂的醫療鋼手術刀材質,18/10只是幾乎每一家鍋具都是這樣強調的差別在於有無標示在鍋上(我覺得這比較重要),我看到的都是只有德國品牌才有標示(可是也有部份德國品牌沒標)其他廠牌義大利或者瑞士或者法國.台灣....等產牌都是專櫃人員說而已,或者是網路網站或者是dm尚可能可以看到可是在鍋子上卻看不到烙印所以如果真的要買就是看有無烙印或者是那品牌的信譽真的非常好,這樣就比較不會買到非18/10的材質卻又花那麼多錢,對自己比較有保障除了材質,還要看層數這也滿重要的
Opus7 wrote:18-8 = #30...(恕刪) 2XX&3XX同樣是沃斯田鐵系的不鏽鋼會發展2XX是因為使用Mn以取代較昂貴的Ni使用大陸制的鍋子,火燒過會在鍋底背部發現有藍紫色的痕跡,這就是所謂的脫錳在台灣不使用2字頭的SUS是業界共有的默契,因為不想在SUS回收之後讓Mn污染到所有的產品3XX系列在台灣使用的很普遍,但事實上4XX就很夠用了分辨兩者的方式就是使用磁鐵,3XX用磁鐵吸不住